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秤匠名叫狗蛋,出生于一个贫苦家庭。

狗蛋三岁那年,他的父母因无米为炊,吵嘴磨牙,结果越说越多,动起手来,他的父亲本想打母亲一个耳光,结果一巴掌落在耳门上,致使他的母亲一命呜呼。这一下,狗蛋的父亲害怕了,害怕狗蛋姥姥家过来找麻烦。于是,他把妻子的尸体搬到床上后,一根麻绳悬梁自尽。

狗蛋没有了父亲母亲,又没有爷爷奶奶,所以一下子变成了正经八百的孤儿。他的几个舅舅此时已各自成家,与年迈的姥爷姥娘分家另过,又都有自己的孩子,加之一个个都是缺衣少食,一贫如洗,所以也就对狗蛋爱莫能助,无能为力。

狗蛋是吃“百家饭”、睡牛草屋长大的。

狗蛋所在的村子,村中间有一口古老的吃水井,井边有一颗古老的大槐树。这里,就是这个村子村民们的饭场,也是人们谈天说地的地方。狗蛋过十二岁生日的那天上午,正蹲在挪大爷跟前吃蒸红薯的他,突然手里被人塞了一个鸡蛋。他抬头一看,见是玉鹿婶子。“今儿个是你生日,婶给你煮个鸡蛋免免灾。”玉鹿婶子话刚刚落音,石头大娘也送过来一个鸡蛋……接下来,一个、两个、三个……不大一会儿,男男女女的乡邻们就为狗蛋送来了大半筐熟鸡蛋。要知道,那年月孩子过生日,吃一个鸡蛋已经是最高待遇了!

这感人的一幕,恰巧被一个游乡星秤的卢姓师傅看了个一清二楚。当卢师傅得知狗蛋的情况后,心地善良的他便立即上前与狗蛋搭话:“狗蛋,你愿不愿意跟着我学手艺?如果你愿意的话,以后就吃住都在我家里。反正俺庄离这也不远,你啥时候想乡亲们了,还可以随时回来。”

狗蛋听罢,没有立即回答,而是抬起头巡视着坐在周围的乡邻们,见人们默默地频频点头,就又把目光转向了跟前的挪大爷。显然,他自己已经心动了。

挪大爷原先就认识这个卢师傅,也知道一些卢师傅的家庭情况。所以,他略有所思之后,便也点了点头说道:“去吧。跟着卢师傅,你就不会饥一顿饱一顿的了。再说,还能学点手艺,以后也是个吃饭的门路。”

于是,狗蛋当下便跟着了卢师傅走了。

狗蛋很聪明,无论做什么,卢师傅一说一讲一示范,他立马就会,只是“手生”一点罢了。不过,“一回生,二回熟,三回下来成师傅”,不到三年,狗蛋的星秤手艺便得心应手、驾轻就熟了。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由于狗蛋待人接物“是那个样”,卢师傅两口子都很喜欢他。

卢师傅没有儿子,只有一个名叫桂花的女儿。又过了两年,两口子在床上一商量,就决定招狗蛋为上门女婿。

卢师傅因病去世后,狗蛋就撑起了卢家的“门事”,也成了一个“星秤匠”。

“星秤”,是豫东地区的人们对制作杆秤的称谓,这里的所谓“星”,是名词当作动词使用。据历史记载:古人对于轻重的衡量,一开始借助于手的。用一只手抓米,满握叫做“溢”;两手捧米,称之为“掬”;掬四次而谓之为“豆”。据《考工记》记载说:古人以“四升为一豆”。那么一掬等于一升,一溢便是半升了。我想,豫东有一句老话,叫做“手大吃天下”,恐怕也与此不无关系。

人们在说话和为文的时候,经常会使用诸如“权衡得失”、“权衡轻重”、“权衡利弊”等等词语。《现代汉语词典》在解释“权衡”这一词语时说:“秤锤和秤杆,比喻衡量、考虑。”《辞海》中也释义说:“‘权’,秤锤。《汉书•律历志上》:‘权者,铢、两、斤、钧、石也,所以称物平施,知轻重也’。衡,秤杆;衡量。《淮南子•主术训》:‘衡之于左右,无私轻重,故可以为平。’”由此可见,“杆秤”一物,源远流长,由来已久。

