摘要:近日,由中央网信办、工信部、公安部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指导下的APP专项治理工作组在个人信息安全评估基础上,起草了《APP违法违规搜集使用个人信息行为认定方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草案),开始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今年1月,中央网信办、工信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APP违法违规手机使用个人信息专项治理的公告》。

你被APP们窥视着。

前一分钟你搜索了Supreme,后一分钟有这个商标的商品就出现在你的购物APP首页;你刚刚在房产网站上注册了求租信息,各类黑中介电话陆陆续续开始打进来,有的还打了两次;你只是心情不好浏览了一篇离婚话题的文章,从此你的新闻客户端上总是有信息推送,提醒你的老公对你不好...

这些事很有可能与你精挑细选的手机应用APP有关。

在大数据时代,用户的性别、年龄、喜好、位置、购物和住宿记录广泛分布在万物互联的信息网中。在获得了更精准、更及时、更全面的服务的同时,我们的个人信息安全也面临着各项挑战。

关不尽的广告插件、令人尴尬的色情赌博信息、不明不白的恶意扣费、拿来就是的侵权盗版等问题,让网民深受其害。

《2018网络黑灰产治理研究报告》显示,我国黑灰产业已达千亿元规模。从流量变现、木马植入到敲诈勒索,网络黑灰产业对公民信息财产安全及公共秩序造成了恶劣影响。违法违规收集用户信息是整个网络黑灰产业链中最重要的一环。

今年1月,中央网信办、工信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APP违法违规手机使用个人信息专项治理的公告》。截止4月16日,APP违法违规治理共收到举报信息3480条,涉及1300余款APP。

↑沃德社会气象台满意度分析↑

沃德社会气象台的满意度分析显示,5月1日以来,我国APP用户个人信息安全满意度仅为37.93%。

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流量的入口从PC互联网的百度、腾讯转移到各类移动APP。流量入口的巨变意味着网民群体的迁徙,网络管理也同样需要与时俱进,升级换代。

近日,由中央网信办、工信部、公安部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指导下的APP专项治理工作组在个人信息安全评估基础上,起草了《APP违法违规搜集使用个人信息行为认定方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草案),开始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这意味着,中国将成为全世界首个对APP个人信息保护违法违规行为进行类型化的立法尝试的国家,未来我国移动APP领域出现的各种问题有了执法的依据。

与欧盟GDPR(通用数据保护条例)相比,我国APP草案在立法阶段、隐私保护政策、遗忘权的确立及未成年人信息保护门槛等方面有所不同。

草案将APP违法违规搜集使用个人信息的行为归纳成几大类别共三十多种具体表现形式,基本涵盖了目前APP个人信息保护的各个死角。

第一,强调搜集和使用个人信息的伦理责任。从隐私政策的充分告知,到搜集信息类别、权限、目的、方式、范围的充分说明义务,从敏感信息的特殊说明保护,到隐私条款的文义简明要求等,均有所说明

第二,具体解释了“合法性、正当性和必要性”个人信息搜集使用的基本原则。草案将违法违规搜集使用个人信息合法与非法标准做出了直截了当的规定.草案规定的第三大类别“未经同意搜集使用”情形,饱受争议的必要性原则在草案中最终得以明确。

第三,区分了大数据与个人信息的本质差别。草案的第五大部分,以是否进行数据“匿名化”处理,即所谓“脱敏”处理作为判断数据处分合规的重要标准之一。

第四,确立了用户对个人信息的绝对控制权。

第五,彰显对未成年人数据权益的保护。

互联网行业是发展最快、涉及人数最多的行业之一,同时网络治理对全世界所有国家都是一个难题。

法无禁止即可为,互联网行业的快速扩张离不开创新精神;有法可依大可为,网络治理为互联网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健康的法治环境。与立法同行,我国互联网行业发展才能走得更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