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秤匠名叫狗蛋,出生於一個貧苦家庭。

狗蛋三歲那年,他的父母因無米爲炊,吵嘴磨牙,結果越說越多,動起手來,他的父親本想打母親一個耳光,結果一巴掌落在耳門上,致使他的母親一命嗚呼。這一下,狗蛋的父親害怕了,害怕狗蛋姥姥家過來找麻煩。於是,他把妻子的屍體搬到牀上後,一根麻繩懸樑自盡。

狗蛋沒有了父親母親,又沒有爺爺奶奶,所以一下子變成了正經八百的孤兒。他的幾個舅舅此時已各自成家,與年邁的姥爺姥娘分家另過,又都有自己的孩子,加之一個個都是缺衣少食,一貧如洗,所以也就對狗蛋愛莫能助,無能爲力。

狗蛋是喫“百家飯”、睡牛草屋長大的。

狗蛋所在的村子,村中間有一口古老的喫水井,井邊有一顆古老的大槐樹。這裏,就是這個村子村民們的飯場,也是人們談天說地的地方。狗蛋過十二歲生日的那天上午,正蹲在挪大爺跟前喫蒸紅薯的他,突然手裏被人塞了一個雞蛋。他抬頭一看,見是玉鹿嬸子。“今兒個是你生日,嬸給你煮個雞蛋免免災。”玉鹿嬸子話剛剛落音,石頭大娘也送過來一個雞蛋……接下來,一個、兩個、三個……不大一會兒,男男女女的鄉鄰們就爲狗蛋送來了大半筐熟雞蛋。要知道,那年月孩子過生日,喫一個雞蛋已經是最高待遇了!

這感人的一幕,恰巧被一個遊鄉星秤的盧姓師傅看了個一清二楚。當盧師傅得知狗蛋的情況後,心地善良的他便立即上前與狗蛋搭話:“狗蛋,你願不願意跟着我學手藝?如果你願意的話,以後就喫住都在我家裏。反正俺莊離這也不遠,你啥時候想鄉親們了,還可以隨時回來。”

狗蛋聽罷,沒有立即回答,而是抬起頭巡視着坐在周圍的鄉鄰們,見人們默默地頻頻點頭,就又把目光轉向了跟前的挪大爺。顯然,他自己已經心動了。

挪大爺原先就認識這個盧師傅,也知道一些盧師傅的家庭情況。所以,他略有所思之後,便也點了點頭說道:“去吧。跟着盧師傅,你就不會飢一頓飽一頓的了。再說,還能學點手藝,以後也是個喫飯的門路。”

於是,狗蛋當下便跟着了盧師傅走了。

狗蛋很聰明,無論做什麼,盧師傅一說一講一示範,他立馬就會,只是“手生”一點罷了。不過,“一回生,二回熟,三回下來成師傅”,不到三年,狗蛋的星秤手藝便得心應手、駕輕就熟了。俗話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由於狗蛋待人接物“是那個樣”,盧師傅兩口子都很喜歡他。

盧師傅沒有兒子,只有一個名叫桂花的女兒。又過了兩年,兩口子在牀上一商量,就決定招狗蛋爲上門女婿。

盧師傅因病去世後,狗蛋就撐起了盧家的“門事”,也成了一個“星秤匠”。

“星秤”,是豫東地區的人們對製作桿秤的稱謂,這裏的所謂“星”,是名詞當作動詞使用。據歷史記載:古人對於輕重的衡量,一開始藉助於手的。用一隻手抓米,滿握叫做“溢”;兩手捧米,稱之爲“掬”;掬四次而謂之爲“豆”。據《考工記》記載說:古人以“四升爲一豆”。那麼一掬等於一升,一溢便是半升了。我想,豫東有一句老話,叫做“手大喫天下”,恐怕也與此不無關係。

