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業是浙江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回首向來蕭瑟處,改革開放之後,浙江人敢於創新,敢於拼搏,走上個體經營之路,實現了浙江人創業做老闆的致富之夢。但是,近年來,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千家萬戶”的草根經濟遭遇了發展瓶頸,融資難、擴大難、創新難等等的難上加難讓個體經濟經歷寒冬之苦。而現在,浙江致力於個轉企之路,但是如何讓小微企業能夠獲得更好地發展依舊是一個難解的時代課題。讓小微不再微小,讓小微微笑成爲了新的浙江追求。

助力小微企業需要政策扶持。衆多小微企業如同雨後春筍一般在浙江大地上煥發活力,但是也正是因爲其本事的微如芥子,生命力也會稍顯脆弱,在小企業發展過程中需要更多的“父母關懷”——政策扶持。浙江省從“四張清單一張網”着手,推行簡政放權之策,做好政府管理的加減乘除,爲企業鬆綁減負,降低企業經營成本,提升企業發展活力,給企業更大的實惠,從而促進小微企業由小變大,由弱變強。與此同時,政府作爲社會管理的大家長,有能力、有義務爲中小企業提供必要的資金支持、智力支持和管理支持,諸如校企合作、企業合作都是“父母官”爲小微企業營造的最好的成長環境。小微企業如同嬰兒,尚需要政策扶持的呵護,才能讓其健康成長。

讓小微企業露出“微笑”

助力小微企業發展需要立足市場。小微企業的發展常常受到市場大環境變化的影響,而一個小微企業能否長久生存在於其能否立足市場。此立足市場並非是牆頭草隨風倒的完全跟隨市場,陷入“羊羣效應”進行盲目的生產,而是能夠根據市場的長遠發展,確定企業的發展規劃,從而獲得長遠的發展。萬向集團在改革開放初期是一個什麼都生產的小作坊,在發掘萬向節這項市場需求之後,摒棄所有的干擾與無用功,全面地投入到萬向節的生產當中,從而創造了萬向集團的奇蹟。如此看來,立足市場能夠爲小微企業注入轉型的基因。同時,也正是得力於小微企業之小方能夠轉變方向,尋覓適合自己的發展之路。

助力小微企業發展需要勇於創新。小微企業往往會在發展的過程中遇到發展空間狹窄等難以解決的問題,一方面深陷於產品同質化競爭的泥淖,一方面在人力成本不斷上升的壓力中難以翻身。對於此時此刻的小微企業來說,專注於創新是擺脫當前園囿的有效途徑。技術創新能夠幫助小微企業引入自動化生產設備、物聯網技術等高新技術,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人力成本上升所帶來的壓力,並且通過提質增效,幫助小微企業形成品牌,提升產品競爭力。同樣,管理創新能夠在產品生產流程、企業架構管理等多個方面做出突破,幫助小微企業實現破繭成蝶之夢。

河出潼關,因有太華抵抗,而水力益增其奔猛;風回三峽,因有巫山爲隔,而風力益增其怒號。小微企業在新時期所面臨的各項困難也是企業發展的磨刀石。小微企業在政策扶持之下,立足市場、堅守創新一定能夠不再微小,保持微笑。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