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暴哥

來源:暴財經(ID:icaijing123)原創作品,轉載請聯繫baoge-cj或評論留言

近日怡亞通因爲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非淨利潤狂跌70%而引起了深交所的關注。

深交所向怡亞通發了監管函,對怡亞通提出了4個關鍵性的問題,其中值得注意的兩個分別是:

第一:爲何營收增長,扣非淨利潤卻狂跌?

在近期怡亞通公佈的2018年業績報告中顯示2018年怡亞通營收696.92億元,同比增長2.4%。

但是在這樣的營收下,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非淨利潤淨利潤只有1.68億元,同比下降70%。

第二: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負30億,對企業發展有沒有影響?

從2014年到2018年這四年間,怡亞通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髮生了從38億元到-300億元的鉅變。

2014年怡亞通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爲38億元,2015年怡亞通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增長到56億元。

2016年雖然有所下降,但是還依舊處於正值狀態爲41億元。然而到了2017年,怡亞通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爲-1.6億元。

2018年怡亞通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爲-30億元,同比下降1726.7%。

對於這兩個問題,怡亞通給出的答案大概意思是:

因爲國家去槓桿的宏觀環境變化帶來的影響。報告期內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下降對公司後續經營發展不會產生重大影響。公司主營業務盈利能力仍保持穩定。

那麼是否果真如此?怡亞通的未來又將會是怎麼樣?

1

怡亞通的商業模式

想要了解一家企業財務數據背後的原因,就不得不先了解這家企業到底是靠什麼賺錢的,也就是企業的商業模式。

怡亞通成立於1997年,是一家供應鏈服務企業。簡單一點理解就是分銷商的角色,做“代購”的。主要模式是:

怡亞通經營的產品範圍非常廣泛。

怡亞通的上游是品牌商,下游是銷售終端。

怡亞通上游企業一般都是世界500強或者是龍頭企業。因此在實際的情形當中,怡亞通通過提供現款買斷商品的所有權。

而怡亞通的下游主要是商場超市或者是網絡銷售平臺。對於商場超市和網絡平臺,怡亞通一般需要提供賒賬期,而且必須要保留一定的安全庫存。

因此怡亞通需要提供資金結算和代爲墊付費用的服務。在這樣的模式之下怡亞通就需要積壓大量對應商品價值的資金。

這也就是意味着怡亞通的商業模式當中難以避免的是燒錢模式,不斷地提供大量的資金來維持企業的運轉。

因此在金融去槓桿的宏觀調控下,怡亞通的融資成本大幅度提升,確實對怡亞通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正因爲如此,怡亞通的未來變了。

2

四年股價跌去86%的怡亞通,未來還好嗎?

2007年怡亞通發佈招股書登陸A股上市,2015年怡亞通的股價達到巔峯37.13元每股。

當時的怡亞通曾一個月內開啓多個漲停板,僅僅一個月的時間股價翻了一番有餘。2015年怡亞通總市值也將近800億。

然而從那以後,怡亞通用4年的時間將每股37.2元的價格跌到了每股4.94元,4年累計跌了超86%。總市值也從近800億元變成只有100多億元。

在股價狂跌的背後實際上是怡亞通的業績的差強人意。

近10年來怡亞通的營業收入不斷得到突破,從28.73億元到701億元。然而怡亞通的淨利潤增長卻顯得很乏力。近三年的淨利潤分別是5.19億、5.95億、2億。

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非淨利潤是扣除與企業經營無關的一切收入與開支後得到的利潤,這個利潤才更加真實的反映企業經營盈利狀況。

而怡亞通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非淨利潤從2013年開始增長速度就不斷放緩。

近三年的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非淨利潤分別是4.96億、5.53億元、1.68億元。增幅依次遞減,分別是28.78%、11.35%和-69.64%。

可以明顯看出2018年怡亞通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非淨利潤狂跌70%。

而且雪上加霜的是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爲-300億元,同比下降1726.7%。

況且在2019年一季度,這一情況並沒有得到緩解。

2019年一季度怡亞通的營收爲157億元,同比下降14%;淨利潤4228萬元,同比下降80%;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非淨利潤爲2813萬元,同比下降86%。

來源:怡亞通一季報(2019年一季度財務數據)

一季度怡亞通營業收入和利潤雙雙下滑,特別是淨利潤下滑幅度比較大。

並且怡亞通發佈業績預告顯示今年上半年怡亞通的淨利潤將同比下降50%以上,降幅在60%~85%之間。

然而怡亞通的問題除了業績下滑和未來比較差的利潤預期之外,還存在隱憂。

分別是現金流情況的惡化和負債率的居高不下。

根據2018年年報,怡亞通負債合計347.57億元,其中短期借款192億元。2016-2018年,怡亞通資產負債率均在80%以上。

從一季度公佈的財務數據來看,到3月31日其流動貨幣資金減至74.32億元,較2018年年末減少9.2億元。

同時應收票據及應收賬款增加,到3月31日已增至131.38億元,較2018年年末增加1.08億元。

這對於一家倚靠“燒錢模式”的企業來說,簡直就是一個雷。

未來國家金融去槓桿還要繼續,融資成本水漲船高帶來的問題也給怡亞通造成了一定的壓力。

總體而言怡亞通的資金及盈利問題比較多,並非企業所展現出來的那麼樂觀和理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