杆秤,由秤杆、秤钮(俗称秤系)、秤锤(秤砣)、秤钩(秤盘)等组成。杆秤分为钩子秤和盘子秤,其名缘于秤的重要部件──秤杆。

对于衡器,历朝历代官府都十分重视其制造和管理。秤杆、秤盘、秤系并没有具体的规定。秤砣则由政府专门机构统一监制(铸造)。铸造时往往预留出一个小小的孔洞,用于在检测时的注铅、锡等易熔性金属,调整其轻重,使其精确。新中国政府有关部门也曾专门曾下达有关法规:制三公斤的秤,用三百克的砣;制五公斤的秤,用四百克的砣;制十公斤的秤,用五百克的砣;制二十公斤的秤,用一千克的砣;制五十公斤的秤,用两千五百克的砣;制一百公斤的秤,用三千五百克的砣等。

成为星秤匠的狗蛋因为住在一个小集镇上,自家的房屋又临街,所以就开了一个星秤铺。

星秤匠的星秤铺,门口请人写了一副对联,“权衡物我一丝钮,轻重分毫几点星”的大红隶书,刻在两块漆成黑色的木板上,十分醒目,似乎是在告诉南来北往的人们,这里制作的杆秤准正精美,并借以招揽生意。不但如此,星秤匠还在私下里对人发誓:“为人讲公正,不做黑心秤:要是眛良心,天打五雷轰”。这既是星秤匠的“口头禅”,也是他的“行为规范”。

星秤匠的杆秤工艺繁杂,要求精细。但是,凡与星秤有关的各种活计,他都可以“拿得起,放得下”,其中包括木工、铸工、钳工和白铁匠等。

星秤匠秤杆的制成,要经过锯、解、削、刨和精心打磨之后,使之变成细长、圆润、笔直,通体油亮的木棍。木棍一头粗、一头细,也就是其拴提部位略粗,挂秤砣的一端又略细。秤杆的长短粗细根据秤的大小而定,相对而言,秤越大,秤杆越粗;秤越小,秤杆越细。秤杆要用上等的“硬木”制成,它要求所用木料材质坚韧、细腻、耐磨,且色泽深重自然。制秤的首选木材一般为铁梨、花梨、栎木、乌木(阴沉木)等等。各种型制的秤盘(譬如浅圆盘形、簸箕形等),亦是按照杆秤自身的需求或客户的要求,分别使用事先就准备好的铜片、铁皮,通过剪、卷、压、咬、铆等工序,循序渐进,逐步完成。

星秤匠所用制秤工具比较繁杂,主要有:锯、刨(单把平刨、外圆刨)、锉、刀、星布(有的地方称之为“分布”。即一种划分斤两刻度的工具)、牵拉钻、陀螺钻(俗称抽拉钻)、锤子、砧子、铁剪等。

星秤匠在星秤时,需要经过不少工序。简单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种——

选料。秤杆需选用纹理顺直,无疤、无虫蛀等缺陷,年久或沤治木液已尽的干材;视所星之秤大小,截取相应长短和粗细的方木。

刨杆。用平刨和外圆刨,刨成圆型秤杆。

钻孔。用陀螺钻依照刻度沿所划直线,在秤杆上钻出深半分左右的圆孔。孔径和深度,要视秤杆的粗细酌定。为了方便看出所称物品的重量,一般以星星的多少区分不同计量单位,譬如“两”为一个星、“半斤”为三个星、“斤”为七个星等。星星多的,要巧妙排列,但无论如何排列,所划刻度处必须镶有一个星。钻孔要位置准确,用力均匀,深浅一致,垂直于秤杆。

镶星。星点使用质地较软的红铜线、铅线也或铝线,将线头插入孔中,在比秤杆略高处用钢刀削断,继而用小锤敲平砸实。

打磨。用锉刀将敲实后高出秤杆部分锉平,然后依次用粗、细砂纸(布)打磨至平滑光亮,以便于在使用过程中调节秤砣的位置。

擦油。将杆秤打磨光亮之后,接着再用软布沾油,反复擦拭,使秤杆的表面光滑、星点光亮。用油则以蓖麻油为上乘,其次为花生油、麻油、豆油、棉油等。

上钮。钮即毫,亦称提系,是秤钩或秤盘与秤砣间的支点。始为麻丝绳为之。穿悬挂秤盘(钩)的绳长要小于秤杆的长度。秤砣绳长一般不超过秤杆长度的二分之一。

就这样,一杆秤就算完成了。

星秤匠的手艺好,心眼也平整。个别商家为了多赚一些眛心钱,曾不止一次地找到他,愿意出高价请他制作“九两秤”或“八两半秤”(即以九两或八两半顶一斤的秤),都被他毫不犹豫地严词拒绝了。所以他星的秤在当地很有名气,甚至还为此产生了一个歇后语:“狗蛋的秤——信得过”。

