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巨峯葡萄坐果率和果粒發育的因素的技術措施

1 影響巨峯葡萄坐果率和果粒發育的因素

影響巨峯葡萄結果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氣象條件、樹勢強弱、水分和養分供應、枝葉密度、結果量和病蟲害發生情況等。巨峯葡萄開花期最適宜溫度爲26~30 ℃,超過30 ℃容易落果,超過35 ℃會嚴重落果。樹勢越旺盛,分配到花穗、果穗的養分越少,落花落粒越嚴重。即將開花及開花期追施氮肥、園地灌溉等促進樹體營養生長,均會增強巨峯葡萄的生長勢,不利於授粉坐果,增加落花落粒。留枝量過多會造成枝葉密集,通風透光不良,有效光合產物減少,導致落花落果。用植物生長調節劑處理花穗果穗可提高坐果率,減少落果,但也容易出現嚴重大小粒現象。果穗病蟲害也是造成落花落果重要因素,如灰黴病、穗軸褐枯病、綠盲蝽,即使往年發生較晚的葉部病害霜黴病,近年來也在花期、幼果期產生嚴重危害。

2 提高巨峯葡萄坐果率的主要技術措施

瞭解造成巨峯葡萄落花落粒的原因,才能對症下藥,制訂有效的田間管理措施,預防或減輕其落花落粒。通常,採取以下措施,可提高巨峯葡葡坐果率。

2.1 保持中庸樹勢

巨峯葡萄保持中庸樹勢,才能提高坐果率,弱樹和旺樹均不利於坐果。葡萄發芽後到開花期控制水肥,一般不施肥、不澆水。春季發芽前澆一次“萌芽水”,花前至開花期不澆水,特別是乾旱年份可澆小水,隔一行澆一行。坐果後果實黃豆大小時纔可以施肥、澆水。有條件的最好採用水肥一體化滴灌技術。發芽晚、發芽後葉片黃而小、長勢弱的樹,坐果率極低。對於這類樹,可以追施一些複合肥及尿素,同時每5~7 d葉面噴施一次99%螯合鐵 1 200 倍液加 46%尿素 300 倍液或 98%磷酸二氫鉀400~500倍液進行矯治。

2.2 及時搞好枝梢管理

枝梢管理包括抹芽、疏枝、除副梢、綁縛、去卷鬚和摘心等。芽膨大期及早抹去小芽、雙芽、過密芽、離主幹遠的芽,保留壯芽、離主幹近的芽。疏去過密枝、重疊枝、細弱枝,花前疏去過多枝,使所有枝條通風透光良好、不擁擠,避免發芽後枝條過密而影響坐果率。儘早除去副梢,節約養分,供應果穗。儘早做好枝蔓綁縛,將枝條拉到有空間的地方傾斜綁縛,避免直立綁枝,以調節枝蔓長勢,防止枝條風折。葡萄卷鬚不僅消耗營養,還使葡萄枝蔓纏繞在一起,造成管理不便、通風不良,影響坐果,應及早掐除。花前摘心,即花前7~10 d於花穗以上留四五片葉進行第1次摘心。摘心後萌生的二次新梢留頂端新梢繼續生長,其餘全部抹除。二次副梢6片葉時進行第2次摘心。以後待頂端副梢展葉兩三片時反覆摘心。

2.3 合理疏花,調整適宜結果量

花前5~7 d,進行花穗整形,以使穗形美觀及方便果穗套袋。整形掐除穗尖1/5~1/4,去除副穗歧肩。調節花穗量,強壯枝(節間粗度在 0.7 cm 以上)可留 2 個花穗,一般果枝留一個花穗,弱枝不留。667 m 2 產量控制在1 500~2 000 kg。

2.4 葉面噴施植物生長調節劑,控制樹勢

花前 5~7 d,葉面噴施 50%矮壯素 600~800 倍液、25%助壯素500倍液(長勢旺的噴施濃度可提高至400倍液)或PBO葉面肥200~250倍液,重點噴旺盛生長的嫩梢,儘量不噴果穗。

2.5 及時防治病蟲害

重點防治灰黴病、穗軸褐枯病、霜黴病、綠盲蝽。

2.5.1 發病症狀與條件。一是葡萄灰黴病。該病主要爲害葡萄花穗、幼嫩至近成熟的果穗或果梗、新梢及葉片。果穗染病初期呈淡褐色水浸狀,很快變爲暗褐色,整個果穗軟腐。潮溼時,果穗上長出一層淡灰色黴層。若侵染後持續乾旱,則果實幹腐,或保持堅硬,甚至變成棕色而不變軟,或乾枯脫落;若溼度大,腐爛迅速擴展至整個果穗,造成嚴重損失。新梢、葉片染病,產生淡褐色、不規則病斑,有時出現不明顯輪紋,新梢、葉片上長出稀疏灰色黴層。成熟果實及果梗染病,果面上出現褐色凹陷斑,整個果實很快軟腐,果梗變黑,病部長出黑色菌核。葡萄花期,氣溫不太高,若遇連陰雨天氣,空氣溼度大常造成花穗腐爛脫落。另一個易發病期是果實成熟期。另外,與果實糖分轉化、水分增高、抗性降低有關。管理粗放、施磷鉀肥不足、機械損傷、蟲傷較多的葡萄園易發病,地勢低窪、枝梢徒長、鬱閉、通風透光不足的果園發病重。

