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上篇文章(《从牺盟会到决死队丨阎锡山是如何丢掉山西的》)中,我们提过中国共产党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但是大部分人都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为什么其群众工作如此得力,为什么敌后根据地能实现井喷式发展。10月23日,中共中央决定:第115师政委聂荣臻率领独立团、骑兵营、教导队等约3000人,留守五台地区进行游击战,着手创建晋察冀敌后抗日根据地。

从3万到100万,抗战期间八路军是如何井喷式发展的?

引言

1987年,83岁的原国民党将领黄维在游南岳衡山时,曾说过一句话:“共产党抗日,从三万人抗到一百万!”

作为新中国骨头最硬的“战犯”,黄维素以耿介刚直闻名,在狱中,他始终拒绝思想改造,坚持自己的立场,对于国共内战,他不认为自己有罪,只承认打了败仗;对于抗日,他直言不赞成抗战是共产党一家领导取得胜利的说法。

从3万到100万,抗战期间八路军是如何井喷式发展的?

晚年黄维

引起争论的问题就不展开了,今天就事论事,探讨一个很多人比较感兴趣的问题——抗战中八路军是如何从3万人发展到100万人的?

在上篇文章(《从牺盟会到决死队丨阎锡山是如何丢掉山西的》)中,我们提过中国共产党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但是大部分人都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为什么其群众工作如此得力,为什么敌后根据地能实现井喷式发展。

其实,对于这一系列问题,大家只要读完一篇极富年代感的报告就会豁然开朗。

从3万到100万,抗战期间八路军是如何井喷式发展的?

彭真(中)

这篇报告就是1941年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局书记彭真,在延安向中共中央做的工作汇报——《关于晋察冀边区党的政策和具体政策报告》,报告详细阐述了创建敌后根据地的一般规律,总结了根据地发展壮大的原因,堪称教科书级的根据地创建宝典。

晋察冀根据地是首个敌后抗日根据地,也是模范抗日根据地,弄懂了它的发展模式,也就弄懂整个敌后抗日根据地发展的套路,当然也就理解了三万人到百万人的裂变。

报告这里就不上了,有点硬核,怕大家难以消化,坐好扶稳,耐心听故事。

1937年8月,八路军三个主力师开赴山西前线抗日。

随着太原会战的失利,八路军逐渐化运动战为游击战,各部分别在晋东北、晋西北、晋东南等地进行战略展开,进行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

10月23日,中共中央决定:第115师政委聂荣臻率领独立团、骑兵营、教导队等约3000人,留守五台地区进行游击战,着手创建晋察冀敌后抗日根据地。

从3万到100万,抗战期间八路军是如何井喷式发展的?

聂荣臻

晋察冀,顾名思义,地跨山西、察哈尔、河北三省,其大致范围在平绥铁路以南、同蒲铁路以东、正太铁路以北、平汉铁路以西,控制此地可直接威胁北平、天津、保定、石家庄、太原、张家口、大同等华北核心城市,战略地位极其重要。

从3万到100万,抗战期间八路军是如何井喷式发展的?

1940年底,晋察冀根据地示意图

在陌生地方开辟根据地,首要任务就是人员和团队问题,此时晋察冀面临最大的困难是“主观的力量远不能满足需要”,即党员、干部、军队人数太少。

队伍人数不够,自下而上发动群众不就行了,难吗?没这么简单

日军的进攻犹如一道铁犁,所过之处,阎锡山的县一级政权纷纷瓦解,但乡、村政权大都保留了下来。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人做工作,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日本人完全能在这些地区建立有效的统治。

与其让日本人接管政权,不如抢在日本人之前截胡。如果把这些旧政权整合改造成共产党的政权,岂不比自己招募人员建立政权成本更低、效率更高?

基于对当地民众的阶层分析和对底层群众性格的深刻洞察——对政治冷漠,对政权畏服,晋察冀根据地创造性地采取了“双重政权”的方式,利用基层旧政权的权威,自上而下的动员群众。

从3万到100万,抗战期间八路军是如何井喷式发展的?

1938年7月7日晋察冀群众团体青抗会、农民抗日救国会、妇女抗日救国会、儿童团纪念抗战一周年

八路军隶属于阎锡山的第二战区,在国民政府内拥有合法身份,调动乡长、村长一级的官吏,绰绰有余。至于旧乡长、村长是不是真心配合八路军工作,无所谓,按照彭真的说法:“这些村长是旧的,而且有些是反动的,······但这没有关系。我们所需要他的,只是利用它来召集全村群众来开会,宣布成立救国会或动委会。”

试想一下:如果一家一家的一个一个宣传,劝老百姓参加抗日组织,老百姓会是什么反应?

