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當時的情況下,如果不注入流動性來承接住崩盤的資產價格,那麼很可能會導致災難性的雪崩連鎖反應,直接使得美國進入大蕭條週期,進而連累全球經濟。根源上,就是美國經濟和中國的貿易之間失衡了。

很多人對當前經濟形勢不樂觀。實際上從微觀經濟主體來分析經濟形勢,是無解的。企業就和生物、人、細胞一樣,也遵循生老病死的自然週期。看幾個企業的破產,聯想到國民經濟崩潰,和看到死了幾個人,聯想到人類滅絕一樣,都只是不成立的聯想。

知道現在光深圳一個地區,每天有多少新的企業誕生嗎?兩千多家。光看到有的企業的死亡,卻看不到新的企業在誕生,是很偏頗的。用這種奇異的視角觀察人類,就會只看到每天死人,看不到每天也有嬰兒誕生。然後得出人類這麼死下去就要滅絕了的可笑幼稚結論。

至於有人提到的產業經濟學的視角和解釋,這裏要說明一下。生產馬掌的產業蕭條,能說明經濟在崩潰嗎? 不能。只能說明汽車火車淘汰了馬車。因爲,產業也講新舊替代。一箇舊的產業消亡,一個更先進的新的替代產業也同時隨之繁榮。既然從微觀經濟主體分析,比較紛亂無緒。還是換個宏觀視角,來分析下目前的中國經濟吧。

宏觀地分析目前中國的經濟,它正處在一個很宏大的大變局的轉折點上。這個轉折點,就是二戰秩序的行將終結,新秩序裏的王在冉冉升起。

什麼是二戰秩序呢?它由佈雷頓森林體系(以及後來的牙買加體系。本質都是美元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WTO、華盛頓共識、普世價值、軍事霸權,這些加起來一起構成的一個全球政治經濟秩序。說白了,就是美國主導下的全球秩序。至於聯合國這玩意,忽略它就行了。 這就是最基本的底層邏輯和法則,世界上現有的政治經濟現象,都由此衍生而出。

70年代,舊的佈雷頓森林體系崩潰。隨後又形成了牙買加體系。牙買加體系指的是這樣一個美元循環系統: 一方面,美國大量印刷鈔票,從以亞洲國家爲首的地區購入大量消費品,致使中國、日本等國的美元外匯儲備急劇增加,同時美國的貿易赤字不斷擴大,美國繼續印刷美元填補赤字。另一方面,美國發行大量的債券,中國、日本等國大量購買此類美元資產,從而使美元源源不斷地流回美國。

問題是,08年經濟危機宣示,這個全球秩序不靈光了。爲什麼呢? 因爲出現了嚴重的全球經濟失衡。這是以美元爲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固有的缺陷導致的。一個主權國貨幣,成爲國際基礎貨幣,它必然就要輸出美元,不然,全球經濟就會陷入通貨緊縮。怎麼輸出美元呢?靠貿易。直接拿紙幣,兌換別國商品,跟你拿個紙條,上面寫個100,去小區門口便利店能買東西一樣,簡直比搶劫來得還痛快吶。這個,就叫鑄幣稅。美國單方面地輸出美元,自然就會容易導致本國經常賬戶出現赤字。而在03年之前,這一切都看上去風和日麗的,世界經濟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中國加入WTO之後,一切都有點不對勁了起來。之前,美聯儲簡單地通過貨幣政策, 就可以調節國民經濟,控制美元的流出和迴流,玩得得心應手。而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之後, 美聯儲的貨幣政策失靈了。原因在於,中國向美國輸出了大量的通縮,以至於美聯儲再怎麼降息,資產價格、通脹指數都增長不起來。而次貸危機,只是導火索而已。根源上,就是美國經濟和中國的貿易之間失衡了。資產價格崩潰,導致出現了雪崩效應。

