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Santiago Calatrava建築事務所贏得了2020年迪拜世博會阿聯酋展館的設計競賽,從來自世界各地的9家設計公司提交的11份作品中脫穎而出。Foster + Partners建築事務所從13個受邀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贏得了2020年迪拜世博會“流動性”展館的設計競賽。

2020年迪拜世界博覽會(EXPO DUBAI 2020),簡稱“迪拜世博會”。這將是首次在中東、非洲及東南亞地區舉行的世界級博覽會,對設計師來說,最關注的便是各國的展館設計。在這裏,你不僅能親自領略世界級的建築技藝、探索創新景觀作品,還將有幸目睹能夠改變未來的尖端技術。

這樣的盛宴,勢必也會受到全球建築師的關注。而作爲建築類媒體,更是需要爭分奪秒,獲取一手資訊和信息。

GBE建築論壇前不久也發佈了2020年迪拜世博會中國館終於來了!到底是土味十足還是致敬經典?一文。而在文章中,Elena寫的西班牙館的設計方案還是由Selgascano和FRPO事務所設計的“黃色太空船”

但最新的資料顯示,西班牙館的最終設計方案爲西班牙事務所Amann- Canovas- Maruri設計的可持續區域。

西班牙館——展現西班牙與阿拉伯世界的歷史情緣

主題:人與場所

建築師:Amann- Canovas- Maruri

區域:可持續區域

Amann-Canovas- Maruri是馬德里本土設計工作室ACM的縮寫。由Atxu Amann Alcocer, Andrés Cánovas Alcaraz,Nicolás Maruri Mendoza 三人在1987年成立的。三個人同爲馬德里建築學院的學生,後又成了教授,其中Nicolas Maruri Mendoza 是LABIRD 國際設計工作坊西班牙馬德里建築學院AULA-LABIRD項目 的主任。

代表性作品有:

118 社會住宅

卡住宅

接下來,

Elena就帶大家一起回顧下

這些最最最新公佈的展館方案

首先是三大主題館系列~

0 1

"流動性"展館

Foster + Partners建築事務所從13個受邀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贏得了2020年迪拜世博會“流動性”展館的設計競賽。

獲勝方案是一個被照明廣場包圍的層疊狀三葉草形建築流線型的建築設計給人以科技感,靈活極具動感的照明光線完美地呼應了展館主題“流動性”。

02

"可持續性"展館

Grimshaw建築師事務所設計的一系列衛星碟形結構將作爲世博會“可持續性展館”,這個展館將成爲宣傳創新科技的中心

展館設計從光合作用中汲取靈感,創造出一個可以動態捕獲太陽能,且可以從空氣中收集淡水的結構,展示了建築即使在極端氣候條件下也能自我維持的能力。

0 3

"機遇"展館

丹麥的BIG事務所被委託設計“機遇展館”,這是2020年世博會三大核心主題展館之一。

BIG設計了一個內含種植庭院的拱形建築,所有用於打造“機遇展館”的原材料均可循環利用。

展館將以“繩與光”爲主題,交織的繩索隱喻了人們聚在一起爲人類的進步做出貢獻,給予人們以成就感,並鼓勵人們步履不停地繼續進步。

下面是各具特色的國家館設計方案!

中國館

這座“大紅燈籠高高掛”的建築正是

新鮮出爐的2020迪拜世博中國館

官方起名叫做“華夏之光”

瞬間有種被萬丈光芒籠罩的神聖感…

中國館整體造型正是取自傳統的紅燈籠

立面設計將提取中國古代四大發明

——造紙術、指南針、

火藥、活字印刷術等文化元素,

並飾以玻璃和中國傳統的花格窗。

配色方面當然也是

紅紅火火恍恍惚惚的中國紅爲主。

官方解釋:

燈籠既代表光明和團圓,

也象徵吉祥和幸福,

寓意世界各國在世博會平臺上歡聚溝通,

追求繁榮發展,共同構建

人類命運共同體和幸福大家庭~

據GBE瞭解到,

這次閃瞎你的不僅有中國館的整體設計,

“天眼”、北斗衛星、5G技術、人工智能等

作爲核心展項將首次在世博會中國館展出,

還有高鐵模擬駕駛、智能網聯汽車等技術

也將通過創新形式演繹“智慧出行”,

驚豔亮相世博舞臺!

阿聯酋國家館

Santiago Calatrava建築事務所贏得了2020年迪拜世博會阿聯酋展館的設計競賽,從來自世界各地的9家設計公司提交的11份作品中脫穎而出。

屋頂的結構似張開的翅膀,使人聯想起在空中飛翔的獵鷹設計師Santiago Calatrava用了象徵獵鷹翅膀的元素用來呼應獵鷹在阿聯酋文化中的重要性。

阿聯酋館有四層,包括一個1,717平方米的頂層招待休息室,一個588平方米的夾層將容納支持功能,其餘兩層將包含12,000平方米的展覽空間

英國館

屢獲殊榮的英國藝術家和舞臺設計師Es Devlin,被選中在2020年迪拜世博會上設計英國館

Es Devlin的這座雕塑裝置,名爲"Poem Pavilion",旨在突出英國"人工智能和空間領域領先的專業知識"。

這個善於利用科技、光影、時間和比例的設計鬼才,將場館構思成一個明亮的雕塑信息體外觀以20米高的發光二極管(LED)爲特色,所有二極管上將體現由人工智能產生的來自全球的信息

