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站

时间:5月11日 9:00-18:00

5月12日 9:00-18:00

地点:济南香格里拉酒店

(历下区泺源大街106号)

- 砚台专题 -

lot 1934

1962年 乐秀镐镌毛泽东诗词端石井字砚台

6.6×6.6×2.1 cm

RMB: 100,000-200,000

来源:江苏藏家旧藏

原配天地盖砚盒天盖面铭文: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一九六一年九月九日,毛泽东。

砚盒天盖背面铭文:壬寅冬十一月廿四日于沪。上云乐十月刻诗,镐。

老坑大西洞端砚,采用上等端砚制作,裁取厚正方形,约手掌般大小,正正方方,巧致可爱。以水润之,抚之如美人之肌,柔嫩滑润,呵气凝珠,发墨养笔,难得之端石砚材。刻以井字砚,砚四边起框,砚右上部阳刻「𤲢耕」,其旁凿下凹的方形,里面阳刻出两横、两竖,为一亩田之状作砚池。此种田字是与毛泽东的领导下重农工的思想有关。砚膛平整而阔,便于观赏端石特有细润变化莫测之纹理。背面沿边缘阴刻井字纹。纹饰简洁,制作规矩,毫无多余纹饰,是为大师之作。原配天地盖,盖扣紧密,上下盖内面髹黑漆,盖面其上铭文及落款皆具,所刻毛泽东诗词行如流水,气度非凡,将毛体侧峰直峰用笔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毛体书法尤为特别,若不是深有研究或金石功底扎实之人很难将此种诗用刀带笔,一气呵成的刻出。观落款方知是上海知名篆刻家乐秀镐所治砚,在那个红色年代乐秀镐是专为领导人治砚的大家,他本人绘画、书法、金石功底很好,与文艺大师钱君匋、丰子恺、沈尹默亦师亦友,交友甚广,与钱君匋、程十发、谢稚柳、沙孟海等海上诸家交好,是位德高望重,品行高尚的艺术家。他在上八十年代曾捐赠钱给山海关万历长城用于修复,常年服务于上海文艺出版社。乐秀镐毕生不追名利,盖有他钤印的收藏字画等常见于拍卖会,通常都是当时的名人往来的作为信物的画作,可见此人乐于交友爱惜艺术品,但并不是拥有足够的钱财去收藏名贵艺术品之人,这或许与他淡薄名利的性格有关。他从不为钱财篆刻或治砚,只有在政府活动或上面下达任务才治砚或自我喜好,所以流传下的砚台极为稀有,其治砚水平可以与清代「御制砚作」相媲美,量少而精,是红色年代的治砚名手。

毛泽东书法《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

此诗词是毛主席为李进同志(即江青)所摄庐山仙人洞照片所题的诗词,原题目为《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是1961年9月9日写给江青的。毛泽东所写的「李进」,是江青1951年底去湖北武汉附近深入土改时用的化名。那张照片则是江青1959年上庐山时拍摄的,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摄于庐山会议期间,以从容镇定的劲松形象,和上摩苍穹、下临深涧的险峰形象,表现出了毛泽东不畏艰险、不怕困难、勇于攀登、乐观自信的信念,深得毛主席的赞赏并题诗一首,诗曰: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20世纪60年代初是中国复杂而严峻的年代。国际上,中苏两党分歧扩大到两国关系,苏联单方面撤走全部专家,撕毁了几百个协议和合同,并挑起中苏边境纠纷。而在国内,经济正处于三年困难时期,东南沿海一带面对着所谓「新月形包围圈」,西部北部边境也存在安全威胁。在严峻形势下,作为共和国主席的毛泽东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但他依然镇定自若、信心百倍,「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的诗句,与其说毛泽东是触景生情,倒不如说他是借景抒情,把自己在特定历史年代的情怀,寄寓在题照诗中。这首诗最早发表于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12月版的《毛主席诗词》里。

《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歌曲

正是因为江青所摄的「庐山仙人洞照」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具有不凡的坚毅精神,此首诗被印在邮票、明信片、甚至变成歌曲来传颂。1966年前后,每天都有上百的红卫兵排队来到仙人洞前在「劲松」下留影,可见此首诗词背后所传递出的精神贯彻着那一代的年轻人的思想。

江青所摄的《庐山仙人洞照》

此砚刻于壬寅年就业是1962年,在此诗词创作的第二年,早于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12月出版一年。在那个媒体数据不便捷的时代,不太可能随意传送毛泽东作好的诗词,想必是上面下达的任务所制,毕竟《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体现的是当时的时代精神,当时已将此诗编成歌曲来广为传颂的,以此首毛泽东诗词刻在砚台上也不足为奇。至于此方砚台制作后是毛泽东自用还是留在某个政府机构作为时代纪念品的那就不得而知,现在没有充分的证据可以证明。但无论如何,此方砚是少有的特殊红色时代的印记,具有毛泽东诗词所传达出的革命精神,其历史意义不容忽视。

乐秀镐

乐秀镐(1930-2003年)生于宁波,上海文艺出版社美术编辑、上海文史馆馆员、书画家、金石家,与程十发、钱君匋、丰子恺、沈尹默等为亦师亦友。父亲经商,母亲是个家庭妇女,在他六七岁时,全家为了躲避战火,迁居到上海的松江。上学时,他学习勤奋,成绩优异,可惜初二时一场大病,引发高烧,使他永远失去了听力。1956年,乐秀镐被破格录取为上海文艺出版社美术编辑,与文艺大师钱君匋、丰子恺成为同事。并拜钱君匋、沈尹默为师,学画更为勤奋。钱君匋对乐秀镐有过这样的评价:「乐秀镐业余时间长期临摹宋人工笔画,并博采宋代画家和明末书画大师八大山人诸家之长,形成自己的绘画风格。他读书注重方法,对古典文学有选择地精读,并用蝇头小楷勤做笔记,以此练字,一丝不苟。书法取王羲之、怀素、黄庭坚之长,篆刻从学习汉印入手,并学赵之谦、吴让之、吴昌硕诸家。」1978年3月,上海电视台以《身残志坚的艺术家》为题专门报道了他的事迹,他先后在上海、宁波、南通、新加坡等地举行了数十次书画展。

lot 1936

清中期 端石老坑祥云双面砚

13.4×10.5×1 cm

RMB: 150,000-300,000

来源:香港佳士得

2004 年11 月lot929、江苏重要藏家旧藏

lot 1938

端石大西洞金猴祝寿纹砚

30.3×19×3 cm

RMB: 80,000-120,000

lot 1939

端石大西洞岁寒三友纹砚

34.8×21.7×3.2 cm

RMB: 120,000-200,000

lot 1929

清乾隆 端石戴均元铭文谢灵运像小方砚

8.8×7.2×2.5 cm

RMB: 20,000-50,000

来源:江苏老户出

铭文:此端溪上品也,戴均元。

原配紫檀盖盒

lot 1931

清乾隆 袁枚款端石海天旭日方砚

10.9×10.3×6.3 cm

RMB: 30,000-60,000

来源:上海老户出

铭文:淮北牙旗卷朔风,淮南招隐到山中。 卅年名姓犹知我,一代风骚信属公。手答长笺挥倚马,心怜小技问雕虫。如何卿月当天满,偏照幽栖草一丛。袁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