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老兵解難會|即將退役,我不想被“另眼相看”

人員管理切忌“另眼相看”。不管是新兵還是老兵,繼續留隊的還是選擇退役的,都是與我們一起摸爬滾打、朝夕相處的戰友,管理上應一視同仁,切忌給部分同志造成受歧視或特殊對待的感覺,這樣才能更好體現平等的同志關係,才能增強集體的凝聚力戰鬥力。

即將退役,我不想被“關照”

■第83集團軍某旅機動保障營下士 行喬丹

資料圖

參加專項訓練、準備演訓器材、整理個人攜行物資……8月初,我爲即將展開的演訓活動忙得不亦樂乎。說起這個“忙”,還是我自己好不容易爭取來的呢!

7月中旬,我和往年一樣,爲即將到來的演訓活動做着精心準備。作爲一名空域管制標圖員,入伍以來,我已伴隨保障了旅隊多次大項活動。如今我服役期將滿,心想着能在退役前再參加一次演訓活動,聞一聞硝煙味、聽一聽戰鷹聲,這五年軍旅生涯就沒有遺憾了。

然而事與願違。那天,分隊長參加完營裏的演訓“碰頭會”後,單獨向分隊打算退伍人員傳達會議精神:“營黨委研究決定擬今年9月份退役人員不參加演訓,在家留守。”

爲啥不讓我們參加?聽到這個消息,我心裏很不是滋味。一次訓練間隙,我向其他營幾名同年度兵吐槽此事,他們遇到的情況也大同小異。

回頭細細一想,我發現了其中的端倪。自從上次旅裏對滿服役期人員走留意願摸底後,分隊對我們這些人員好像格外“關照”:油庫、彈藥庫等重要敏感目標不安排我們值勤了;大項任務不讓我們參加了;就連分隊主官對我們也變得分外客氣了。

抱着不想被“關照”的想法,我敲開了分隊長的門,“隊長,雖然我的意向是今年退役,但還想站好最後一班崗,組織上怎麼就不讓我參加演訓呢……”

聽我說完,分隊長語重心長地說:“小行,營裏這麼安排自有道理,再說留守工作也一樣重要嘛!”

鑼鼓聽聲,聽話聽音。我不好再辯駁什麼,只能悻悻地出了分隊長的門,心灰意冷地想着過一天是一天吧。然而,這也成爲了我心中的一個“疙瘩”。

不承想,旅裏組織的一次滿服役期人員座談會讓事情有了轉機。在自由發言階段,我思來想去還是把心中的不快向旅領導說了出來。

那周的交班會上,旅領導向各分隊主官瞭解完相關情況後,明確表示:“不能用老舊的管理思維,消極‘保安全’,而應當多打‘事業牌’,爭取留住更多骨幹人才……”

回來後,分隊長及時傳達了旅交班會精神,並當場宣佈擬退役人員同樣可以參加今年的演訓。聽到這一消息,我心中的“疙瘩”瞬間解開了。很快,分隊公佈了今年參加演訓人員名單,而我名列其中。

(任 帆整理)

臨近退伍,我渴望被“善待”

■火箭軍某旅一營上等兵 申貴士

資料圖

連隊擔負上級值班任務以來,工作量比往常差不多翻了一番,一週下來着實讓人累得夠嗆。終於等到週末,我一大早就跑到連部,興致勃勃地領出智能手機,和幾名戰友相約“開黑”。

正當我們滿懷信心對“敵方高地”進行圍剿時,屋外傳來一陣急促的哨音,緊接着響起連隊值班員洪亮的聲音:“全體滿服役期人員,操場集合!”聞此,我內心的興奮瞬間全無。

放下手中的遊戲,我無奈地嘆了口氣,極不情願地跑向操場。集合途中,我向身邊戰友發牢騷:看來又有突擊任務,美好的週末又要泡湯嘍。

果不其然,單位新到一批物資裝備,卸車、搬運的活兒又落在了我們這些人頭上。不過牢騷歸牢騷,幹起活來一點也不含糊,經過兩個多小時的連續奮戰,近三噸的物資裝備通通歸攏入庫。

滿頭大汗的赫正焜,氣喘吁吁地向值班員埋怨道:“每次出公差就我們這幾號人,照這樣下去,怕是在退伍前身體就得散架。”幾個同年度兵也隨聲附和,紛紛吐槽太扎心。

讓人哭笑不得的是,就在這個時候,指導員又急急忙忙地跑過來,說是晚上有一場慰問演出,讓我們幾個老兵發揮一下作用,幫着搭一下舞臺。看着大家不情願的表情,指導員拍了拍我肩上的灰說:“老兵就是一面旗幟,要站好最後一班崗,退役前多爲單位出力也應當!”哎!指導員這頂“高帽”一戴,我這到嘴邊的話也只好嚥了回去。

接踵而至的公差勤務,讓我的心情糟透了。要知道,近一個月的時間裏,我們承擔了營房修繕、物資轉運、會場佈置等大大小小的雜活十幾項,根本沒閒着。

對於連隊這一做法,起初我十分不解,直到一名老士官意味深長地對我說:“這是連隊的‘老傳統’,怕你們閒出毛病來。”

一天晚上,營裏召開“老兵解難會”,藉着這個機會,我一股腦倒出了苦水。沒想到的是,營長當即表態:連隊給滿服役期人員安排任務要科學合理,嚴禁胡亂加碼。

打那以後,我的連隊一日生活終於迴歸正常,心裏別提多高興了。

(馮丹陽整理)

資料圖

人員管理切忌“另眼相看”

又臨退伍季,上面兩則新聞反映的現象在一些單位不同程度存在。編完這組稿件,不由讓編者想到一個成語:另眼相看,意思是用另一種眼光看待。

服役期滿,個別戰士可能會出現思想波動、工作鬆懈等情況。但若就此片面地認爲滿服役期人員就屬於不放心、不安全、不穩定羣體,對其“另眼相看”,甚至採取超常的管理舉措,這種做法不可取。

人員管理切忌“另眼相看”。不管是新兵還是老兵,繼續留隊的還是選擇退役的,都是與我們一起摸爬滾打、朝夕相處的戰友,管理上應一視同仁,切忌給部分同志造成受歧視或特殊對待的感覺,這樣才能更好體現平等的同志關係,才能增強集體的凝聚力戰鬥力。

       (本文刊於《解放軍報》2018年8月20日第8版)

作者:行喬丹申貴士

編輯:杜    康 李   響 任虹霏

編審:任    旭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