后来,星秤匠的儿子秤钩慢慢长大了,而且他也学会了星秤。可以说其手艺功夫与星秤匠是“一个蓆上,一个苇子上”,大差不差,不相上下。

“农村经济改革”刚刚开始那几年,星秤匠的生意非常红火,铺子里天天顾客盈门,人满为患。因为那时“计划经济”已经向“市场经济”转变,加之市场的开放,做生意的人越来越多。既然做生意,自然要用秤,而且当时磅(即底座有金属板的台秤)、弹簧秤、电子秤等等还没有普及。

这一年,就在星秤匠的星秤铺对面,一家“鸿运五谷交易栈”开业了。据说,这个店只是老板上百个分号的其中之一。老板姓田名大利,曾经对朋友扬言要把“鸿运五谷交易栈”办成一个“托拉斯”。所谓“托拉斯”,是英文trust的音译。它是垄断组织的高级形式之一。由许多生产经营同类商品的企业或产品有密切关系的企业组成。旨在垄断销售市场、争夺原材料产地和投资范围,加强竞争力量,以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就在“鸿运五谷交易栈”开业的第二天傍晚,老板田大利提着两瓶“宋河粮液”,掂着二斤猪头肉、四桶罐头,外加馃子红糖等礼品,登门拜访星秤匠来了。

星秤匠原本就是一个好朋好友、喜欢结交的人,此时见新朋友到来,立马便让妻子桂花打理饭菜,“我要和田老板好好喝上两盅。”

酒菜上桌之后,星秤匠的儿子秤钩也上桌作陪。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田大利对星秤匠一番恭维盛赞之后,便慢慢将话切入了正题,说明了他的此番来意。“师傅,我这次登门拜访,首先是为了结识您这位大师,其次还想在你这里定制一批杆秤。”

星秤匠一听,暗暗惊喜。“那好哇!您这是关照我的生意,我应该感谢您,您咋反过来客气起来了?您说,需要多少杆秤?我愿意效劳。请放心,价格给你打八折。”

“暂定三百杆吧。”

“那么多?”星秤匠又是一阵惊喜。“中。请您先说一说,有没有啥具体要求。”当然,星秤匠这里所说的“有没有啥具体要求”,是指对杆秤原材料的要求。

“师傅,说起来‘要求’,我还真的有那么一点点。”田大利犹犹豫豫,欲言又止,似乎有点不好意思。

星秤匠也好像从田大利的表情中看出了些什么,故而善解人意地说道:“说吧,有的人家星一杆秤,还这样那样的讲条件,何况你是大客户。”

田大利脸色突然微微泛红,当然不是酒精作用。他看着星秤匠,有点犹豫。好一会,才吞吞吐吐地说:“我是想要一百五十杆大秤,一百五十杆小秤。”

“中中中。反正大秤小秤我都会做。”星秤匠因为有点喝高了,拍着胸脯大声说。

“师傅……我是说……你可能没有明白……我说的是那种‘大秤’、‘小秤’……”

“噢……原来……他……说的是……那种……‘黑心秤’啊……”星秤匠心里“咯噔”一下。“你是说……你要用‘大秤’收粮,‘小秤’卖米?是不是……那种秤?……”

这时,星秤匠的儿子开始悄悄地踩了踩父亲的脚,提醒父亲不要再继续说下去。同时,他也偷偷地瞄了田大利一眼,但似乎又是在给田大利递眼色。

“田老板,我拿你当朋友,所以说话也不拐弯抹角。这种‘黑心秤’我不做。这话到此为止,我就全当你没说。”

结果,酒宴不欢而散。

一天晚上,星秤匠正坐在堂屋椅子上,一边抽那种劣质烟,一边闭目养神。

“大(方言。豫东对父亲的称呼),我想给你说点事。”

星秤匠睁眼一看,见是几天没见踪影的秤钩,就不高兴地说:“这几天你去哪鬼混去了?有啥事?说吧。”

“这几天我去揽生意去了。这不是正要给你说吗?我在城里揽了一个大活——人家要做八十杆大秤。”

“那是好事啊。”星秤匠一听,气消了一半。

“不过……”秤钩欲言又止。

“不过啥?”星秤匠盯着儿子的脸,冷冷地问道。

“人家说……”

“说啥?”