人們在說話和爲文的時候,經常會使用諸如“權衡得失”、“權衡輕重”、“權衡利弊”等等詞語。《現代漢語詞典》在解釋“權衡”這一詞語時說:“秤錘和秤桿,比喻衡量、考慮。”《辭海》中也釋義說:“‘權’,秤錘。《漢書•律曆志上》:‘權者,銖、兩、斤、鈞、石也,所以稱物平施,知輕重也’。衡,秤桿;衡量。《淮南子•主術訓》:‘衡之於左右,無私輕重,故可以爲平。’”由此可見,“桿秤”一物,源遠流長,由來已久。

桿秤,由秤桿、秤鈕(俗稱秤系)、秤錘(秤砣)、秤鉤(秤盤)等組成。桿秤分爲鉤子秤和盤子秤,其名緣於秤的重要部件──秤桿。

對於衡器,歷朝歷代官府都十分重視其製造和管理。秤桿、秤盤、秤系並沒有具體的規定。秤砣則由政府專門機構統一監製(鑄造)。鑄造時往往預留出一個小小的孔洞,用於在檢測時的注鉛、錫等易熔性金屬,調整其輕重,使其精確。新中國政府有關部門也曾專門曾下達有關法規:制三公斤的秤,用三百克的砣;制五公斤的秤,用四百克的砣;制十公斤的秤,用五百克的砣;制二十公斤的秤,用一千克的砣;制五十公斤的秤,用兩千五百克的砣;制一百公斤的秤,用三千五百克的砣等。

成爲星秤匠的狗蛋因爲住在一個小集鎮上,自家的房屋又臨街,所以就開了一個星秤鋪。

星秤匠的星秤鋪,門口請人寫了一副對聯,“權衡物我一絲鈕,輕重分毫幾點星”的大紅隸書,刻在兩塊漆成黑色的木板上,十分醒目,似乎是在告訴南來北往的人們,這裏製作的桿秤準正精美,並藉以招攬生意。不但如此,星秤匠還在私下裏對人發誓:“爲人講公正,不做黑心秤:要是眛良心,天打五雷轟”。這既是星秤匠的“口頭禪”,也是他的“行爲規範”。

星秤匠的桿秤工藝繁雜,要求精細。但是,凡與星秤有關的各種活計,他都可以“拿得起,放得下”,其中包括木工、鑄工、鉗工和白鐵匠等。

星秤匠秤桿的製成,要經過鋸、解、削、刨和精心打磨之後,使之變成細長、圓潤、筆直,通體油亮的木棍。木棍一頭粗、一頭細,也就是其拴提部位略粗,掛秤砣的一端又略細。秤桿的長短粗細根據秤的大小而定,相對而言,秤越大,秤桿越粗;秤越小,秤桿越細。秤桿要用上等的“硬木”製成,它要求所用木料材質堅韌、細膩、耐磨,且色澤深重自然。制秤的首選木材一般爲鐵梨、花梨、櫟木、烏木(陰沉木)等等。各種型制的秤盤(譬如淺圓盤形、簸箕形等),亦是按照桿秤自身的需求或客戶的要求,分別使用事先就準備好的銅片、鐵皮,通過剪、卷、壓、咬、鉚等工序,循序漸進,逐步完成。

星秤匠所用制秤工具比較繁雜,主要有:鋸、刨(單把平刨、外圓刨)、銼、刀、星布(有的地方稱之爲“分佈”。即一種劃分斤兩刻度的工具)、牽拉鑽、陀螺鑽(俗稱抽拉鑽)、錘子、砧子、鐵剪等。