二是葡萄穗軸褐枯病。幼穗穗軸罹病後變褐乾枯,果粒萎縮脫落,是威脅葡萄高產穩產的一種新病害。巨峯系歐美雜交種葡萄品種感病嚴重,主要受害部位爲幼嫩的穗軸和果梗,有時也危害幼果。在幼穗至花序分離前即可發病。發病初期,幼穗的果梗或穗軸上出現淡褐色水浸狀斑點,溼度大時斑點迅速擴展,使發病梗段變褐壞死,進而失水乾枯變爲黑褐色。主穗軸、穗尖和花梗上均可發病。發病後期,溼度大時病斑上可見褐色黴層,當病斑環繞穗軸或小果梗一週時,其上的花蕾或幼果也萎縮、乾枯、脫落。4—6月低溫多雨,有利於病原的侵染蔓延;開花期低溫多雨、穗軸幼嫩,病菌容易侵染;地勢低窪、管理不善的果園以及老弱樹發病重,管理精細、地勢較高的果園及幼樹發病較輕。

三是葡萄霜黴病。該病可爲害葡萄的所有綠色組織,如葉片、花穗、果穗果粒、嫩梢和卷鬚等。近年來,葡萄霜黴病發病時期顯著提前,在花穗、幼果期即大量發病,是造成大量落花落果並影響果粒發育的重要因素。發病初期,病斑呈水浸狀、凹陷,病部常不出現白色霜黴這一典型症狀,不易察覺,尚未引起果農的應有重視。發病中後期的主要症狀是葉片表面產生黃白色斑點,葉背出現白色霜黴狀物。病斑擴展迅速,短期內即可發生葉片焦枯,嚴重時常造成大量早期落葉。霜黴病造成的嚴重早期落葉,不僅使當年果實品質顯著下降,越冬期植株部分或整株死亡,或造成翌年萌芽晚、葉片黃、樹勢衰弱,甚至三四年也難以恢復正常。該病多在秋季發生,是葡萄生長後期病害,冷涼潮溼的氣候有利發病。秋季低溫、多雨多露,易引起病害流行。果園地勢低窪、架面通風不良、樹勢衰弱,有利於病害發生。

四是綠盲蝽。其是一種體型較小、綠色、難以發現的害蟲,寄主廣泛、食性雜。其危害特點是以成蟲、若蟲刺吸植株頂芽、嫩葉、花穗及果粒汁液,葉片受害形成具大量破孔、皺縮不平的“破葉瘋”,導致葉片皺縮、畸形甚至呈撕裂狀,生長受阻,光合產物製造受到抑制,植株生長和花芽分化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幼蕾受害變成黃褐色乾枯或脫落。果粒受害佈滿黑點,嚴重影響果實外觀,果實膨大期易裂果。

2.5.2 防治措施。針對上述葡萄病蟲害,要根據葡萄生長特性和病蟲害發生規律進行綜合防治。①落葉後結合整形修剪進行清園,清除枯枝落葉及園內外雜草,減少越冬病原菌和蟲卵基數。②4月上中旬防治綠盲蝽,噴灑10%吡蟲啉可溼性粉劑1 000倍液。③4月下旬,新梢七八片葉時,重點防治綠盲蝽、灰黴病、穗軸褐枯病,噴50%腐黴利可溼性粉劑1 000倍液+80%代森錳鋅可溼性粉劑800倍液+5%啶蟲脒乳油1 000倍液+0.1%三十烷醇微乳劑1 000倍液+98%磷酸二氫鉀600倍液。④花前,見花打藥,噴藥時間應以自己地裏葡萄個別開花爲準。過早,綠盲蝽防治效果不好。過晚,正在開花,不宜噴藥。常用藥劑爲75%百菌清可溼性粉劑600倍液+98%磷酸二氫鉀500倍液+98%硼酸鈉1 500倍液+0.01%蕓薹素內脂水劑3 000倍液+噻嗪酮600倍液。⑤花後,噴灑40%嘧黴胺懸浮劑 600~800 倍液+50%烯酰嗎啉 600~800 倍液+98%磷酸二氫鉀500倍液+0.01蕓薹素內脂3 000倍液。需要注意的是,此期用藥不可過晚,因爲花後葡萄霜黴病發生嚴重時易感染果穗,最佳防治時期是開花早的如綠豆大小時。

影響巨峯葡萄坐果率和果粒發育的因素的技術措施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