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目前只有一艘航母在役,它就是“維克拉馬蒂亞”號(舷號R33),意譯是“超日王”號(超日王是印度笈多王朝第三代君主,在位時間公元375-415年,在位期間,笈多王朝達到鼎盛時期,該時期也被認爲是印度的黃金時代)。從命名來看,印度對這艘航母是寄予厚望。

印度目前只有一艘航母在役,它就是“維克拉馬蒂亞”號

其實,這艘0元買來的航母(當然,艦載機和改裝費用,俄羅斯沒少要錢,比竟俄羅斯目前確實缺錢啊),其戰鬥力還是很不錯的。幫印度改這艘航母,俄羅斯也還是盡心了,印度花29億美元終於邁入了中型航母國家的行列中,如果找其它國家幫忙,估計比這個還多。

我們都知道,看航母的戰鬥力,主要是看其艦截機的性能、數量、出動頻率等。“維克拉馬蒂亞”號(以下簡稱維艦)的主要艦載固定翼戰鬥機是米格-29K,印度一共訂購了46架,現在還在交付中。主要艦載直升機是卡-28反潛直升機、卡-31預警直升機、“海王”直升機等。

改造前後對比

航母上飛行活動的組織模式一共有兩種,連續作業模式和分波作業模式,其中分波作業模式能夠體現航母一次最大起降飛機數量的能力,是本文要探討的核心內容。

維艦停機區和停機位標示

維艦右舷用紅色虛線包圍的是停機區,在艦島前方有四條黃色豎線代表4個停機位,黃線上有的用白色的短線代表前起落架停止位,有的用黃色橫線代表了主起落架停止位,停機線不是很清晰。艦島後方有8個停機位,在左舷主起飛點延長線後有1個,相加一共13個起飛永久停機位,其中後部的起飛位置有5個是不用摺疊機翼的,前部有2個起降點不用摺疊,其它飛機在掛彈時有些麻煩,需要相鄰飛機臨時收起機翼,交替掛彈,會延長甲板作業的時間。這13個位置中有12個可能熱車,即可以直接進行發動機啓動或者全加力測試,因爲尾噴口沒有障礙,後部停機區從艦島數第二架後面是獨立桅杆,不能直接啓動發動機,需要等其它飛機移動後纔行,因此該機屬於半整備機(或者可以將其它整備完成後的飛機移動到這裏停放)。前部停機區有足夠停5架飛機的區域爲什麼少畫了一個停機位?是因爲前部甲板邊緣有部吊車,妨礙熱車,爲了避讓只能擺成斜線,這樣就少放一架。

14架停機+艦尾3架就是最大起飛方案

13架是該艦的一個波次的最大能力嗎?還不是,在斜角甲板的末端可以佈置3架整備好的飛機,這也是各國航母的通用方法,這樣就是16架,在緊急起飛位置上還能放上1架,這就是17架了,但是因爲該艦沒有燃氣導流板,起飛狀態全加力的飛機尾焰溫度非常高,在1400~1600度之間,30米開外還有450度,各機起飛時需要確保後面沒有飛機和人員,這會延長編隊的時間。17架是該艦一次攻擊波的最大能力。當然這只是理論能力的計算,實際作戰不一定這樣用,比如執行空中巡邏任務的戰鬥機早就升空了。

下面接着分析連續出動能力,這就要看機庫的能力了,現代大中型航母的通常有一半左右飛機是放甲板的,剩下在機庫裏。維艦的機庫比較小,尺寸130米X23.5米X6.6米,米格-29K機翼摺疊後的寬度是7.8米,通常並排放兩架,邊上再塞直升機。維艦機庫最多帶13架米格-29K和6架直升機,或者10架米格-29K和10架直升機。所以第二波最多能出動13架,這樣相加一共是30架米格-29K,再加上10架直升機(直升機停放很靈活,還可以隨時起降,基本不對停機產生大影響),這就是該艦在極端條件下可以載機40架的由來。考慮到飛機在機庫內大修,還有尾部的3架飛機佔用了降落甲板,如果有飛機要降落需要緊急清空降落甲板等實際運行中的繁瑣,這個數字不到戰時攻擊強敵時不會出現,就像“尼米茲”級航母可以載機90多架,平時也就是裝60多架一樣,所以一般資料顯示該艦載機數在32到36架之間就是這個道理。比如13架停固定停機位,10架在機庫,再加10架直升機,33架;再比如有照片顯示前部停機區沒有飛機,後面降落甲板3架,起飛位1架,這就是將前部飛機全部調運到後甲板準備出動的一種態勢,這種態勢一共4+8(後部停機區的8架)+機庫內10架,再加10架直升機,一共32架,其中首波攻擊力12架,應該就是當前印度實際採用的方案。

機庫內部13架米格-29K

該艦裝備有兩座舷內升降機,尺寸是19.2米X10.3米,載重30噸,一次能提升一架米格-29K,機庫內部沒有轉盤,飛機不能調向,只能在甲板上調向,也不利於縮短甲板起飛間隔,機庫內部有三條飛機的牽引軌道,可以機械或者人工牽引。該艦的前升降機和緊急起飛跑道及降落跑道有重疊,在後兩處使用時不能開啓,這也是該艦在甲板作業中的劣勢。

分析了最大起飛模式的運作再說最大回收模式,在出擊歸航後,降落的戰機必須儘快離開降落跑道,方便後面的飛機降落,因此需要調運路線和停車時間儘可能短。維艦的降落停機區主要集中在艦艏,在艦艏一共標有14條停機線,所以是14架,這些飛機都可以通過自身的動力滑行到停機位後停車,再加上降落甲板上最後一架就是15架,也就是說一般一次最大回收模式是15架,當然這也不是絕對數,此時還有飛機要着艦也可以,因爲前甲板已經停滿了,需要自身或者藉助牽引車幫它們掉頭並且把它們牽引到甲板後方停機位或者直接用升降機往機庫裏放,所以最大回收也可以支持最大起飛能力,不構成瓶頸。

最大回收模式停15架

總結一下:維艦最大攻擊波能做到17架,能夠使用30架米格-29K,並不差,該艦的主要缺點還是甲板面積小,起飛和降落作業相互衝突;機庫太小,第二波次明顯偏弱;前升降機在起降時無法作業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