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由農工黨四川省委祕書長荊小慶、省水利廳二級巡視員何紹忠等組成的省政協調研組一行到會理縣,就水土流失治理暨加快構建生態水網進行專題調研。州政協副主席李東明,州政府大中型水利工程協調辦主任趙建民,縣委副書記、縣長陳方勇,副縣長沙正才,縣政協副主席劉吉洪陪同調研。

在銅礦村,調研組一行現場查看了石榴產業發展引領水土流失治理現狀,並召開座談會,聽取會理縣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態水網構建工作開展情況。

會理縣於1988年被列爲長江上游水土保持重點防治縣。縣委、縣政府歷來十分重視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態水網構建工作。近年來,會理縣堅持以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論述爲指導,堅持規劃先行、制度引領,推動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態水網構建相關工作落地落實。

2018年爭取水土保持資金625萬元和清潔小流域治理資金482.48萬元,建成木古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工程、紅旗水庫生態清潔小流域治理等項目;完成縣內植樹造林4400畝,治理坡改梯1800畝,清潔小流域治理面積8.45平方千米。

在生態修復的過程中,會理縣充分利用得天獨厚的光熱和林地資源,在治理區大力發展石榴、核桃、油橄欖、華山松、麻瘋樹、晚熟芒果等地方特色林果業,做大做強會理農業支柱產業,有效推動植被恢復和助農增收,成爲了“長防工程”最富有成效的措施。

通過實地查看和聽取彙報,調研組對會理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態水網構建規劃工作給予充分肯定。一致認爲,會理縣高度重視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堅持產業引領,將過去的荒山荒坡變成如今的青山金山,銅礦村石榴產業發展就是綠色發展的生動實踐,同時會理以水興業、以水興產、以水興城的水利建設思路清晰。希望會理堅持山水林田路一起治理,將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羣衆增收致富結合起來,在鄉村旅遊等方面做文章,以更大的力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會理縣表示,將以此次調研爲契機,按照調研組的意見建議,牢固樹立踐行綠色發展理念,以更加堅定的信心、更加務實的作風、更加有力的舉措,結合水利發展“十三五”規劃,積極踐行“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治水思路和方針,加快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和水生態文明建設,推進水資源全面節約和循環利用,落實綠色發展理念,平衡河湖的保護與開發,全面提升水利基礎設施保障能力,努力提高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態水網構建工作水平。

省水利廳、省水土保持局、四川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省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相關負責人蔘加調研;州水利局、州監測分站相關負責人隨同調研。

文圖/彭敏 編輯/黃明新

【聲明】:圖文信息來源網絡,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經編者收集整理供各位讀者參考,並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請儘快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及時作處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