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場賽事後,我們康師傅高士特車隊19歲小將家豪逐漸走進大家視線。隨隊參賽四場,蒙陰大團衝刺前十、洛陽突圍終點摔車、新沂終點衝刺力竭、成都站開啓團隊計時模式收穫領獎臺!漸入佳境!

小小的年紀揹負大大的車包懷揣大大的夢想,漂洋過海來到國內賽場。家豪目標是成爲環法總冠軍鯊魚哥Nibali,在賽事中學習比賽狀況,吸收更多經驗,並且達到車隊賦予的任務。希望有朝一日,能夠在亞巡賽賽場上嶄露頭角,努力讓自己成爲優秀的GC選手。

歷屆環法,阿爾普迪埃、風禿山、圖爾馬萊、加利比耶等山頂終點上演着車手們酣暢進攻與征伐。同樣,阿爾卑斯三重奏、比利牛斯死亡循環精彩異常。拋一個問題,環法坡度分級由何而來?何謂HC級爬坡?

“Hors Catégorie”這是一句法語,是公路車賽事中專用術語,特指“超出等級”的爬坡。HC伊始用於指代汽車預計不能通過的山路,可以由字面含義看出爬坡難度與陡峭。

環法坡度分級,是根據山的高度、爬坡的距離和平均坡度,共分爲5級,分別是4、3、2、1和HC級,難度以4級最容易,數字越小難度越高,HC級是最高也是最難的級別。

1933年第一屆環法自行車賽,山頂終點僅有一個等級,第一個通過者會得到10分爬坡點分數;1947年二戰後,山頂終點開始有兩個等級,一二名通過者分別得到10分、5分;1962年,爬坡難度開始被分成四類;1979年,四類不能夠滿足賽事需要,“Hors Catégorie”超越等級開始被加入進來。

環法坡度計算公式:

((平均坡度(%))^(3/2)*海拔爬升(米))/100

4級坡≦20;

203級坡≦50;

502級坡120;

120<1級坡≦200;

HC級坡>200。

以一個平均坡度5%,海拔總爬升1200米爬坡來計算,就是:5^(3/2)*1200/100=134。134在120-200之間,是1級坡範疇,可以得出該爬坡難度分級爲1級。

爬坡點積分:

HC級爬坡: 25-20-16-14-12-8-6-4-2-1 分;

1級坡: 10-8-6-4-2-1 分;

2級坡: 5-3-2-1 分;

3級坡: 2-1 分;

4級坡: 1 分。

在爬坡點第一個通過車手會拿到最高分數,其餘車手依次通過會得到餘下爬坡點積分。2017賽季環法爬坡王圓點衫得主巴吉爾在全程21個賽段中共拿到169分爬坡積分,領先第二名羅格里奇一半還多坐穩了這件爬坡王圓點衫。

既然有了計算公式,那我們自然要瞄一眼國內知名爬坡坡度等級咯~

(圖片來源於網絡~)

你爬過的坡都是什麼級別呢?歡迎留言和小編一起討論!下一期將帶大家看UCI賽事分級~

猛戳閱讀原文

環意騎行僅剩兩個名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