“你是谁,你想干什么·····你再不走,我就报告村长啦。”——这就是陌拜的效果。

转变思路:如果直接找村长,让村长敲锣召集全村人开会,然后让党员干部上去讲话,介绍参加群众组织的好处,告诉他们只要报名就能参加。老百姓会是什么反应?

“我报名,我也报名······算我一个。”——很熟悉的直销套路是不是?

其实,这类组织老百姓是可参加可不参加的,但是他们不懂,受到现场气氛的感染和小恩小惠的吸引,很容易从众。

从3万到100万,抗战期间八路军是如何井喷式发展的?

晋察冀根据地的武装民众

开拓时期,首先要把量做起来,党在根据地的政策是:放手扩大群众组织,用人方面要无所顾忌。投机分子也好,异己分子也罢,只要可以利用,就大胆利用之,地主土豪,流氓地痞,有一个算一个,总之,群众抗日运动和组织的范围越大越好。

彭真认为,“在当时的开辟时期,(这些策略)是必须的”,否则,那样广大的地区,那样多的群众,以自己如此之少的干部和党员,如何能迅速打开局面?

从3万到100万,抗战期间八路军是如何井喷式发展的?

1945年8月反攻后天津西郊王庆沱农民庆祝减租减息

群众组织建立起来了,接下来就是让群众组织参与政权(夺权),具体做法如下:

让村长筹备会场,负责开会的后勤保障工作,让动委会或救国会以自己的名义,敲锣通知群众开会,安排各项工作,将村政权实际转移到救国会或动委会手中,或者形成与旧政权并存的双重政权。

从3万到100万,抗战期间八路军是如何井喷式发展的?

晋察冀根据地被动员起来的农民

动委会或救国会能从旧村长手中夺权,有两个关键:一是动委会或救国会是群众组织,有合法身份,可以在抗日的大旗下合法活动,旧村长找不到反对的理由;二是旧乡村政权之前在组织动员民众抗日救国上毫无建树,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动委会或救国会在为军队征集给养、逮捕审讯汉奸,开展减租减息等事务中表现可圈可点,所以旧政权没能力反对。

至此,晋察冀根据地人员问题解决了,局面顺利打开。

当“量”的问题不是问题的时候,下一步一定是解决“质”的问题。

鱼龙混杂的队伍是没有战斗力的,前期可以不拘一格的壮大队伍,但到了中期就必须优化组织,对队伍中的人员进行提纯。对晋察冀根据地而言,这个工作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用“民主政治”巩固根据地、发展党员。

十月革命前夕,俄国存在两个政府,一个是克伦斯基的临时政府,一个是工兵代表苏维埃,显然,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不会长久,果然,很快布尔什维克发动十月革命,推翻了临时政府,全部政权归苏维埃。

在晋察冀,双重政权也不可能长久维持,只不过是采用了和平的方式,将全部政权归了“人民”。

从3万到100万,抗战期间八路军是如何井喷式发展的?

晋察冀边区民主选举

1938年1月,晋察冀边区政府正式成立,为了获得国民政府的批准,边区政府的9个委员中,有5个至少表面上是阎锡山一系的人。共产党员虽然占少数,但并不影响共产党掌控晋察冀边区的实权。

相比县以上宏观政权,共产党将更多的精力投注到了微观的村级政权上。敌后根据地,说白了也是一种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县城经营得再好,很难守住,相反,把农村建成战斗堡垒,可以更好地壮大自己,威慑敌人。

从3万到100万,抗战期间八路军是如何井喷式发展的?

晋察冀根据地的民兵,左边的一位民兵手里拿了一只手榴弹背了一根鸟铳,而右边的那位民兵腰上别了一枚手雷

用“民主政治”巩固根据地,首先是强化村级组织机构。

很早以前,阎锡山在治晋大计中推行了编村计划和村本政治,在农村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基层政权。但是,政权需要以武力为后盾才能存在,日本人打进来后,晋绥军撤退了,县级政权瓦解了,之前的农村基层政权,渐渐名存实亡。

为了实现对农村政权的绝对控制,在机构上,从边区到村都建立了民政、财政、教育、实业、司法5个工作部门,可吸收全村各阶层积极分子参加。在人事上,从1938年开始,边区开战了广泛的村长改选运动,当年阎锡山在村本政治中精选出来的村长、村副纷纷倒台,取而代之的是8000多个民选村长。至此,晋察冀边区双重政权不复存在。

从3万到100万,抗战期间八路军是如何井喷式发展的?

