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狄仁傑力勸武則天將皇位傳給兒子,就在唐中宗李顯恢復大唐王朝後,從魏州走出來的姜師度成爲唐代完善運河體系的一代能臣。大名府故城遺址,成爲完整保存在地下的一座名城。

美麗河北|大名之名

大名古城復原圖

大名之名,鼎鼎大名。

說起東漢的運河利漕渠、平虜渠,不得不說其發祥地鄴城;說到唐代的永濟渠,就不得不說河北道治所魏州(今大名一帶);說到北宋的大運河,無人不知大名府。加上一部經典小說《水滸傳》,讓大名府名揚天下。

美麗河北|大名之名

大名縣運河故道舊址

每次前往大名,我都要到其故城的遺址,臨風憑弔逝去的歲月,追思古代運河的風帆,並常常情不自禁地想起李白在運河畔留下的那首華麗詩篇。

小時候常聽大人講大運河和大名府的故事。在我心目中,大名府是和北京城一樣有水的大城市。大學畢業後,作爲地方誌工作者,我終於有機會造訪了大名府城,親自踏勘衛運河,憑弔大名府遺址,時時感慨着歷史的滄桑與文明的變遷。

君不知,在如今大名縣城的東北數公里外,黃沙掩埋了一座“東方龐貝城”,那就是運河畔的一代名城——北宋北京大名府。這座故城,始建於東晉十六國時期。《晉書》記載,前燕置貴鄉郡、貴鄉縣,即此。隋朝修永濟渠,從城外穿過。因這段運河始於春秋衛地,後世改稱御河爲衛河,沿用至今。

唐武德四年(621年)在此爲魏州置總管府,唐太宗貞觀元年(627年)置河北道,魏州爲其治所,成爲河北道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唐中宗時河北道轄區範圍廣大,每日往來糧船、商船、水師戰船3萬餘艘。各地大米、食鹽、絲帛綢緞及日雜用品等貨物在魏州集散,經濟發達,商業繁榮、漕運興旺。

每次前往大名,我都要到其故城的遺址,臨風憑弔逝去的歲月,追思古代運河的風帆,並常常情不自禁地想起李白在運河畔留下的那首華麗詩篇。

唐天寶年間,李白沿永濟渠(大運河)遊歷至此,寫下《魏郡別蘇明府因北遊》詩:“魏都接燕趙,美女誇芙蓉。淇水流碧玉,舟車日奔衝。青樓夾兩岸,萬室喧歌鐘。天下稱豪貴,遊此每相逢……”歷史的風雲變幻,運河的舟楫沉浮,書寫着魏州城的沉淪興廢。安史之亂後,魏州城就成爲河朔南部藩鎮割據中心之一。五代時期,這裏更成爲藩鎮勢力爭奪的重心。相傳晉王李克用臨死前,囑咐兒子李存勖要完成三件大事:一是消滅幽州的劉仁恭、劉守光;二是征討契丹,解除北方威脅;第三就是飲馬永濟渠,消滅後梁朱溫。911年,李存勖在河北高邑打敗朱溫50萬大軍,乘勝北上,攻破燕地,活捉劉仁恭。九年後大破契丹,穩定北境,公元923年滅後梁朱溫,統一北方,在魏州稱帝,國號爲唐,升魏州爲東京興唐府,年號“同光”,史稱後唐。不久遷都洛陽,興唐府成爲後唐王朝的陪都。

洪水退去,大名故城遺民在故土上重建家園,漸成村落、城鎮與城市,人們以記憶中的地名與位置爲其命名,負載着深深鄉愁和情感。

北宋時期魏州聲名頗爲顯赫,富弼、包拯、寇準、韓琦、文彥博、歐陽修、黃庭堅、蘇轍等均曾在此爲官。朱熹在《五朝名臣言行錄》中記載,大中祥符年間(1008年—1016年),寇準罷相後,“知天雄軍”,受命守魏州。遼國使臣過此,故意挑釁問:“相公望重,何故不在中書?”寇準凜然回答:“主上以朝廷無事,北門鎖鑰,非準不可。”意思是:此乃北方門戶,須我坐鎮。相傳寇準還特意撰聯:“東郡股肱今右輔,北門鎖鑰望天雄。”從此“北門鎖鑰”名揚天下。此後,魏州名字雖然幾經變遷,卻依然保持着其重要的經濟和軍事地位。

宋慶曆二年(1042年),爲抵禦契丹南下,朝廷設“北京大名府”爲陪都之一。在宰相呂夷簡主持下,對北京大名府改修外郭,耗時5年,使大名府成爲防禦遼兵南侵的北大門。《水滸傳》中說大名府“城高地險,塹闊濠深”“鼓樓雄壯”“人物繁華”“千百處舞榭歌臺,數萬座琳宮梵宇”“千員猛將統層城,百萬黎民居上國”,並不誇張。

