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界上,压根就没有步枪打不穿的防弹衣,防弹衣更多的是防弹片等非贯穿性损伤,以及远处飞来的流弹和手枪弹等。

尤其是二战时期的步枪,那可都是大威力步枪弹,这么说吧,德国人之所以发明能发射中间威力步枪弹的MP44突击步枪,原因就是步枪发射的弹丸威力过剩,导致后座力非常大,射手不易掌控,还非常容易疲劳。

当时,毛瑟98K栓动步枪发射的是7.92x57 毫米毛瑟步枪弹,是无烟火药推动的子弹,为无凸缘的瓶颈弹,具备初速高、射程远、威力大等特点,有效射程800米,弹丸在1500以上都具有杀伤力。

二战后,类似德国MP44突击步枪发射中间威力步枪弹的AK47流行全世界,发射的是7.62x39毫米中间威力步枪弹,尽管口径和二战时期的枪械差不多,但子弹的长度和装药量,却明显降低了,步枪的有效射程被控制在了400米左右。

包括当代普遍采用的5.45、5.56、5.8毫米小口径步枪,有效射程也大都在400米左右,这个距离是步兵可瞄准精准射击的距离,一般双方搂火都是从这个距离开始。

小口径步枪、中间威力步枪、二战时的栓动步枪,都能打穿这世界上任何的防弹衣,目前为止,世界上还没有步枪打不穿的防弹衣被发明出来。

穿上防弹衣,虽然不能避免被步枪弹击穿,但在许多情况下,却能起到缓冲作用,穿上防弹衣的人被步枪子弹击中,至少要比未穿防弹衣的人,战场存活率要提高15%。

国平军史总结,二战时的栓动步枪,包括小口径步枪,发射中间威力步枪弹的步枪,都能打穿防弹衣。

防弹衣作用更多的是防非贯穿性损伤,穿上防弹衣,在战场上的存活度,要普遍高于未穿防弹衣的军人,这是军队普遍装备防弹衣的原因。

本文由“国平军史”发布,图片均下载网络,特此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