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瞭解到,過去有這麼一種說法,當你面對老虎等野獸襲擊的時候,逃跑時千萬不要跑直線,一定要跑Z字,這樣才能虎口脫險,同樣的原理在軍事領域中也有類似的現象,比如發現狙擊手對準你時,一定也跑Z字,還有反艦導彈快要攻擊目標前也跑S字。

發射反艦導彈是世界各國海軍軍演中雷打不動的必做項目之一,凡是看過反艦導彈攻擊的軍迷們都會好奇,反艦導彈爲什麼不像別的導彈直線攻擊,而是快靠近目標前要做S形動作,難道僅僅是爲了躲避敵軍航空導彈攔截嗎?

世界上所有的反艦導彈在末段飛行彈道都要做蛇形機動,這是一種成熟的末段機動技術。一般來說,反艦導彈採用了捷聯式慣性制導+衛星定位制導+無線電指令中段制導+紅外/主動雷達末端制導的形式。

當反艦導彈飛臨目標30千米左右時,末端制導系統開機,通過等幅等頻的航向舵偏指令開始了搖頭晃腦的“舞蹈”。大家注意,敵軍戰艦並不會傻到呆在海上不動的程度,看到反艦導彈來了肯定要跑了,跑不過就發射航空導彈攔截。

敵艦在海上進行高機動性航行,反艦導彈要是直挺挺撲向敵艦剛纔呆的地方肯定撲空了,只有打開彈載雷達四處尋找敵艦的具體位置和運動狀態,再不斷修正自己運動狀態,保持對敵艦的追蹤,直到命中目標爲止。

綜上所述,反艦導彈做蛇形機動一開始並不是爲了躲避敵艦導彈攔截,而是爲了能跟蹤敵艦的,以便更好幾種目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