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英法两国签署了《兰开斯特宫英法同盟条约》,缔结了两国“前所未有”的军事合作关系,合作研制“珀尔修斯”导弹就是条约签订后英法在海军领域的首个重要项目(也是为了防止法国人再把新导弹卖给阿根廷233),为“珀尔修斯”导弹定位的使命赋予了其重要的任务——兼容英法现役席尔瓦垂直发射系统的新一代空射/舰射/潜射超音速反舰/对地巡航导弹。

根据欧洲导弹集团前期公布的资料显示,“珀尔修斯”导弹长度为5米,弹重800千克,主战斗部重200千克;除了主战斗部之外,“珀尔修斯”导弹弹体两侧还各有一个容纳舱,总共能携带两枚40~50千克额外的无动力弹头(inertially guided effectors),能在导弹命中目标之前释放,对目标周边造成更广泛的杀伤;而如果在攻击船舰之类的目标,弹头并不会被释放,而跟着导弹一起命中,增加破坏力。

英法为“珀尔修斯”的动力系统画了个大饼,以法国欧洲导弹集团正在开发的新型“脉冲爆震波冲压发动机”(Continuous Detonation Wave Engine,CDWE)技术为基础,能以3马赫的速度持续飞行,射程300公里。“珀尔修斯”具有两种飞行模式,对付地面目标时使用高-高度飞行模式,对付船舰时则以接近海浪高度的极低高度掠海飞行来接近目标,迫近时突然拉高再俯冲命中目标。

“珀尔修斯”的制导系统包含一个具备合成孔径(Synthetic aperture)与多普勒锐化(Doppler beam sharpening)技术的多模式电子扫瞄雷达制导头、一个用于弹道终端精确瞄准/地貌比对的激光寻标头(Ladar);除了这种主动雷达制导模式之外,“珀尔修斯”还具备半主动激光制导模式。此外,导弹上还配备卫星数据链与发射单位联系,具备中途目标数据更新以及飞行途中更换目标的能力,卫星数据链使用新的阵列天线在弹体外侧,具备隐身特性。采用高速以及中途可更换目标制导能力的“珀尔修斯”,将更合适于打击一些“时间紧迫型目标”(time-sensitive target)。

欧洲导弹集团将“珀尔修斯”比作“创新前沿的雄心和现实主义的完美结合”(perfect synthesis of ambition and realism at the forefront of innovation)。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