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地跨欧亚两大洲,位于欧洲东部和中亚、北亚。东西最远距离达1万多公里,南北约五千公里,总国土面积达到2240.22万平方千米,与北美洲面积相当。濒临黑海、波罗的海、北冰洋和太平洋。隔海与美国的阿拉斯加州、日本的北海道岛(南千岛群岛为苏联实际控制的日苏争议领土)相望。陆上分别与挪威、芬兰、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土耳其、伊朗、阿富汗、中国以及朝鲜相邻,其中同中国大陆的新疆、内蒙古、黑龙江和吉林等地区有7300多公里的边界线。

苏联的海岸线是世界上最长的海岸线,沿海边界有超过三分之二的海岸线在北极圈上。摩尔曼斯克,因为有温暖的洋流湾流,而其他所有在北极圈以北的海岸都被冰封,冻结时间为每一年中的十个月。苏联全境中平原和低地约占总面积的60%,山地和高原分别占20%。叶尼塞河以西主要是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和图兰平原,以东主要是中西伯利亚高原和东西伯利亚山地。哈萨克地区是高原。

气候复杂多样,最北部和北冰洋附近的岛屿属于寒带和亚寒带,大部分国土位于温带,克里米亚半岛南岸、南高加索和中亚的南部属于亚热带。年平均降水量为530毫米。冬季几乎全境降雪。主要气候特征:冬季漫长、严寒、干燥,夏季短促、温暖,春季、秋季短,气温年较差大。大陆性气候特征强。约80%地区属温带,16%属寒带,4%属亚热带。

呼啸的北极风产生沿海的风寒最低−72°C,或盲目的草原雪灾,气候表现为苏联的靠近海洋,倾向于温和气候的北极点和遥远。结合“西伯利亚高”:寒冷,东部高压系统,加上潮湿,在西冷气旋系统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体的天气模式。温带以外的两个领域表现出苏联的气候多样性:苏联远东、太半洋的影响下,与季风气候;以及苏联的最受欢迎的度假区南部海岸延伸的副热带高压带领土,克里米亚,通过高加索和前苏联的中亚地区,那里的沙漠和绿洲。

大部分的土地,远离海洋,他们提供水分,在苏联降水水平低到中等。超过一半的国家接受少于四十厘米的降雨量每年,大多数前苏联的中亚地区和西伯利亚东北部可以依靠几乎一半的量。最潮湿的地方被发现在小,郁郁葱葱的亚热带地区的高加索地区和苏联远东沿Pacific海岸。

苏联拥有丰富的水资源。约有300万的河流和大约400万的内陆水体,苏联举办的规模最大的新鲜,任何国家地表水资源。但这些资源(84%),因为有这么多的苏联的资源基础,躺在从潜在用户的大多数伟大的距离;他们流经人烟稀少的地区,在北冰洋和太平洋。相反,随着人口最集中的地区(因此供水的最高需求)往往有温暖的气候和蒸发率最高。这导致几乎没有足够的(或在某些情况下不够)在大多数地区水资源需求。境内有叶尼塞河、鄂毕河、勒拿河、伏尔加河、第聂伯河等主要河流,有蓄水量最大淡水湖—贝加尔湖。

苏联境内有秋明油田、库尔斯克煤矿等矿产资源,境内石油、天然气、煤炭和铀矿在世界上都有相当地位三贵金属矿产优势突出,主要矿产品产量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

苏联有100多个民族,其中俄罗斯民族占51%,乌克兰人占15%,乌兹别克人占6%,白俄罗斯人占4%,其他为哈萨克人、鞑靼人、阿塞拜疆人、亚美尼亚人、格鲁吉亚人、摩尔多瓦人、塔吉克人、立陶宛人、土库曼人、德意志人、吉尔吉斯人、犹太人、拉脱维亚人、爱沙尼亚人等约占24%。还有楚瓦什族、达格斯坦族、巴什基尔族、波兰族、芬兰族、拉普族、蒙古族、库尔德族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