星秤匠在星秤時,需要經過不少工序。簡單來說,主要有以下幾種——

選料。秤桿需選用紋理順直,無疤、無蟲蛀等缺陷,年久或漚治木液已盡的乾材;視所星之秤大小,截取相應長短和粗細的方木。

刨杆。用平刨和外圓刨,刨成圓型秤桿。

鑽孔。用陀螺鑽依照刻度沿所劃直線,在秤桿上鑽出深半分左右的圓孔。孔徑和深度,要視秤桿的粗細酌定。爲了方便看出所稱物品的重量,一般以星星的多少區分不同計量單位,譬如“兩”爲一個星、“半斤”爲三個星、“斤”爲七個星等。星星多的,要巧妙排列,但無論如何排列,所劃刻度處必須鑲有一個星。鑽孔要位置準確,用力均勻,深淺一致,垂直於秤桿。

鑲星。星點使用質地較軟的紅銅線、鉛線也或鋁線,將線頭插入孔中,在比秤桿略高處用鋼刀削斷,繼而用小錘敲平砸實。

打磨。用銼刀將敲實後高出秤桿部分銼平,然後依次用粗、細砂紙(布)打磨至平滑光亮,以便於在使用過程中調節秤砣的位置。

擦油。將桿秤打磨光亮之後,接着再用軟布沾油,反覆擦拭,使秤桿的表面光滑、星點光亮。用油則以蓖麻油爲上乘,其次爲花生油、麻油、豆油、棉油等。

上鈕。鈕即毫,亦稱提系,是秤鉤或秤盤與秤砣間的支點。始爲麻絲繩爲之。穿懸掛秤盤(鉤)的繩長要小於秤桿的長度。秤砣繩長一般不超過秤桿長度的二分之一。

就這樣,一杆秤就算完成了。

星秤匠的手藝好,心眼也平整。個別商家爲了多賺一些眛心錢,曾不止一次地找到他,願意出高價請他製作“九兩秤”或“八兩半秤”(即以九兩或八兩半頂一斤的秤),都被他毫不猶豫地嚴詞拒絕了。所以他星的秤在當地很有名氣,甚至還爲此產生了一個歇後語:“狗蛋的秤——信得過”。

後來,星秤匠的兒子秤鉤慢慢長大了,而且他也學會了星秤。可以說其手藝功夫與星秤匠是“一個蓆上,一個葦子上”,大差不差,不相上下。

“農村經濟改革”剛剛開始那幾年,星秤匠的生意非常紅火,鋪子裏天天顧客盈門,人滿爲患。因爲那時“計劃經濟”已經向“市場經濟”轉變,加之市場的開放,做生意的人越來越多。既然做生意,自然要用秤,而且當時磅(即底座有金屬板的檯秤)、彈簧秤、電子秤等等還沒有普及。

這一年,就在星秤匠的星秤鋪對面,一家“鴻運五穀交易棧”開業了。據說,這個店只是老闆上百個分號的其中之一。老闆姓田名大利,曾經對朋友揚言要把“鴻運五穀交易棧”辦成一個“托拉斯”。所謂“托拉斯”,是英文trust的音譯。它是壟斷組織的高級形式之一。由許多生產經營同類商品的企業或產品有密切關係的企業組成。旨在壟斷銷售市場、爭奪原材料產地和投資範圍,加強競爭力量,以獲取高額壟斷利潤。

就在“鴻運五穀交易棧”開業的第二天傍晚,老闆田大利提着兩瓶“宋河糧液”,掂着二斤豬頭肉、四桶罐頭,外加餜子紅糖等禮品,登門拜訪星秤匠來了。

星秤匠原本就是一個好朋好友、喜歡結交的人,此時見新朋友到來,立馬便讓妻子桂花打理飯菜,“我要和田老闆好好喝上兩盅。”

酒菜上桌之後,星秤匠的兒子秤鉤也上桌作陪。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田大利對星秤匠一番恭維盛讚之後,便慢慢將話切入了正題,說明了他的此番來意。“師傅,我這次登門拜訪,首先是爲了結識您這位大師,其次還想在你這裏定製一批桿秤。”

星秤匠一聽,暗暗驚喜。“那好哇!您這是關照我的生意,我應該感謝您,您咋反過來客氣起來了?您說,需要多少桿秤?我願意效勞。請放心,價格給你打八折。”

