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云掌财经 张雪庭

近日,韩国三星正式关闭其在中国大陆唯一一家网络设备生产企业——深圳三星电子通信公司,并遣散了320人。

过往几年,三星在中国的用工人数大幅跌落,其工厂也渐渐由中国转移至东南亚。截至目前,三星在中国的用工人数不足3000人,而在东南亚地区的用工人数却达到了14万,比当年极盛时期的中国还多出4万。除此之外,三星去年在越南砸下的100亿美金的投资,更是占到了去年越南工业总产值的15%左右。

纵观这十年,我们会发现,外资工厂从中国撤离已经变成了一种非常显著的现象。而外资之所以大量涌入,得益于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初所实行的进口替代战略:以优惠的土地税收政策与廉价劳动力吸引国际公司,促使它们将工厂搬至中国。

所以,当时的中国经济之所以能取得累累硕果,主要来源于这两种所有制力量的增长:本土民营企业的壮大和外资企业的涌入。

不过,随着土地和劳动力成本的提高,以及对外资超国民待遇的取消,2008年以后,大量的工厂开始从中国撤出。

近年来,外资撤离名单中不仅仅有日资,耐克、阿迪达斯、联建、宏晖、飞利浦、普光、华尔润、诺基亚、紫兴、希捷、及成等一大堆欧美企业也纷纷关闭了中国大陆的工厂。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6年外资在中国固定资产的投资额仅为1211.97亿,对比11年3269.81亿这一数字,短短五年时间便下跌了62.94%。  

外资为何撤离中国?

当我们嚷嚷着要把“中国制造”变成“中国创造”的时候,仿佛“中国制造”有多落后、丢人,但现在我们可能连“中国制造”也保不住了。  

数据显示了外资的加速撤离并不是在捕风捉影,而这种撤离来自于国内国外的的多方面影响。

外资的撤离主要原因有四:

一是劳动力问题。受人口政策等方面的影响,近年来国内劳动力的数量在不断下降,并且劳动力的成本在不断提高。工人涨薪,企业成本提高,利润自然会下降。人口红利的降低,是使很多外资望而却步的重要原因;   

二是地价的增长。东部地区乃至全国的地价增速飞快,地价一涨,厂房的租金也就跟着水涨船高。虽然中西部地区一直在大力吸引外资,都想成为东部制造业工厂的承接地,但是相较于东部的交通、市场、渠道和基础设施等方面,中西部就显得相形见绌了很多;   

三是来自东南亚地区的竞争。改革开放之前泰国印度等地区一直承接着发达国家“代工厂”的工作。在中国改革之后外资看到中国的机遇,才蜂拥般涌进中国。但是在内陆的优势逝去之后,来自印度泰国的竞争压力又重新回来,而且显然相较之前扩大了很多。   

四是优惠政策的减少。改革开放之初,政府为了吸引外来投资,为外资大开方便之门,制定了一系列的关于外资对华投资的优惠政策。但是优惠政策也造成吸引外资依赖性过强等问题,迫使政府不得不去思考减少优惠政策,比如准备逐步取消的税收优惠。

外资撤离,受影响最大的就是国内的制造行业。一直以来,中国都被誉为世界的“代工厂”,为世界各地加工各类产品。但实际上很大一部分的产品加工、出口都与外资有关系。外资企业带来技术和资金,我们负责出人力和物力,还有地皮。

另外,我们的制造业出口商品大多是技术含量低、单价低、附加值低的“三低”产品,而进口的却大多是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和高价格的“三高”产品。中国制造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并在基础原材料、重大装备制造和关键核心技术方面技术创新能力弱、研发投入严重不足。   

国家工信部部长苗圩说道:“‘中国制造’没有我们想象那么强大”。   

事实上正是如此,“中国制造”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强大,而现在这种“不强大”的“中国制造”我们可能都保不住了。

给中国经济带来哪些影响?

在国人的传统观念里,中国制造无处不在、无所不能,充斥着全世界各个角落,外国失去了中国造的产品似乎就无法运行了。但现实跟想象是有所差别的。   

国内的制造业在中低端制造业徘徊,真正高端的技术始终握在发达国家手里,利润最高的高端市场也被发达国家把持,中国的制造业花了很多资金、技术也很难打开高端制造业的大门。   

而且近两年来,发达国家一直在重建本国工业产业链,美国的“制造业回归”、德国的“工业4.0”,无不在试图重塑实体经济。加上发达国家本身就拥有高新技术和高素质人才,这样的重塑会更加简单。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外资的撤离对中国制造显然是雪上加霜。   

外资撤离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就业问题。据统计,国内全部外商投资企业吸纳的直接就业人数超过了4500万,而且这个数字并不包括靠外资生存的无数供应厂商、上下游企业等的就业人数,如果将这些也算进去,那么外资影响的就业人口将达到上亿。可以想象到如果外资大量撤离,中国将会有多少工厂倒闭,而又有多少人会找不到工作。   

另外是对企业的影响。以苏州市为例,2016年的时候苏州城市GDP排全国第七,看起来很美好,但观察一下内里的变化。苏州市靠制造业发展起来的城市,外资比重超过了50%,经济也一直靠着民营加外资企业的模式发展。当外资撤离的时候,苏州的地区的经济只能靠异军突起的“房地产”行业支撑。但是高额的房价只会降低人们的消费能力,更加抑制制造业的发展。并且,房地产永远不能成为中国的“经济支柱”。

最后是对制造业本身的影响。外资撤离意味着制造业失去一部分或者说很大一部分的资金、技术和渠道,加上来自发达国家制造业的竞争,可以想象中国制造业的未来是一条充满挑战的道路。   

在日东电工撤离事件发生不久之后,商务部召开了2018年第1次例行新闻发布会。   

会中,商务部发言人高峰辟谣称,日东电工由于自身经营亏损,近期准备调整在苏州工厂的生产结构,只是一条生产线将进行搬迁,但是公司本身仍然会在苏州继续存续。   确实如此,外资对中国经济的贡献率并不是决定性的,中国之所以成为世界第二经济体,靠的是我们自己勤劳的双手和辛苦的汗水。就目前而言,我们更需要发展高端技术、培养优秀的技术人才,这样才能赢得与发达国家的竞争。

中国经过40年的发展,成为了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大国。但是,外资的大规模撤离在未来的几年仍将是一个不可避免的景象,它们的离去不仅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巨大的产业空间,也促使我们加紧反思该如何降低制造业的成本,更重要的是降低税收与营商环境的成本。

外资进入中国,有两个目的,一个是开拓中国的市场,赚钱。另一个是中国劳动力便宜,省钱。

那些在中国多年的老牌外资,看到以上两个条件都无法满足的时候,自然离开,追逐利益,是他们的天然目的。

声明:

本资讯号文章除注明来源外均为云掌财经原创文章,欢迎转载,引用请注明来源

时间是有限的,我们要给你最好的!

关注【云掌财经精选】小程序,获取更多优质财经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