大名作爲北宋陪都,政治和軍事上對抵禦遼兵入侵起到重要作用。在經濟上,依託御河水上航運之便,作爲重要碼頭與物資集散地、糧儲中轉站,稅收在四京中僅次於都城開封,尤以茶馬互市和蠶桑絲紡織業在全國處於領先地位。《宋史·地理志》記載,河北東路“蠶絲、織紝之所出”,其中花、平、棉等爲貢品,“河北東路民富蠶桑,契丹謂之‘綾絹州’”。世人皆知宋徽宗趙佶好字畫,其作品以絹本爲多。其所用之絹幾乎全部爲河北所產。他曾詔曰:“宮中所用之絹,唯河北兩路所產。河北兩路不逮時,京東道可代之。”

魏州名城,歷來爲兵家必爭之地,不僅被北宋王朝建爲陪都,歷史上還有兩位僞皇帝建都於此。唐肅宗乾元二年(759年),史思明於魏州築壇,僭稱“大聖周王”,改國號“大燕”,自稱“應天皇帝”,建都置百官。靖康之恥,北宋王朝滅亡後,金朝扶持了一個傀儡皇帝劉豫,國號大齊,建都大名府。元代這裏成爲大名路總管府治。在河北人郭守敬主持修通京杭運河後,大運河主航道裁彎取直,但大名府通過衛運河的漕運依然繁榮。

明建文三年(1401年),就在燕王朱棣“靖難之變”的戰火中,漳、衛兩河洪水暴發,將大名府城和來不及逃走的官民掩埋在三四米深的黃沙之下,結束了這座古城的千年輝煌,數十萬人的生命財產毀於一旦。

洪水退去,大名故城遺民在故土上重建家園,漸成村落、城鎮與城市,人們以記憶中的地名與位置爲其命名,負載着深深鄉愁和情感。如大街、魚營、前東門口、營莊、鐵窗口、沙堤等,村周圍古城牆尚存,前東門口有幾十戶村民就居住在地勢較高的老城牆上,於是有了奇特的地名“城上”。每次登上黃土掩埋一半的殘垣斷壁,彷彿聽到悠遠的歷史回聲。大名府故城遺址,成爲完整保存在地下的一座名城。2006年,大名府故城成爲國務院公佈的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大名故地,歷史悠久,早在曹操開鑿白溝、利漕渠之前的數百年,就是一方勝境。

大名故地,歷史悠久,早在曹操開鑿白溝、利漕渠之前的數百年,就是一方勝境。《穆天子傳》記載,周穆王遊苴臺(今大名沙麓山),狩獵時由六頭鹿駕車,“白鹿一牾椉逸出走”(其中一頭鹿逃逸),穆王以五鹿駕車追趕。由此苴臺稱“五鹿城”。後來周穆王再次北遊,“舍於五鹿”。

“大名”之名,源於春秋。《史記·晉世家》記載,公元前661年,晉獻公率太子申生和畢萬等人滅掉霍國、耿國、魏國,獻公把魏地賜於畢萬,占卜語說:“畢萬之後必大。‘萬’,盈數也!‘魏’,大名也!”畢萬之“萬”與其封地“魏”,真乃“大名也”。

戰國時此地爲魏武侯公子元食邑,所以西漢置“元城縣”。說到元城縣,不得不說誕生在這裏的王莽及其姑母王政君家族。王政君是漢元帝劉奭皇后,漢成帝劉驁生母。王莽緊鑼密鼓創建新朝時,遣堂弟王舜向太后索傳國玉璽,王政君不禁痛罵王莽。《漢書》記載:“漢傳國璽,以孺子未立,璽臧長樂宮。及莽即位,請璽,太后不肯授莽。”怒罵之並將玉璽砸在地上,使傳國玉璽崩了一角,也留下了“狗豬不食其餘”的成語。

王莽篡漢建新朝的鬧劇,很快就在農民起義浪潮中收場了。東漢時期,魏州成爲鄴城的東輔名城。漕運成爲統治者必須重視的戰略需求。東漢末年,曹操封魏王,建都鄴,爲剿滅袁紹餘部,北驅烏桓,開鑿白溝、平虜渠、泉州渠、新河和槽渠等北方運河。其中利漕渠開鑿於建安十八年(213年),引漳水自河北曲周南,東至今大名西北,入白溝,溝通鄴和四方的漕運,故名利漕渠。這些人工運河的開鑿,成就了河北平原最早的漕運河網。

