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3日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每天一篇原创文章,这是第【222】篇

再不2,我们就老了——张大宽

可以2到个性,但别忘了顾客

今天是第222篇文章,也确实是够2的,如果这篇出现在昨天的12月22日的话,那就更2了。

2这个词,哦应该是字,是形容一个人头脑简单,比较鲁莽。反正大概率下,不是什么夸奖人的话。

无论是人还是店还是企业,一旦与“二”挂上钩了,总会被当做话题提及。

比如说今年很火的太二酸菜鱼,就总被人提起。

比如超过4个人不接待啊,茶水自己倒啊之类的被传统“顾客就是上帝”观念的人嗤之以鼻,但这并不妨碍太二的火热。

其实,在现在这个市场上,或者说在这个寒冬中,骨子里带点“二”的脾气,也许竞争力会更强一些。

当然,之前不那么冷的时候,“二”的元素同样重要。其实这就是一种个性。

但当你“二”的时候,别忘了顾客。

下面介绍三个比较“二”的店,且当参考资料,有没有能借鉴和学习的地方。

一碗米粉45,一天只开三小时

别人家的炒米粉,都是十几块钱

而这家店与众不同,鸡肉炒米粉30元一碗,牛肉炒米粉45元一碗。光价格就比别人高一倍多。

这还不算啥,每天营业时间,只三个小时,12:30-15:30.

这时间咋也这么“二”的?

因为这家店开在乌鲁木齐。按照新疆时间,要比内地晚2个小时,虽然都用的是北京时间。所以他们的12:30,相当于内地人民的10:30.

店里就两种米粉,一个鸡肉,一个牛肉。配菜什么的也都没的挑,标准件。

服务基本靠自带,水什么的自助

还有,店里有明确的标语,

1、谢绝两人共餐一份

2、谢绝外餐带入食用

不近人情吧,这还不算啥,还要每逢周一休息一天。

是不是觉得这家店有点“二”过头了?

照这么算,一周只营业18个小时啊。。。。

但,这都没什么影响,开门就是天天排队,而且有一大票死忠粉丝。也成了传说中的新疆米粉第一名。

我朋友也给我安利了多次,只可惜上次去时间太紧张,没赶上去。

点啥菜,我做啥你吃啥就得了

没菜单,没服务,店不大,还双休。

这几个词加一起,按照现在开店的标准来说,估计活不下去了。

偏偏石家庄就有一家这么“二”的小馆子。都开了二十多年了。

店里没有菜单,每天的菜品还都有区别,到店不用点,老板炒啥你就吃啥,每天就卖个中午。剩下时间就休息了。

生意呢?你就不管了,天天都是满的。有些人跟着老板也吃了二十多年了。

要说菜有啥特色?没啥,都是家常菜,卤猪蹄,锅包肉,辣椒小炒肉,葱香鸭血,时蔬小炒。

形式倒也有趣,炒好了往案上一放,喜欢哪个拿哪个。

再比一下你店里,是不是觉得,我比你都努力多了,也没敢像你那样“二”

卖酸菜鱼的,太二

1、超过4人不接待

2、不拼桌,不加座

3、酸菜鱼不外卖

一天还只卖100条鱼。

就这么拽,不过还就那么火,只做直营,不做加盟,眼看人家生意好,别人还就没脾气。

人家说了,太二是更懂年轻人的餐厅,90前的叔叔阿姨们,抱歉了。

估计你开店也不会有这个底气,这个也不接待,那个也不接待吧。

附近有太二的,建议你也去体验一下,看看到底哪里来的底气。

他们虽然二,但都有二的道理

又到讲道理的时候了。懂了那么多道理,可依旧开不好店。愁人。

别愁了,看看这三个“二”店,有没有你能用上的地方。

乌市的米线店,听我朋友说也开了好多年了,米粉也从最早的十几块钱一步步的涨到了现在的30/45.圈粉无数的背后,大家都说“味道好”,你去看他的评价,当地人都是“没啥说的,好吃好吃”。

好吃这个玩意,太主观了,今年西安也开了好几家新疆炒米粉,评价高的几家店,我也去过,说特别好吃的,我反而觉得有点咸了,说一般的,反而觉得不错。

口味这个东西,百人百味,所以这个不要当做硬性指标去比,只能测试。但是,评论中无一例外的说,乌市这家店,肉给的多,料很足。

价格高是高,但给的料多,肉多,顾客自然也觉得物有所值,加上都说口味好,自然也就有了慕名而来的人。

还要注意,营业时间一天就三个小时,这就是稀缺性,你也可以说是“饥饿营销”,得不到的,才觉得珍贵,排了队的,才觉得真值。

还有一点,就是年头长,坚持下来了,脾气从开始就有,孜然顾客也就习惯了。若是现在开放不限量,还真不好说后面会怎样。

国际庄里老王的小吃部,同样也是年头长,最早那个店的地方是仓库,因为都是家常菜,价格也便宜,自然俘获了很多回头客,二十多年来,老王也是这个脾气,家常菜嘛,就是招待家人朋友的感觉,老板卖个心情。

多年坚持下来的“老规矩”,加上口味大家也都认可,感觉也熟悉亲切,同样的限时供应,生意也不错。

赚钱吗?肯定赚钱,据说老王准备再干两年,那地方一旦拆迁,就重新开个店,做做经营,不掌厨了,抽出时间多陪陪孙子。

太二,人家本身就说了,我们更懂年轻人,我们做的也是年轻人的生意,有那种自命不凡的“个性脾气”,自然也更受同频人的认可和喜爱。

三家看完,其实最最关键的一点,也是很多人都忽略的一点,就是筛选顾客。

炒米粉,用价格筛选了顾客,不做低客单价,而且从开始就不做,制作物有所值,也只有高客单,高利润,才能支撑每天3小时的营业时间。如果和普通店里同样卖16的话,赚钱就难了。

老王的小吃部,也是筛选人群,我就这个环境,就这个脾气,就这个口味,你要来,就随着我的方式,要么,对不起,等着端菜的人多了。

太二,就更不用说了,4人以上不接待,不外卖等等一系列门槛。同样也是筛选顾客。

这,其实就是一种“舍满取半”的做法。他们都很清楚自己服务的顾客是哪一群人。不会像很多开饭店的老板,觉得满大街都是自己的顾客。

他们也只满足一小部分人的需求,去吸引这部分人就够了。当你把主要精力集中在这一部分顾客身上的时候,因为撇开了很多杂念,你一定也能做的更好。

同样因此,你也会收获这部分顾客的口碑。都说人以群分,物以类聚,爱吃火锅的人,身边一定也有一群爱吃火锅的,他们之间的口碑相传,远好于你打广告,发传单。

说到这,其实今天的重点只有一个,就是筛选顾客。而筛选的方法,可以是价格,可以是你的脾气,也可以是你独到的主张。文中的三个例子,其实也都是筛选的不同方式而已。

但无论选择哪个,都要和你自身以及你的店相匹配。做一个有个性的老板,做一家有个性的店,服务那群和你相似,并认可你个性的顾客,活下去,就不是问题。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