晋察冀边区选举活动

掌控了政权,下一步就是正名,即使政权获得合法性。晋察冀边区名义上是国民政府或阎锡山的辖区,现在边区出现如此大规模的组织和人员变动,对国民党来说无异于挖墙脚,要获得他们的承认,几乎不可能。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边区从1939年开始在各村建立乡村民意代表机构——村民大会,并且打出了“民权主义”和“县政自治”两面旗帜。

民权主义,是孙中山三民主义的重要内容,“县政自治”是孙中山《国民政府建国大纲》的内容,二者都被国民党视为立国之本,边区打出这两面旗帜进行全面选举,国民党找不到反对的理由,其发起的合法性挑战被民意无形中消解。

摧毁乡村旧秩序,建立乡村新政权,并不能让根据地坚不可摧。真正能使根据地坚不可摧的是拥有强大基层动员能力,能够调动一切资源为抗日服务。

根据地推行“民主选举”后,新当选的乡长、村长几乎都是穷人,大部分人都是文盲,没有任何行政经验,在地方上缺乏广泛的声望,即使上了村长的位置,也无法使政务正常运作,最终还是得依靠地主乡绅。这使得边区不得不重新评估地主乡绅的价值。

从3万到100万,抗战期间八路军是如何井喷式发展的?

察哈尔省人民代表大会

在抗日民主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共产党暂时放下了激进的土地政策,转而联合社会各阶层。在农村,不仅地主富农是团结的对象,土豪乡绅们,只要玩得不太过火,都是统战的对象。地主乡绅们是地方精英阶层,掌控乡村财富,谙熟乡村治理,拥有现成的声望和组织能力,具有非常大的利用价值。

以“民主政治”将地主乡绅吸收进政府机构,依靠他们改变民众对政治的冷漠态度,将地方人力、物力全部组织动员起来,才能够形成强大的战斗力,才能够让根据地成为日军无法征服的坚强堡垒。

从3万到100万,抗战期间八路军是如何井喷式发展的?

一位八路军战士在和当地的民兵交谈,向民兵出示证件

根据彭真报告中的统计数据显示,在根据地的基层选举中,工人积极性最高,地主其次,贫农第三,最后才是富农、中农。与一般人脑海中的固有印象相反:在抗日问题上,并不是越穷抗日态度越坚决,越富越具有妥协性。原因在于,地主乡绅们受过良好的教育,往往比普通农民更具有民族意识,抗日积极性更高。

地主乡绅渴望参政议政,希望为抗日做贡献,边区也迫切需要他们发挥作用,两者一拍即合。虽然也有部分不进步的地主乡绅,对新秩序冷嘲热讽不配合,但是在党强有力的控制下,这些都是支流。地主乡绅阶层的支持配合,才使得根据地成了八路军真正的暴兵、补给基地。这一重要经验最后上报延安,并在其他各根据地推广了开来,即著名的“三三制”。

敌后抗日根据地本身在敌后,必须考虑日本人的影响。如果日本人对根据地进行围剿扫荡,根据地将何去何从?正面硬刚,实力不允许,战略转移,努力付诸东流,都不是好办法。这时候,又一个创造性的策略出现了——两面政权。

日本人杀来,八路军撤走,根据地沦为敌占区,日本人为了控制地战区,势必要利用当地人建立基层伪政权,日本人会选什么当地人合作呢?地主乡绅阶层。地主乡绅阶层既加入了共产党的基层政权,又掌控了日伪基层政权,成了双面政权。

从3万到100万,抗战期间八路军是如何井喷式发展的?

侵华日军

那么问题来了:双面政权到底听谁的多一点呢?肯定是我党。

前面说了,根据地施行民政政治后,地主乡绅虽然不再主导基层政权,但仍是重要的参与者,而且他们保住了自己的利益——共产党承认地主土地所有,只需要适当的减租减息即可。从这个角度讲,他们是支持共产党的。

此外,地主乡绅说到底也是中国人,主动当汉奸是极少数,大家都是乡里乡亲的,做的太狠太绝,即使不惧乡里乡亲的敌视,也扛不住锄奸队报复。更何况,战局本来多变,日本人能呆多久谁都没数,倘若日本人一走,汉奸何以自处?

从3万到100万,抗战期间八路军是如何井喷式发展的?

日军扫荡敌后根据地

鉴于此,党改变了对“变节人员”的严厉处置政策,允许这些地主乡绅充任伪职,对日本人采取敷衍态度。彭德怀也说过:“要爱护两面派、应顾虑他的苦衷,严格替他保守秘密。”“可以允许他把革命的一面缩小到极小限度。”只要不是死心塌地为日本人卖命的人,都可以争取和容忍。

除了被动做两面政权的工作之外,根据地还暗中组织了一批政治可靠、经验能丰富的人,主动出任伪职,打入敌人内部,执行潜伏人物。

从3万到100万,抗战期间八路军是如何井喷式发展的?

