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魚翅這一道菜品頻繁的出現在餐桌,不僅是因爲其價格極其昂貴而臉上有光,還因爲盛傳其極高的營養價值而備受推崇。那麼今天小編老生常談,再來八一下關於魚翅的那些錯誤認知。

誤區1:魚翅能抗癌

誤導:鯊魚不會得癌症,食用魚翅具有抗癌功效。

真相:鯊魚爲大洋魚類,其生存環境污染很少,與陸地和近海生物相比,它們致癌的風險要低得多。即使如此,還是有足夠的證據證明鯊魚是會得癌症的:2004年,夏威夷大學的Gary Ostrander博士和同事們在Cancer research上發表了一份《低等動物的癌症名錄》,記錄了在軟骨魚類身上發現的42種腫瘤,其中包括至少12種惡性腫瘤和貫穿全身的腫瘤,2種鯊魚患有多發性腫瘤,表明它們在基因上易感染癌症或曾暴露於高濃度的致癌物中。下面這張就是患有口腔癌的鯊魚圖片,對不起噁心到你了,不過誰又知道現在喫的不正是這條鯊魚的魚翅?

圖片來源自網絡

誤區2:魚翅營養豐富

誤導:魚翅富含人體所需蛋白質,營養豐富。

真相:魚翅的主要成分的確是膠原蛋白,但是不管是何種蛋白質,都會在胃腸中被消化成氨基酸,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共有20種,有的蛋白質(例如雞蛋、牛奶、肉類的蛋白質)含有全部20種氨基酸。但是魚翅的蛋白質是一種缺乏色氨酸的不完全蛋白質,屬於纖維膠原蛋白,人體很難吸收,還不如牛奶中的白蛋白或瘦肉中的球蛋白營養價值高。魚翅就是鯊魚軟骨,軟骨並非稀罕之物,豬排骨下端就有很多。

圖片來源自網絡

誤區3:魚翅滋陰補陽

誤導:經常食用魚翅,滋陰補陽。

真相:大家都知道重金屬富集的原理,處於食物鏈頂端的鯊魚,體內的重金屬含量是嚴重超標的。在對曼谷銷售的鯊魚魚翅進行的兩項隨機檢測毒性試驗表明,含有可被人體吸收的有機汞已超出正常允許含量42倍。攝入有機汞會損害中樞神經系統、腎臟、生殖系統,男性性功能衰退甚至不育,孕婦易引發胎兒病變或流產,何來滋陰補陽?

過量攝入還會引發“水俁病”。症狀表現爲輕者口齒不清、步履蹣跚、面部癡呆、手足麻痹、感覺障礙、視覺喪失、震顫、手足變形,重者神經失常、或酣睡、或興奮、身體彎弓高叫、直至死亡。大家可以自行搜索1956年日本水俁灣的水俁病事件。

圖片來源自網絡

誤區4:魚翅味道鮮美誤導:魚翅和鯊魚肉質鮮美。

真相:“魚翅本身無味,其味,全是調味品帶來的。”可能粉絲味道都比沒烹煮的魚翅好喫。不止是魚翅,也有誤傳鯊魚肉質鮮美,那更是無稽之談,大家知道鯊魚沒有排尿器,體內積蓄的尿液只能利用浸透壓力從全身排出,因此鯊魚肉富含氧化三甲胺及尿素,有一種特有的臭味(你懂得)。

何況現在還有許多假貨是使用工業明膠和海藻酸鈉,甲醛含量超標400多倍,鉻超標200多倍,可想而知能有多美味!新春佳節將至,再次瞭解了真相的大家一定請記住拒食魚翅菜餚,保護家人健康!

圖片來源自網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