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曰:所有遇見,皆因相欠。

長大以後,我才漸漸明白:我們生命中遇見的每一個人,都是一場緣分。會讓你有所失,有所得,但最後一定會塑造一個全新的你。

無論你走到哪裏,經歷什麼樣的經歷,遇見什麼樣的人,發生怎樣的故事,一切都是冥冥中安排好的,我們遇見的、錯過的,絕非偶然,這一場經歷,這一個人,一定會在你的生命中留下什麼,教會你什麼。

人一生會遇到約2920萬人,兩個人相識的概率只有千萬分之五,相知的概率只有十億分之三,這麼微乎其微的幾率,卻每天都在我們的生活中上演。

哪有什麼偶然,世間所有的相遇,皆有因由。

遇見了,就在能有擁有的時候好好珍惜;失去了,就在能告別的時候好好再見。

像《前任3》裏孟雲最後說的:

紫霞離開至尊寶後,至尊寶才能真正成長爲孫悟空。

於林佳而言,我的使命就是陪伴,她的使命就是讓我成長。成長不一定會得到什麼,但一定會失去什麼。

愛對了是幸運,愛錯了,又何嘗不是一種安排。

因爲相欠,纔會遇見,這一場因緣結果,都是必然

香港演員胡杏兒和黃宗澤戀愛長跑長達八年,但最後,八年感情還是敗給了情深緣淺,兩人分手。胡杏兒花了三年時間放下這段感情,兜兜轉轉中遇到了現在的老公,她曾說:

“我的前前任和前任都很棒,他們一個教我做溫柔的女人,一個教我做成熟的大人,但我最喜歡現任,他教我做回小孩。

人這一生,兜兜轉轉,都在找尋自己的另一半。

於千萬人之中遇見你所遇見的人,於千萬年之中時間的無涯的荒野裏,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正巧趕上了,那也沒有什麼別的可說,唯有輕輕問一句:“哦,你也在這裏嗎?”

所以,沒有什麼好遺憾懊惱的。遇見一場,已然是莫大的緣分。

“但若,我放不下心中的執念呢?”

那我給你講個故事吧。

有位書生,自和姑娘定親以來,關係一直很好,他一直以爲他們會舉案齊眉,白頭偕老,可未等成親,姑娘卻離他而去,愛上了另外一個男人。

書生很憤懣,始終不能放下心中的執念。後來遇見了一位高僧,書生問高僧:明明我們彼此相愛,爲什麼她卻要選擇別人?

高僧說:一切皆有因果,一切都是宿命。語罷,便給了他一面鏡子,讓書生自己看。

書生不明所以,接過鏡子。只見鏡中出現一片茫茫無邊的汪洋大海,海上漂着一具女子的屍體,屍體漂流了很久才被衝到一處偏僻荒涼的岸上,她衣不蔽體,幾乎全身赤裸,因在水中泡得太久,所以屍體有些浮腫,看上去有些嚇人。

過了很久,有位行人路過這裏,只看了一眼便匆匆離開了,之後第二位行人路過,想了想,把自己的衣袍脫下來覆蓋在女子身上,之後也離開了。

第三位行人看到女子,心生不忍,便將她好生安葬後方才離去。

高僧說:她便是你未婚妻的前世,她的前世遇到三個男人,你是那脫下衣袍爲她蓋住身體的人,今生相戀一場,她來還你的恩情,但她要報答一生一世的,是那個將她埋葬的人啊。

書生了然,放下了心中執念。

不知你心中是否也想到了幾個人,也許是擦肩而過的路人,也許是愛過的舊人,也許是日日相對的枕邊人。

因爲相欠,纔會遇見。欠的多了,這一世便結伴地久一些,欠的少了,還完了也就散了。

就算真的有下一世輪迴,我們也不會再記得彼此,那麼便在擁有的時候,少一些指責,多一些寬慰,少一些抱怨,多一些感恩。

人生漫漫,你走過的路,讀過的書,愛過的人,路過的風景,經歷過的往事,都會使你成爲更加溫潤的自己,使你在未來,可以更坦然地走下去。

餘生,願你想開、看開、放開,自在一些,且行且珍惜。

來源於散文悅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