抗战胜利后,八路军处决汉奸

一套组合拳打下来,日本人建立基层伪政权形同虚设,日本人也知道基层伪政权的两面性,但仅仅止于知道,因为这种渗透就像癌细胞扩散,基本无解。根据晋察冀干部宋绍文的说法:1943年春,游击区70%多的村政权是抗日两面政权,将近20%是坚持抗日的一面政权,只有10%左右是敌对政权。

革命的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在根据地的建设和巩固中,我们说了统一战线,武装斗争,这个不用说,抗日肯定得靠武力,最后说一下党的建设。

强大的军队依靠根据地,根据地的主导是干部,干部的灵魂是党性。没有一个战力强大的党,应付不了如此复杂斗争形势,说党的建设是根据地发展壮大的最关键因素也不为过。所以,彭真在《关于晋察冀边区党的政策和具体政策报告》中,几乎用了一半的篇幅来讲述晋察冀根据地党的建设。

1937年11月8日太原失守后,胡服(刘少奇)发表了《为发动华北广大群众的抗日救国运动而斗争》一文,指出:“必须十倍百倍的发展我党的组织,才能保证我党的领导。”

从3万到100万,抗战期间八路军是如何井喷式发展的?

胡服

胡服的话,是有所指的。在日军的打击下,国民党政权纷纷崩溃,日军又无暇建立新的秩序——沦陷区的混乱和无政府状态对共产党而言,毫无疑问是一个巨大的机会,而要抓住这个机会,必须拥有充足的党员干部,一旦这些党员干部深入敌后,将民众压抑的抗日热情激发出来,将分散抗日的力量组织起来,共产党的力量将会发生根本性变化。

晋察冀根据地在开局时,曾大规模发展群众运动组织,如动委会、救国会、农会、工会、妇救会等,这些群众组织在初期弥补了干部人数不足的问题,也贡献了种子党员。在群众组织中建立党支部是必须的,在运动中,对群众领袖和积极分子重点关注,在大会中,暗中观察哪些人认真在听党员干部演讲,这都是发展的对象。

从3万到100万,抗战期间八路军是如何井喷式发展的?

看看哪些人在认真听讲

发展党员,初期也是以走量拉人头为主,比如阜平县曾有一人一天发展党员60人,入党甚至手续都不需要,村支书可以批准,干部个人也可批准,只要同情共产党的人,皆可入党。

宽进严出,量搞起来了,中期还是得求质。1939年八月,延安发出了关于巩固党的指示后,各根据地党的工作重点开始转向整理和巩固党的组织。所谓巩固党,就是党员提纯,把垃圾渣滓通通剔出队伍,并对合格的党员进行培训,强化其能力。

培训完了,还有严格的审查,我党的审查工作有多细致,大家应该都略有耳闻,党员审查完了,支部还要审查,历史有无问题,工作能力有无问题,对党的政策理解如何,与群众关系如何,批评与自我批评,主要优缺点和倾向·······

从3万到100万,抗战期间八路军是如何井喷式发展的?

晋察冀边区司令部

不仅要交代自己的历史和问题,还要交代领导、同事、下属的历史和问题,或者单独谈话,或者下去找熟知情况的群众谈话,或突然袭击,或旁敲侧击,如果一个人有隐瞒,任你情商智商再高,总会出现一些不一致或自相矛盾的言论。

对待不合格的人员处理,也有区分,如果是敌特、奸细,那得制裁,还得追究介绍人和批准人的责任,如果是阶级异己分子、太落后分子,那就毫不犹豫踢走,其他的,只要不违反原则,态度有问题的,慢慢教育即可,能力有问题的,慢慢培养即可,都不是大问题。

从3万到100万,抗战期间八路军是如何井喷式发展的?

根据地干部开会教育

这样,通过层层筛选审查出来的党员,整体素质肯定是高于普通人的,再加上严格的纪律性和高明的策略,其战斗力自然不是涣散的国民党能比拟的。

以上就是晋察冀根据地发展党员的主要策略。归根到底一句话,就是想方设法将各地能力较强、支持和认同共产党理念的人,发展成党员干部,然后利用当地党员干部掌控当地政权,只要政权在手,兵员、物资就会成为有源之水,有根之木。

党员成几何倍数增长,根据地成燎原之势,三万人变成一百万水到渠成,而在这一过程中,唯一的不可控因素,就是日本人在华北的力量存在。如果日本人增兵华北,加大围剿扫荡的力度,如1941年前后,那么根据地的发展会很艰难。但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华北日军力量大减,对于敌后根据地的发展有心无力。至此,已没有什么力量能阻止敌后根据地的“井喷式”发展。

从3万到100万,抗战期间八路军是如何井喷式发展的?

1940年,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检阅部队


图片来自网络

参考文献:

《关于晋察冀边区党的政策和具体政策报告》

《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基层党组织发展研究——以太行及晋西北根据地为例》——孟幻奇,太原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解开敌后根据地发展壮大之谜》

《中国近代史丛刊·抗日战争·正面战争与敌后战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