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對商家採取“置休”或“恢復經營”措施,屬於外賣餐飲平臺根據檢查發現的潛在食品安全隱患,平臺自覺主動採取的“有效防範風險隱患”措施,體現了企業主動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的擔當,是政企合作、齊抓共管的新型監管模式。5月7日,思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大膽嘗試,在蓮前所率先試點,指導“餓了麼”網絡訂餐平臺對日常監督檢查結果不合格的商戶採取了置休措施機制:。

外賣商戶食品安全做得如何?

門店停業,卻在線上偷偷經營怎麼辦?

日常監督檢查結果不合格的商戶怎麼處置?

……

如果你常喫的那家外賣

在餓了麼APP突然搜索不到了

那麼,這家店可能是被“置休”了

5月7日,思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大膽嘗試,在蓮前所率先試點,指導“餓了麼”網絡訂餐平臺對日常監督檢查結果不合格的商戶採取了置休措施機制:

我在走訪店鋪時發現這家店的後廚衛生環境較差,食品貨櫃雜亂,就將情況反饋給了蓮前所。

一名志願服務隊員打開餓了麼APP,找到某商家的頁面。隨後,執法人員根據志願服務隊員反饋的情況對該店進行檢查。

走進該店

志願者和執法人員被以下的場景驚呆了……

前方高能預警!

▼▼▼

檢查中發現,該店從業人員健康證已過期;

冰箱內生熟不分,未使用食品專用容器存放食品;

走進後廚,衛生條件糟糕,抽油煙機上積了厚厚的油污,牆上同樣油漬滿滿;

調味品存放架上堆放有其他雜物;

保潔櫃內放置雜物;

食材敞開存放,未覆膜/加蓋;

後廚環境髒亂;

執法人員現場使用ATP熒光檢測儀對其餐具進行潔淨度檢測,餐盤和碗的檢測數值提示表面潔淨度不符合要求,嚴重超標。

這樣的商戶

還在提供網絡訂餐服務

要如何處置?

答案是:

置休!

什麼是置休機制?

即“餓了麼”等外賣餐飲訂餐平臺,在線上對存在較大食品安全風險隱患的商戶做出的暫時停止交易的處理。

執法人員現場當即要求經營者立即停業整改,同時填寫《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抄告第三方平臺審批表》及名單彙總表,抄送第三方平臺採取置休措施。在置休期間,該店無法接收外賣訂單,整改到位後,經執法人員複查,提請第三方平臺後才能恢復網上經營。

對商家採取“置休”或“恢復經營”措施,屬於外賣餐飲平臺根據檢查發現的潛在食品安全隱患,平臺自覺主動採取的“有效防範風險隱患”措施,體現了企業主動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的擔當,是政企合作、齊抓共管的新型監管模式。通過線上線下一體化監管,倒逼商戶整改,消除食品安全隱患,實現了監管效能的最大化。

工作流程

食品安全志願者服務隊

當天,思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還指導餓了麼建立了食品安全志願服務隊,同時聘請餓了麼網絡訂餐平臺的10名業務員組成食品安全志願者服務隊,現場舉行成立儀式併爲志願服務隊成員頒發聘書和授旗。志願服務隊承擔向食品經營者和消費者宣傳食品安全法規知識,積極報告商戶違規違規行爲,及時協助處理消費糾紛、化解矛盾等職能。

思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吳曉明副局長:

我們引導外賣餐飲訂餐平臺對商戶啓動置休機制,督促商家自覺履行食品安全主體責任、規範操作行爲,及時防控食品安全風險隱患。這是一種‘行政監管+平臺管理+商戶自律’的新型社會共治模式,有利於營造一個安全健康的網絡餐飲服務環境,保障了廣大人民羣衆的舌尖安全。

思明區蓮前市場監管所黃煌輝所長

倒逼企業去整改,等他整改完畢以後再恢復正常經營,消除食品安全隱患,實現商家規範經營的目的。

餓了麼相關負責人:

發揮我們市場人員去跟商戶日常接觸的優勢,以及監管部門在專業性跟強制性上面的優勢,達到去對商戶進行一個更好的線上線下管控同時整改的目的。

網絡訂餐環境,需要社會各方共同努力。

“置休”機制的試點

完成了由政府單向監管

及平臺被動監管

社會共管共治轉變

實現了政府部門、

平臺經營者、

餐飲服務經營者、

消費者多方共贏的目標

相信通過我們的共同努力

外賣食品能點得放心、喫得安心!

徵集令!廈門市食品安全社會共治優秀案例徵集評選活動開始啦!

來源:思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