隋煬帝時,開鑿從洛陽到涿郡的永濟渠。魏州依靠永濟渠水道繁榮起來。隋煬帝乘船巡遊,賜名“御河”。永濟渠在魏州有多處碼頭和渡口。

魏州自古爲戰略要地。武則天以周代唐,一代名臣狄仁傑曾受命在魏州抗擊契丹南侵,爲武周王朝北境平安寫下輝煌的篇章。狄仁傑力勸武則天將皇位傳給兒子,就在唐中宗李顯恢復大唐王朝後,從魏州走出來的姜師度成爲唐代完善運河體系的一代能臣。他任河北道巡察,兼支度營田使。因爲在水利建設方面的傑出成就,被稱爲“一心鑿地”的名人。

唐德宗建中三年(782年),魏州節度使田悅自立稱王,首次升魏州爲大名府。“大名府”之名始於此。此地人文璀璨,名人輩出。諸如輔助唐玄宗誅殺太平公主的郭元振,宋太祖“義社十兄弟”之一的名將李繼勳,元代散曲家王鼎,明朝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成基命和武英殿大學士首輔大臣黃立極,清代考據學家崔述,中國共產黨早期女革命家、北方婦女運動先驅和工人運動領導人郭隆真等,都是大名人。

如今大名“宋府明城”規劃正在實施,運河景觀風貌也在恢復中。千載大名府、百年運河城,迎來了文化復興的春天,走上了文旅融合發展的康莊大道。

1401年,唐宋名城大名府城被洪水埋於地下。同年,大名府都指揮“具奏朝廷”,在艾家口鎮北築新城。新建的大名府城,箭樓宏大、街道繁華,明代爲大名府、清代爲三省總督府,新中國成立後,曾建大名市、大名專區,挾“樞毅中原,襟帶齊魯”之勢,被譽爲“畿輔八府之首”“河朔重鎮”。“大名好城牆”是冀南著名的古建築標誌。城牆基本呈正方形,城門上建有層樓,“三樓鼎峙”,“尤壯觀瞻”,東南西北四城門均有甕城,分別名“體仁、崇禮、樂義、端智”。莊重高大,雄渾古樸。城內有大名府衙、元城縣衙、大名縣衙和府縣文廟。運河北去,故道滄桑。如今衛運河依然從大名城東穿過,護衛着大名古城,舟船輻輳、河運繁忙,兩岸集鎮繁華。如今,在大名尚留有鋪上村、程營村、尤村、老堤北村等老河道及部分碼頭遺址,唐堤宋跡,斜陽草樹,彼黍離離。

大名歷史悠久,文化厚重,勝蹟衆多,歷代大名人,也都十分珍視歷史文化傳統,重視文化遺產的傳承與保護。尤其是新時代,大名縣委、縣政府以保護傳承歷史文化爲己任,修復明代大名府古城牆,復建大名府縣衙署、文廟。還在北京大名府故城遺址附近復建狄梁公祠,創建石刻園。

狄梁公祠是爲紀念唐代武周著名政治家狄仁傑所建。696年(武則天萬歲登封元年),契丹進攻中原,狄仁傑臨危受命,出任魏州刺史,用疑兵計巧退敵軍。魏州人民感其恩德,於武周聖曆元年(698年)爲狄公修建生祠,後因戰亂而毀。811年,魏博節度使田弘正感狄公之德,於原址重建祠堂及碑。今只留碑刻,高4.46米、寬1.46米,碑首爲六龍戲珠圓首,碑額篆“大唐狄梁公祠堂之碑”。由馮宿撰文,胡澄書丹,記述狄公政績和重修此碑經過。

大名石刻園收藏展示歷代石刻珍品。其中何進滔德政碑,原矗立於大名故城遺址雙臺村,開成五年(840年)立,由著名書法家柳公權撰並書。碑座贔屓56噸,八龍戲珠圓碑首,碑重約40.3噸。《金石錄》記載:“(何)進滔事蹟固無所取,而柳公權書法爲世模楷,此碑尤雄偉。”宋徽宗政和四年(1114),大名府尹樑子美(《水滸傳》中梁中書原型)將碑磨去原文,改刻成“御製大觀五禮之記”碑,故稱“五禮記碑”。石刻園中還保存了後晉天福六年(941年)的《馬文操神道碑》、明成化年間(1465年-1487年)大名府督學畿南摹刻南宋的《朱熹寫經碑》以及大量歷史名人的墓誌、碑碣數十通。

如今大名“宋府明城”規劃正在實施,運河景觀風貌也在恢復中。千載大名府、百年運河城,迎來了文化復興的春天,走上了文旅融合發展的康莊大道。今年,大名縣的重點項目建設加速推進,計劃新開工項目40個,竣工投產項目20個,謀劃儲備超億元項目90個,實現有效投資100億元。歷史的明眸,不止一次眷顧這裏,而大名的聲名不止載於史冊,更將抒於當代,續寫未來。(梁勇 本文圖片均由劉正其提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