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相忘江湖,不如點擊“

藍字

關注

近日,羅蘭貝格攜手金融服務公司拉扎德發佈《全球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研究2018》,對全球約650家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的發展現狀和麪臨的挑戰進行了分析,並列舉了應對挑戰所需採取的關鍵舉措。

報告預計,2018年全球汽車零部件行業將持續增長,但增速趨緩;出行服務、自動駕駛、數字化與電氣化這四大趨勢組合將持續改變汽車行業,並在所有汽車零部件領域引發顛覆性變革,供應商轉變商業模式以應對“終局”挑戰勢在必行。

2017年,汽車行業在全球範圍內持續增長,但已經開始出現疲軟的跡象。2018年的整體環境利好,全球汽車零部件供應商收入有望增長3%並繼續保持盈利水平,平均息稅前利潤率約爲7.3%,與2017年持平。

零部件供應商的估值依舊高於長期平均值,反映出市場的總體樂觀情緒。中國與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區供應商的利潤高於平均水平,但由於國內市場競爭加劇,中國供應商近期盈利略有下降,增長繼續放緩。 

羅蘭貝格認爲,汽車行業的四大趨勢組合——出行服務、自動駕駛、數字化與電氣化——正在推動顛覆性變革加速發展。新的出行商業模式將顛覆汽車所有權、個人出行與物流模式。

到2025年,美國與歐盟市場超過10%的新車銷售將應用於新型出行服務領域,而這一比例在中國將高達35%。自動駕駛也將迅速成爲現實,在未來的15-20年內,4級/5級自動駕駛汽車的市場滲透率將達到5%-26%,並與共享出行服務實現協同發展。

在數字化領域,互聯技術正在成爲主流應用,人工智能也將爲汽車行業發展提供無限可能。同時,在監管壓力與技術加速發展的影響下,整車廠的電氣化勢頭強勁,預計到2025年,電動汽車的市場份額在美國將佔到8%-20%,在歐洲爲20%-32%,在中國爲29%-47%。

羅蘭貝格合夥人康伯涵(Johan Karlberg)表示:“中國市場的顛覆性變革趨勢最爲明顯,單位增長在迅速消失,共享出行全球領先,動力系統的電氣化也正以每年50%的速度快速增長。這些趨勢將迅速重塑零部件供應商及其商業模式。”

在這些趨勢的推動下,汽車行業將不可避免地迎來“終局”,但過渡期仍存在極高不確定性。在通往“終局”的道路上,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將面臨五大變革挑戰:增長停滯、重點技術加速變革、掌握軟件能力成爲新興競爭環境下的必要條件、硬件通用化、通用型零部件供應商的估值水平面臨壓力。

但與此同時,顛覆性變革也爲傳統零部件供應商提供了一個從硬件銷售轉型爲功能與服務銷售的機遇,2017年就有很多供應商通過併購投資實現了進一步增長。因此,“終局”戰略包括退出和轉營新增長領域,把握時機建立新的夥伴關係也日益重要。

 “共享出行、自動駕駛、數字化與電氣化將持續改變整個汽車行業,”羅蘭貝格合夥人鄭贇(Ron Zheng)表示,“零部件供應商將不可避免地轉變現有商業模式,從明確整體戰略到降低運營成本,從改良組織架構與管理模式到構建新的創新思維。”

(來源:羅蘭貝格諮詢管理)

本報告共計:86頁。

如欲獲取完整版PDF文件,請在公衆號內回覆關鍵詞“零部件報告”獲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