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時報訊(記者 歐嘉福 通訊員 史禾監)今日(5月9日),記者從廣州市河長制辦公室獲悉,對於鴉崗斷面2018年水質爲劣V類,未達到國家考覈標準的問題,市河長制辦公室已向白雲、花都、黃埔三個區發出對水環境治理工作履職不力人員啓動責任追究的通知,要求三個區啓動責任追究程序,對相關人員予以問責。有關問題整改及問責情況要在2019年5月31日前書面報市河長制辦公室。

市河長制辦公室負責人指出,針對鴉崗斷面水質未能達標且近期呈下降趨勢,涉及的三個區接下來要全方位推進城中村截污納管工程,立即將遺漏截污納管工程的區域補充納入項目庫並組織實施,同時全面截污以消除河涌污染源,保障國考斷面水質達標。

鴉崗斷面國考不達標 白雲花都黃埔三區被追責鴉崗斷面國考不達標 白雲花都黃埔三區被追責

鴉崗斷面水質狀況依然堪憂

珠江西航道的鴉崗斷面是國家對廣州進行地表水考覈的斷面,也是廣州治水工作的“硬骨頭”。按照國家和廣東省關於鴉崗斷面的水質考覈要求,鴉崗斷面水質2018年要達到V類水。但最終鴉崗斷面2018年水質爲劣V類,未能達到國考要求。根據省人大環資委對2018年全省14個國考斷面未達標原因的調查和分析,由於2018年匯入鴉崗斷面的白坭河、流溪河水質爲劣V類,致使廣州鴉崗斷面水質由2017年的V類轉爲2018年的劣V類,從而沒有達到國家考覈標準。

2019年以來鴉崗斷面水質狀況依然堪憂,鴉崗斷面水質自動監測數據顯示:1月鴉崗斷面氨氮平均濃度爲0.35毫克/升;2月氨氮平均濃度爲0.51毫克/升;3月氨氮平均濃度爲1.36毫克/升,水質較1月和2月明顯惡化。

白雲區:泥坑湧污水長期直排 影響鴉崗斷面

白雲區的泥坑湧爲流溪河一級支流,水質長期爲劣V類。根據市監測數據,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氨氮污染平均濃度爲8.69毫克/升。污水直排是導致泥坑湧水質劣V類的原因之一,目前泥坑幹流雖然已經基本消除黑臭,但二級、三級支湧治理工作仍不到位,雨污合流直排河涌、污水溢流、管網缺失等問題依然存在,污水長期直排,最終進入流溪河,影響國考鴉崗斷面水質。

今年3月,市河長制辦公室對石湖村、南嶺村進行專項檢查發現,存在污染源嚴重漏報、不報問題。其中,在白雲區太和鎮石湖村發現“散亂污”場所、臨河違建、垃圾黑點、水體、排水口、畜禽養殖等污染源共計52個,均未在“廣州河長APP”上報,漏報率達100%。在白雲區太和鎮南嶺村發現“散亂污”場所、臨河違建、垃圾黑點、水體、排水口、畜禽養殖等污染源共計44個,其中43個未在“廣州河長APP”上報,漏報率達97.73%。

花都區:莘田排灌渠生活污水 魚塘污水影響水質

花都區的莘田排灌渠爲流溪河一級支流,但目前水質仍爲劣V類。根據市監測數據,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氨氮污染平均濃度爲3.26毫克/升,2019年3月氨氮濃度爲3.08毫克/升。目前該渠流經範圍內未能完成農村生活污水全收集全處理,莘田村、莘田二村仍有多個村莊的生活污水存在散排亂排入灌渠,未能有效截污。此外,該渠流經沿線有不少農業耕作菜場,菜農在菜地搭棚居住,日常生活污水排入灌渠影響水質。灌渠下游主要以農田種植蔬菜、水果、花卉和魚塘養殖爲主,魚塘養殖戶將腐質塘水、塘泥漿抽排入河,影響支流水體。

今年3月市河長制辦公室對獅嶺鎮振興村進行專項檢查發現,存在污染源嚴重漏報、不報問題。檢查組發現“散亂污”場所、臨河違建、垃圾黑點、水體、排水口、畜禽養殖等污染源共計142個,其中138個未在“廣州河長APP”上報,漏報率達97.18%。

黃埔區:鳳凰河污水處理工程推進滯後

黃埔區的鳳凰河爲流溪河一級支流,但目前水質仍爲劣V類。根據市監測數據,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氨氮污染平均濃度爲5.26毫克/升,2019年3月氨氮濃度爲2.03毫克/升。鳳凰河流域污水處理工程推進進度相對滯後。黃埔區九龍水質淨化三廠,原計劃2017年底完成前期,直至2018年6月纔開工建設,截至今年3月底,總體工程僅完成工程量的三分之一,目前位於該鎮鳳尾村的5戶7棟民房佔地約7418㎡的仍未完成拆遷,進展相對滯後。此外,農村生活污水未做到全處理全收集。目前九龍鎮流域人口居住比較密集的楓下村、佛塱村還未實施生活污水收集,污水仍處於直排狀態,嚴重污染鳳凰河水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