“暫定三百杆吧。”

“那麼多?”星秤匠又是一陣驚喜。“中。請您先說一說,有沒有啥具體要求。”當然,星秤匠這裏所說的“有沒有啥具體要求”,是指對桿秤原材料的要求。

“師傅,說起來‘要求’,我還真的有那麼一點點。”田大利猶猶豫豫,欲言又止,似乎有點不好意思。

星秤匠也好像從田大利的表情中看出了些什麼,故而善解人意地說道:“說吧,有的人家星一杆秤,還這樣那樣的講條件,何況你是大客戶。”

田大利臉色突然微微泛紅,當然不是酒精作用。他看着星秤匠,有點猶豫。好一會,才吞吞吐吐地說:“我是想要一百五十杆大秤,一百五十杆小秤。”

“中中中。反正大秤小秤我都會做。”星秤匠因爲有點喝高了,拍着胸脯大聲說。

“師傅……我是說……你可能沒有明白……我說的是那種‘大秤’、‘小秤’……”

“噢……原來……他……說的是……那種……‘黑心秤’啊……”星秤匠心裏“咯噔”一下。“你是說……你要用‘大秤’收糧,‘小秤’賣米?是不是……那種秤?……”

這時,星秤匠的兒子開始悄悄地踩了踩父親的腳,提醒父親不要再繼續說下去。同時,他也偷偷地瞄了田大利一眼,但似乎又是在給田大利遞眼色。

“田老闆,我拿你當朋友,所以說話也不拐彎抹角。這種‘黑心秤’我不做。這話到此爲止,我就全當你沒說。”

結果,酒宴不歡而散。

一天晚上,星秤匠正坐在堂屋椅子上,一邊抽那種劣質煙,一邊閉目養神。

“大(方言。豫東對父親的稱呼),我想給你說點事。”

星秤匠睜眼一看,見是幾天沒見蹤影的秤鉤,就不高興地說:“這幾天你去哪鬼混去了?有啥事?說吧。”

“這幾天我去攬生意去了。這不是正要給你說嗎?我在城裏攬了一個大活——人家要做八十杆大秤。”

“那是好事啊。”星秤匠一聽,氣消了一半。

“不過……”秤鉤欲言又止。

“不過啥?”星秤匠盯着兒子的臉,冷冷地問道。

“人家說……”

“說啥?”

“我說出來你別生氣。”

“說吧。我哪有那麼多的氣生。”

“人家說,你的年紀大了,手藝老了,信不過你。這八十桿秤必須由我來做……”

“咋不中?你做就你做……也省得你沒事到處亂跑。”

接下來,秤鉤便忙碌起來了。

老秤匠默默地做自己的活,真的沒有插手兒子秤鉤接來的活。

秤鉤一邊自己忙活,一邊偷偷看父親幹活。他看見老頭子用手鑽在浸泡打磨好的秤桿上打着星花,把一截截細銅絲嵌進去,釘星、割斷、錘實、打磨;然後又把一截截細銅絲嵌進去,釘星、割斷、錘實、打磨。陽光下,秤上星花裏的一個個銅絲,就成了一個個閃亮的秤星,眩射得老頭子的眼也發出熠熠的亮光。

“大,我這單生意可以掙七八千塊呢!這可是我見到的咱家最好的生意了!”秤鉤掩飾不住內心的高興。

星秤匠默不作聲,繼續鉚着他的秤星。

“忙過這單生意,我帶着你和俺娘到外面去看看。”秤鉤又接着說道。

星秤匠還是默不作聲,繼續虔誠地鉚着他的星花。也難怪,秤桿上的星花錯上一絲一毫,那整桿秤也就廢了,尤其是那顆“定盤星”,儼然就是桿秤的“心臟”,也是桿秤的“靈魂”。所以,每逢這時,星秤匠都是慎之又慎,可謂“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秤鉤見父親不說話,臉上露出一絲不易覺察的笑容。他狡黠地又看了看父親,便也不再作聲,而是接着繼續熟練地用“叨子”測盤星、標星花。

