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改革开放初期,三甲医院的简单服务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一些患者的需要,人们对于医疗的需求不再只是简单的挂号、看病、拿药回家这样单一的“一条龙”服务流程,一些外籍友人对中国就医流程也并不习惯,于是香港的著名慈善家、知名骨科康复专家方心让先生便投资创办了这家诊所,规模虽然不算大,但始终坚持以国际医疗流程和规范进行严格要求。陆召麟教授继续说:诊所对医疗质量的管理要求严格,讲究与国际一流接轨的医疗服务,保证患者就医体验感。

文 / 周亦川 编 / 袁月

【搜狐健康】二十六年来,北京港澳国际医务诊所(以下简称,港澳诊所)带给北京人的感觉是精致而舒适、低调而安心。如何将这份详静几十年来持续带给患者?诊所“掌舵人”北京协和医院前任院长、内分泌科主任医师陆召麟教授告诉搜狐健康:虽然我们的规模不大,但我们的理念是带给客人最“精益求精”的高质量医疗服务

一家放弃了诸多盈利手段的“小”诊所

“当初成立港澳诊所的目的很单纯,就是打破传统医疗模式,引进国际先进的管理方法与改革开放中的中国国情相结合,探索医疗改革先河,创立出一套涉外诊所与国际接轨的最佳管理经营模式,以满足人们更多的就医需求。”陆召麟教授回忆。

改革开放初期,三甲医院的简单服务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一些患者的需要,人们对于医疗的需求不再只是简单的挂号、看病、拿药回家这样单一的“一条龙”服务流程,一些外籍友人对中国就医流程也并不习惯,于是香港的著名慈善家、知名骨科康复专家方心让先生便投资创办了这家诊所,规模虽然不算大,但始终坚持以国际医疗流程和规范进行严格要求。

做诊所挣钱吗?对此,陆召麟教授回答:“医疗行业不是一个为了赚大钱而存在的行业。”诊所创始人第一届董事长方心让先生不是企业家,而是一名慈善家和骨科医生,捐赠诊所一方面是为了建立一个对外交流学习的窗口,引进并推行世界发达国家同行更先进和人性化的“全科、全程、全日”医疗模式,并为海外学成回来的医务人员搭建有用武之地的平台。另一方面也是希望通过这个全新的模式将医疗服务更加细化,满足人们在就医方面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因此,诊所董事会并没有大力追求资本盈利,相反,多年来一直坚持把部分利润捐赠给了国家残疾人协会及各项慈善事业用于支持医疗卫生事业及社会公益。

建立朋友式的医患关系,服务体现在细微之处

不做大型检查项目、大型手术,诊所还能生存和发展吗?陆召麟说:诊所生存的根本不是靠大型仪器、大型手术等高收费项目,而是将患者利益始终放在首位!

使用昂贵医疗设备是很多医院追求盈利的常用方式,包括CT、MRI等等。这些仪器成本很高,一些医生会大力推荐患者使用设备进行过度检查,投资方由此收回成本、获取利润。但这不是我们的模式。

陆召麟教授继续说:对于走进诊所的每一位客人,我们都会做到精准一对一的服务,详细沟通病情、量身定做治疗和保健方案。我们将整个就医流程全部贯通,工作人员从前期的咨询、预约、到建档、分诊、检查、用药指导、结账、还有后期的复诊等流程全程跟进。通过我们的服务赢得就诊者的认可和信任,把诊所当做他们个人和家庭的健康顾问。

例如疫苗接种,我诊所是北京市预防接种的模范单位,疫苗的质量管控严格按照疾控中心(CDC)进销存流程进行管理,参与疫苗接种人员全部经严格培训后执证上岗。除了这些,我们不同于社区门诊方面还是体现在服务细节上,当然客流量远远比不上社区,这也让我们更有时间和精力把医疗服务工作做得更细。从客人进门,医生耐心地询问以往健康史,做必要的身体检查,符合接种条件的,还要叮嘱接种后的注意事项和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哪些属于正常范围,哪些就需要就医了;接种后需要留观的环境舒适,温馨,孩子有玩耍的地方,成年人可以上网或观赏电视节目;客人离开前我们还会递上医生的名片或加上微信,如果有疑问可以随时咨询等等。

另外,不做CT、MRI影像学检查,不意味着将这部分有需求的患者拒之门外。诊所与多家三甲医院建立联系,为这一部分患者开辟绿色通道,诊所有专人陪同就诊,避免患者到大医院就诊不知所措。

就医不是单纯的到医院看病这么简单,而是从就诊前就已经开始,比如前期咨询、预约,到面诊、辅助科室的全面检查、综合性的病情分析,再到后期的回访、复诊、健康管理等一系列复杂的流程。就诊者的需求还包括语言需求、心理需求、环境需求等等很多细节,需要医疗服务人员更多的关注。

质量是诊所发展的基石、沟通是医患关系的关键

陆召麟教授继续说:诊所对医疗质量的管理要求严格,讲究与国际一流接轨的医疗服务,保证患者就医体验感。诊所在人员储备上一直都是高要求,挑选拔尖、经验丰富的医学人才。在这里“驻扎”的全科、儿科、妇科、口腔科等医疗团队大部分来自北京三甲医院主任级别、知名专家,均有出国留学和访问交流的经历,才能够在给国内外就诊者的看诊过程中用英文、日文等多语种流利顺畅的进行问诊、解答和治疗。

同时,我们的专业医务人员不断学习进取、更新知识,走出去与请进来结合,参加大医院的学习查房、讲座等,邀请走在学科前端的教授来诊所传授做新知识理念。近两年我们来先后与北京红十字会和美国心脏协会(AHA)合作,不仅每年轮训诊所的工作人员,近期在人员、医疗器材和专业水准等方面均又通过了美国心脏协会(AHA)的审核,获授权成立全新专业急救培训中心。

在北京港澳国际医务诊所,每一个患者的就诊时间都在半个小时以上。在医患充分沟通过程中,医生可以了解患者的需求,解释疾病的情况,患者可以了解到接下来的诊治流程。医患之间的尊严感是相互的,双方充分沟通互相理解和信任,不仅将医患之间不信任的风险降到最低,很多医生还和他们的就诊者成为了至交好友。

“以优质的医疗服务获取合理的运营利润”,这是很多民营医院制定的运营目标,但如何长期贯彻执行却是最大的难点。由于资本方的回报需求,医院的运营压力也在不断增长,最终影响到医院的盈利模式。但在北京港澳国际医务诊所,作为管理者的陆召麟以及专职管理的多位副主任均为医务人员出身,哪些是医生该做的,哪些是不应该做的,均从医学专业的角度进行评判。

北京港澳国际医务诊所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历经26年的积累和沉淀,将激励着他们不忘初衷,继续与涉外高端医疗事业共成长和前行。

专家简介:

陆召麟,北京港澳国际医务诊所主任,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前协和医院院长,前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副校长,中央保健专家组成员,享受政府特殊专家津贴。

陆主任1963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毕业后在北京协和医院从事内科和内分泌科临床工作多年,有着50多年的丰富临床经验,在内分泌学的医疗、教学、研究及内分泌疾病的诊治方面尤为突出,对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疾病、甲状腺疾病、肾上腺疾病和垂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着很深的造诣。曾在英国、加拿大等国学习进修。

主要成就:曾荣获国家级和卫生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曾荣获国家人事部授予的“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家”称号;发表各类内分泌学研究学术文章120余篇;主编《内分泌内科学》,参编《内分泌学高级教程2011》《实用内分泌学》《协和内分泌和代谢学》《现代内科学》《内科临床与进展》《糖尿病学》等专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