“我说出来你别生气。”

“说吧。我哪有那么多的气生。”

“人家说,你的年纪大了,手艺老了,信不过你。这八十杆秤必须由我来做……”

“咋不中?你做就你做……也省得你没事到处乱跑。”

接下来,秤钩便忙碌起来了。

老秤匠默默地做自己的活,真的没有插手儿子秤钩接来的活。

秤钩一边自己忙活,一边偷偷看父亲干活。他看见老头子用手钻在浸泡打磨好的秤杆上打着星花,把一截截细铜丝嵌进去,钉星、割断、锤实、打磨;然后又把一截截细铜丝嵌进去,钉星、割断、锤实、打磨。阳光下,秤上星花里的一个个铜丝,就成了一个个闪亮的秤星,眩射得老头子的眼也发出熠熠的亮光。

“大,我这单生意可以挣七八千块呢!这可是我见到的咱家最好的生意了!”秤钩掩饰不住内心的高兴。

星秤匠默不作声,继续铆着他的秤星。

“忙过这单生意,我带着你和俺娘到外面去看看。”秤钩又接着说道。

星秤匠还是默不作声,继续虔诚地铆着他的星花。也难怪,秤杆上的星花错上一丝一毫,那整杆秤也就废了,尤其是那颗“定盘星”,俨然就是杆秤的“心脏”,也是杆秤的“灵魂”。所以,每逢这时,星秤匠都是慎之又慎,可谓“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秤钩见父亲不说话,脸上露出一丝不易觉察的笑容。他狡黠地又看了看父亲,便也不再作声,而是接着继续熟练地用“叨子”测盘星、标星花。

时间一天天过去了。这一天下午,星秤匠忙完自己手里的活,无所事事,不由自主地便来到了秤钩制作的那堆杆秤跟前。

突然,沉默的星秤匠皱起了眉头。他顺手拿过秤钩制作的一个秤杆,用手里的“叨子”测了测定盘星……然后,又拿起一个……接着,又拿起一个……结果,星秤匠在秤杆的定盘星上发现了“猫腻”……

星秤匠原本炯炯有神的眸子,突然变得浑浊无光,脸色也在瞬间由红变黄,由黄变蓝,由蓝变绿,由绿变紫,继而便是一片铁青。他呆呆地站立在那里,一动不动。过了好大一会,他突然热泪横流,发疯一般抱起秤钩制作的半成品杆秤,扔向堆在院子里的一大堆刨花秤坯木料,抱一趟,又一趟,直至搬得一杆不剩。然后,他又从屋子里掂出一大桶麻油,“呼呼呼”浇到上面。还没有等到秤钩反应过来,他已经跳到硕大的木料堆上,用火柴点燃了刨花。顿时,火借油势,油助火力,火苗冲天而起……

“救命啊——救火啊——”秤钩声嘶力竭地大声喊叫起来。

等到人们扑灭大火,将星秤匠拉出来时,星秤匠已经焦炭一般,奄奄一息:“养不教……父之过……我……愧对先人啊……”

……

作者简介

杨东志,笔名谷鸣,老子故里——河南鹿邑人。著名作家、诗人、民间文艺家、书画艺术评论家、“老学”专家。香港高等教育研究生院客座教授、《谷鸣》文学社社长、《红旗》出版社《当代共产党人》特约编委,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在省级以上报刊及新加波、菲律宾和香港、台湾等国家与地区报刊杂志发表小说、散文、诗歌、民间文学等作品一千余篇(首);发表书画艺术评论文章200余篇;著有长篇小说《坎坷人生》、中篇小说集《黄土地的颤音、短篇小说集《乡雨村风》、诗集《绿色的希冀》以及《道行天下》、《唐玄宗御批今译》、《宋徽宗御批今译》、《明太祖御批今译》、《清世祖御批今译》、《老子大传》、《陈抟大传》等26本书。作品曾获“河南省人民政府首届文学艺术奖”一等奖(1949年—1999年)、“河南省民间文学成果奖”(1949年—1999年)、河南省首届“橄榄杯”诗歌奖、《芳草》月刊“芳草杯”小说奖、河南省“莲花杯”杂文一等奖等60余次;作品先后被英国皇家图书馆、中国当代作家代表作陈列馆收藏。生平事迹被收入《中国名人大辞典》、《中国文艺家传集》、《中国诗人传集》等权威辞书。现任中国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央美院中国美院书画名家理事会副理事长、世界艺术家实业家联合会副主席、世界华商联合会书画委员会副理事长,先后受聘为人民文艺家协会顾问、中国诗书画印研究院顾问、澳门书画家联谊会顾问、中国毛体书协河北分会高级顾问,以及深圳东汉文化发展投资公司、江苏项王文化有限责任公司、上海荣燕斋书画院、墨石斋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山东昌艺阁艺术馆等20余家文化公司和河南李耳集团公司、安徽东汉酒业有限公司、贵州盛世国华酒业集团公司、安徽集慧明道广告策划有限公司等实体企业高级顾问。并同时担任人民文艺网、中国老子网等60余家网站顾问。

编辑:诗羊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