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中國的的人口近14億,其中漢人口近13億,其它少數民族的人數加起來佔比也比較小,所以我國是一個漢民族爲主的統一多民族國家。但是中國這麼多朝代,爲什麼,我們的稱呼是漢人呢?爲什麼不是夏人,商人呢?

按時間來看的話,夏朝是我國最早的朝代,我們自稱華夏民族也是基於着一點。但是,夏朝的領土太小了,整個夏朝就只有黃河流域附近的山西、陝西、河南等三個省份的領土,因此叫夏人顯然是不合適的,這不具有代表性。

商朝和夏朝的情況差不多,由於領土面積過去小,所以不具備代表性。周朝的分封制雖然讓各路諸侯國做大,但是同時也開疆拓土了,他們開發了很多偏遠的地區,奠定了後來大一統王朝的地域基礎。

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大統一王朝是秦朝,它結束了結束了春秋戰國時代的百年戰亂,意義非凡,我們自稱爲“秦人”是完全沒問題的,但是秦朝的傳承時間太短,只傳了三代。民族意識誕生始於秦朝的“車同軌,書同文”,但是楚漢戰爭又使這個意識衰落了,漢朝統一後,也開始培養這個意識,很快這個意識開始在人們心中生根發芽。

如果秦朝不是這麼快滅亡,再堅持三五十年的話可能人們也早就開始自稱“秦人”了,在漢朝的有意培養下,加上抵抗匈奴的戰爭的催化,人們的民族意識空前的強大起來。到了漢武帝的時候,漢朝的國力空前的強盛,把匈奴打的規規矩矩的,甚至有了“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的口號。

打敗匈奴這件事情讓當時的漢朝人有了超高的自豪感,而漢朝的政策又十分的溫和,所以人們對於漢朝的認可度滿滿的變高,華夏文明第一次形成了文化共同體,人們開始驕傲的自稱“漢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