08年次貸危機,並不是因爲流動性緊缺導致的,而是因爲全球經濟失衡導致的,主要體現在中美貿易上的失衡。中國積累了大量的外匯儲備,美國則出現嚴重的孿生赤字。那爲什麼要做量化寬鬆,用注入流動性這個明顯不對症的藥,來治這個全球經濟失衡的病呢? 因爲沒辦法,只能這樣。在當時的情況下,如果不注入流動性來承接住崩盤的資產價格,那麼很可能會導致災難性的雪崩連鎖反應,直接使得美國進入大蕭條週期,進而連累全球經濟。而要對症下藥,解決全球經濟失衡問題,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

量化寬鬆這麼多年,經濟失衡的問題解決了沒? 一點都沒有。美國的孿生赤字,還是同樣的嚴峻,中國的外儲依然居高不下。

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該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 最簡單粗暴的方法,就是人民幣直接升值,比如升值到對美元4-5的樣子,這樣,中國的商品就無法再向美國輸入通縮,美國的資產價格、通脹指數都會升高。而且,還能可喜地出現經常賬戶對中國的盈餘。同時,中國進口激增,出口報廢,經常賬戶赤字激增。外儲的美元資產,在賬面數字上也會比較難看,損失會很慘重。中國能接受這個方案嗎? 當然不能了,中國政府又不是二百五,怎麼可能像當年日本的廣場協議那樣,幹自殘的事。

既然這個方案行不通,還有其他方案嗎?當然有的。方案二,就是改革現有的國際政治經濟秩序。簡單地說,就是廢除現行國際貨幣體系,改組世行。使得佈雷頓森林體系固有的缺陷得以解決。這樣就可以釜底抽薪地從根源上解決全球經濟失衡的問題。那美國答應這麼幹嗎?當然不了!這是美國全球霸權的核心利益所在,他要是選這個方案,那得多麼的缺心眼啊。

既然中美都不願意妥協退讓,那還有第三種方案嗎? 答案是有。第三種方案,就是美國和中國甩開膀子較量一番。在不出現全面戰爭的前提下,看誰本事大,誰先把誰的羊毛剃光。一山不容二虎,一球不容二霸。放棄幻想,開練吧親。

於是呢,美國開始摩拳擦掌,準備出招。對面的中國兄弟,那啥,我準備加息了哈。這言外之意,就是說,要從你那邊抽逃流動性啦。中國一聽,哇塞,來真的啊。小美帝,休要造次,看我大招。咣噹,人民幣主動的大幅貶值了。這是啥意思啊,外行人看熱鬧都看不好了呢。這招是,輸出通縮,讓美國經濟的通脹指數下降到0左右。在這種情況下,再加息就是腦殘行爲了。頓時,倆人一臉黑線,談笑之間,已經50回合打完。

爲什麼中國要嚴查資本市場,火速地去槓桿,揪出來違規進來的境外資金;已經進來的,還堵住不給跑?因爲這裏面,就一直潛伏着小美帝的一些大招:攻擊對手的金融市場。這和當年索羅斯們搞垮東南亞,是同樣的手法。這裏就不細談了。

所以,看熱鬧的人覺得,經濟好像哪裏不對勁嘛。是的,現在中國主動的在去槓桿化。這是未雨綢繆,以防止小美帝抽梯子,導致資本市場出現系統性風險,崩壩決堤。從目前的情景看,中美激戰正酣,根本沒有鳴金收兵的意思。在這種情況下,動盪就是最基本的基調和色彩。那種一派欣欣向榮的全球經濟景氣週期,暫時是一去不返了。

知道爲啥2015年93閱兵,美歐元首一個都沒來嘛。閱兵,實際上只是對美國的一個宣言: 你已經不是周天子了,俺們大秦人要做天子。閱兵,就是稱王稱霸的一個象徵和宣言。這種情況下,美帝和對他效忠的本家歐洲諸侯,怎麼可能會跑到秦王面前來給烘托出一種萬民來朝的大氣象呢?

在這種大變局時代,看熱鬧的,想看出來門道,其實也挺不容易。

如涉及版權請告知,我們隊穩重觀點保持中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