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味的饭菜怎么能少得了调味料,然而你真的会用调味料吗?

生活中常用的料酒、酱油、盐、醋、味精等选哪种好?该何时放?

今天就来告诉你!

1. 料酒

料酒常用于肉类、海鲜烹饪,能去腥膻味和油腻感。但料酒什么时候放?放多少?都会对味道有很大影响。

国家高级中式烹调师黄伟、临床营养师李健和国家高级中式烹调师牛国平分别于2015年01月12日、2014年12月18日和2017年05月09日在健康时报饮食版分享了料酒的用法。

4

肉汤沸腾时加料酒

对于动物性原料为主烹制的汤菜,如清炖鸡、清炖鱼等,可在汤刚沸腾后加入料酒,随着锅中汤汁的不断沸腾,原料中的腥味成分将随着酒气的挥发逐渐挥发。

5

拌馅儿别用料酒

拌肉馅、汆丸子,或用淀粉、鸡蛋上浆挂糊时也不能加料酒,会破坏食材本身的香味;炒菜时不能用,会让蔬菜变味。

2. 酱油

3. 醋

4. 盐

国家高级中式烹调师牛国平在2017年3月31健康时报饮食版刊文表示,由于食盐的渗透压高,如果烹制开始就放入所用盐量,则会使肉类食品中蛋白质过早变硬,不易熟透,菜肴口感僵韧;使蔬菜原料过早出汤,失去脆嫩,并损失部分营养成分。

烹调应该分两次放盐!

当主料与油入锅后,先放进盐量的1/3;而当菜肴快熟时,再将剩余的2/3盐放入。这样做调味效果更佳。

这里提醒!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成人每日食盐摄入不超6克。做菜时加点醋、西红柿或柠檬汁,可突出菜肴中的咸味;同时少放糖,糖会掩盖咸味。

5. 味精和鸡精

鸡精的主要成分其实还是味精,只是在此基础上添加了其他成分。公共营养师刘薇在2014年9月29日健康时报饮食版分享了味精和鸡精的用法:

无论味精还是鸡精最好出锅前放,这样才会有鲜味,要避免长时间高温加热。

炒肉菜没必要放味精或鸡精。因为肉类中本来就含有谷氨酸,放入盐后加热可产生味精的主要成分——谷氨酸钠。

③ 除了肉类,其他带有鲜味的食物也没必要放味精,如鸡蛋、蘑菇、茭白、海鲜等。

学会在合适的时候放合适的调料,你会发现菜肴变得更加美味了!

来源:生命时报

今日气象

2019年5月9日

星期四

【新昌全县】

今天傍晚到夜里晴到多云,明天多云,

偏东风2~3级,

明天最高气温:26~28℃,

明天最低气温:15~16℃,

森林火险等级:四级,森林火险气象等级高,林区须加强火源管理。

后天:多云,15~29℃。

编辑:小 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