時間一天天過去了。這一天下午,星秤匠忙完自己手裏的活,無所事事,不由自主地便來到了秤鉤製作的那堆桿秤跟前。

突然,沉默的星秤匠皺起了眉頭。他順手拿過秤鉤製作的一個秤桿,用手裏的“叨子”測了測定盤星……然後,又拿起一個……接着,又拿起一個……結果,星秤匠在秤桿的定盤星上發現了“貓膩”……

星秤匠原本炯炯有神的眸子,突然變得渾濁無光,臉色也在瞬間由紅變黃,由黃變藍,由藍變綠,由綠變紫,繼而便是一片鐵青。他呆呆地站立在那裏,一動不動。過了好大一會,他突然熱淚橫流,發瘋一般抱起秤鉤製作的半成品桿秤,扔向堆在院子裏的一大堆刨花秤坯木料,抱一趟,又一趟,直至搬得一杆不剩。然後,他又從屋子裏掂出一大桶麻油,“呼呼呼”澆到上面。還沒有等到秤鉤反應過來,他已經跳到碩大的木料堆上,用火柴點燃了刨花。頓時,火借油勢,油助火力,火苗沖天而起……

“救命啊——救火啊——”秤鉤聲嘶力竭地大聲喊叫起來。

等到人們撲滅大火,將星秤匠拉出來時,星秤匠已經焦炭一般,奄奄一息:“養不教……父之過……我……愧對先人啊……”

……

作者簡介

楊東志,筆名谷鳴,老子故里——河南鹿邑人。著名作家、詩人、民間文藝家、書畫藝術評論家、“老學”專家。香港高等教育研究生院客座教授、《谷鳴》文學社社長、《紅旗》出版社《當代共產黨人》特約編委,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曾在省級以上報刊及新加波、菲律賓和香港、臺灣等國家與地區報刊雜誌發表小說、散文、詩歌、民間文學等作品一千餘篇(首);發表書畫藝術評論文章200餘篇;著有長篇小說《坎坷人生》、中篇小說集《黃土地的顫音、短篇小說集《鄉雨村風》、詩集《綠色的希冀》以及《道行天下》、《唐玄宗御批今譯》、《宋徽宗御批今譯》、《明太祖御批今譯》、《清世祖御批今譯》、《老子大傳》、《陳摶大傳》等26本書。作品曾獲“河南省人民政府首屆文學藝術獎”一等獎(1949年—1999年)、“河南省民間文學成果獎”(1949年—1999年)、河南省首屆“橄欖杯”詩歌獎、《芳草》月刊“芳草杯”小說獎、河南省“蓮花杯”雜文一等獎等60餘次;作品先後被英國皇家圖書館、中國當代作家代表作陳列館收藏。生平事蹟被收入《中國名人大辭典》、《中國文藝家傳集》、《中國詩人傳集》等權威辭書。現任中國文藝家協會副主席、中央美院中國美院書畫名家理事會副理事長、世界藝術家實業家聯合會副主席、世界華商聯合會書畫委員會副理事長,先後受聘爲人民文藝家協會顧問、中國詩書畫印研究院顧問、澳門書畫家聯誼會顧問、中國毛體書協河北分會高級顧問,以及深圳東漢文化發展投資公司、江蘇項王文化有限責任公司、上海榮燕齋書畫院、墨石齋文化藝術有限公司、山東昌藝閣藝術館等20餘家文化公司和河南李耳集團公司、安徽東漢酒業有限公司、貴州盛世國華酒業集團公司、安徽集慧明道廣告策劃有限公司等實體企業高級顧問。並同時擔任人民文藝網、中國老子網等60餘家網站顧問。

編輯:詩羊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