Es Devlin解釋了她的靈感來源:

這個想法來源於斯蒂芬·霍金的‘突破信息’(Breakthrough Message)項目,霍金通過這個項目邀請全世界的人來創造能代表人類的數字信息——我們終有一天會在在太空中與其他星球的先進文明相遇。

GBE君已被如此詩意的設計驚豔到了…

奧地利國家館

也納建築事務所Querkraft將擔任2020年迪拜世博會奧地利館的設計者。奧地利館的主題是"釋放個人和社區內的潛力,塑造未來",將探討在未來如何恰當有效地使用資源。

展館設計通過截斷頂部的錐形陣列爲內部創造獨特的光影體驗,每個椎體都經過精心設計,既能容納展覽,又爲參觀者提供休息的空間。

在當今這個充斥大量信息並夾雜着誤導性信息的時代,奧地利館將重點關注創新框架,專注於提問而不是給出答案

美國館

Fentress Architects日前被選中爲2020年迪拜世博會設計美國館設計團隊以“What Moves You”爲設計主題,旨在向人們展示美國文化的特色亮點並引領科技技術革命

他們希望通過項目的形式與色彩,爲美國文化的活力和獨創性、進步和創新的價值觀打造出一個具有強大隱喻力的作品。

德國館

柏林建築事務所LAVA將擔任迪拜世博會展館的規劃設計者。

德國館校園主題的設計理念旨在將展館打造爲一個知識,研究,對話和人際互動的場所,這裏將會是一個將世博會主題"連接思想,創造未來"變爲現實的地方。

LAVA的設計方案由可變換的鏡像盒子組成,並覆蓋多層佈局的浮動型屋頂。

建築體由框架和屋頂的動線構成,營造出引人注目的動感外觀,豐富的建築結構也代表了德國的聯邦制度以及其工業和研究部門的多樣性

展館的參觀者將受到名爲“IAMU”的智能輔助系統的指導,該系統將爲參觀者提供穿過展館的信息。迪拜世博將會是IAMU技術首次在世界亮相的舞臺。

盧森堡館

Metaform和The Space Factory贏得了2020年迪拜世博會盧森堡館的設計競賽。盧森堡館的設計靈感來自於"莫比烏斯帶"

絲帶的扭曲和摺疊產生了一個單一的表面,沒有起點也沒有終點,象徵着無限與循環,代表了盧森堡的過去、現在和未來,也呼應了展館的設計理念:可持續發展與循環經濟。

展館的斜坡入口模糊了內外部的界限,可通向一樓的中央多功能區域。

一樓設有VIP套房,行政單元,儲物間和洗手間。位於最高層的展館二樓致力於打造以空間爲主題的展覽,從這裏返回到底層,遊客可使用滑梯穿過風景如畫的綠色露臺

如此靈動的建築設計也體現出盧森堡的國家特色:面積雖小卻充滿生機,且具有很強的趣味性、包容性與開放性。

荷蘭館

Expomobilia、Kossmann.dejong、V8 Architects和Witteveen+Bos強強聯合設計荷蘭館也已經揭開了神祕的面紗。

訪客將在此享受到強烈震撼的感官體驗

在3700平方米的展館內,遊客將瞭解到荷蘭創新性的水、能源和農作物的收割方法。

在迪拜沙漠氣候的背景下,荷蘭館將爲遊客們創造一個寂靜,涼爽,明亮的生態環境。

韓國館

Nooyoon建築事務所爲2020迪拜世博會韓國館提出了一個物理和虛擬共存的設計方案。

該立方體被設計成世界上最大的虛擬現實空間。15立方米的空間內襯高清 QLED面板,支360°VR技術。

在下載特殊應用程序後,參觀者可將自己編輯的文本,圖像或視頻投影到展館的立面上。

此外,他們可以自由地設計結構模塊的形狀,大小,顏色和圖案,並通過youtube、instagram和facebook等社交網絡共享。

新西蘭館

Jasmax建築事務所被選中爲2020迪拜世博會設計新西蘭國家館。新西蘭館將設在可持續發展區域,主題爲'Care for People and Place'

波蘭館

WXCA和Bellpart事務所最終被選定爲2020迪拜世博會設計波蘭館他們從波蘭豐富的野生動物中找到靈感,試圖構造一個“彷彿懸浮在遊客頭上的鳥羣建築”

巴西館

建築師Gabriel Kozlowski與著名風景畫家Gringo Cardia合作,爲2020年迪拜世博會巴西館設計了懸浮樹枝結構

展館底層圍繞着6堵牆體組成,是完全開放的狀態,入口連續的人行道處用於舉辦"與自然共處"展覽。

上層展覽空間由一堆交錯的樹枝叢包裹,人們可以在這裏看到'together for people'的主題展覽——用土著村莊的自然之聲與巴西人民熱情的面孔展現巴西民族的多樣化

2020年迪拜世博會

"溝通思想,創造未來"爲主題,

而這些各個國家的展館

不斷用花式黑科技刷新着我們的眼界…

對於即將到來的2020年迪拜世博會,

你最喜歡的是哪個國家展館呢?

期待文末與我們留言交流~

本文參考資料:

LABIRD國際設計工作坊(ID:labird-design)

圖片來源:迪拜世博會官網

如有侵權,請聯繫後臺

- END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