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雲寺始建於元代,歷經風雨塗炭,傳說典故衆多。雖說皇城四下的寺廟觀宇都多少有些說道來歷,但該寺先被魏忠賢相中,再由乾隆題山門字匾,後建孫中山衣冠冢,發生在碧雲寺的故事很多,於是有了“西山諸寺之首”的名號。

1925年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逝於北京,遺體暫厝碧雲寺,等待南京中山陵園建造完後,南下安葬。1929年5月靈柩南遷後,寺中開闢了孫中山先生紀念堂,設衣冠冢,供人憑弔。

(孫中山先生的衣冠冢)

在中山紀念堂內正中安放的孫中山先生漢白玉全身塑像,是由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暨全國各地中山學校敬獻的,兩邊玻璃櫃裏分別陳列的是孫中山先生的書信、手稿、著作和前蘇聯政府所贈的水晶棺。

紀念堂兩側設有展覽室,分爲求學立志、致力革命、推翻帝制、創建民國、討袁護法、偉大轉折6個部分,概括了中山先生愛國、革命的一生,並特別介紹了他爲了國家的和平統一而抱病北上直至最後一息的動人場景。

孫中山先生爲中華民族獨立、社會進步、人民幸福奉獻了全部的精力和智慧,他所建立的歷史功勳值得我們永遠緬懷與銘記。

碧雲寺自1990年以來,先後接待了臺灣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中國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副主席江丙坤等臺灣重要人士和50餘批重要團組的拜謁及參訪活動。

長按識別二維碼 關注京彩臺灣

京彩臺灣 給你精彩

京彩臺灣

微信號 : bjstb2017

文字:鍾佩珍

美編:馬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