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信爲聯通開放充值圖什麼

  來源:北京商報

  三大運營商巨頭中,有兩家被一個新功能串聯起來。5月9日,北京商報記者在中國電信網站的充值專區發現,中國電信在該專區正式上線了中國聯通。

  服務聯通用戶?

  在中國電信網站的充值專區,中國聯通的用戶已經可以爲自己的手機號碼、寬帶、固話進行繳費。

  當然,這一改變仍然有一定侷限性。在支付方式上,用戶爲中國電信的手機號碼充值話費時,可以選擇“度小滿”、“支付寶”、“微信支付”、“翼支付”等多種支付平臺進行支付,但爲中國聯通的手機號碼充值話費時,卻只可以使用中國電信旗下的“翼支付”這一種平臺進行支付。

  充值金額也做出了限制,爲中國電信的手機號碼充值話費時,用戶可以自由填寫5-500元之間的整數作爲充值金額,但爲中國聯通的手機號碼充值話費時,只可以選擇20元、30元、50元、100元、200元、300元、500元這七種充值金額,不能自由填寫。

  此外,使用銀行卡充值中國電信的手機號碼時,可以享受9.95折的折扣,但充值中國聯通的手機號碼則不享受任何優惠。

  對於這一爲聯通“做嫁衣”的行爲,中國電信公關部門的相關負責人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關於這一新上線功能的具體情況,他們需要向集團相關部門做進一步的瞭解,未做出更多回復。而中國電信客服人員則介紹稱,上述充值專區屬於集團層級的繳費頁面,該頁面上爲中國聯通號碼提供充值服務的新功能是最近幾天纔剛剛上線的。

  經濟學家宋清輝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此次中國電信網站首次爲其他運營商的業務提供充值繳費服務,可以看作是中國電信推廣旗下移動支付平臺翼支付的一個舉措”。

  推進移動支付?

  值得注意的是,作爲中國電信旗下的運營支付和互聯網金融的業務品牌,“翼支付”很早就已經開始爲其他運營商的用戶提供包括話費充值在內的各類服務。面對近年來移動支付市場的巨大機遇,翼支付也一直是中國電信大力佈局的重要業務。

  數據顯示,我國移動支付交易規模2012年僅約5萬億元,2013年爲9萬億元,增長八成,2014年進一步攀升至23萬億元,2015年實現了井噴式增長,達到105萬億元,同比增長四倍。

  翼支付2011年便已經誕生,儘管搶佔了移動支付的先機,但在隨後與支付寶、微信等對手的競爭中卻被甩在後面。根據第三方研究機構易觀發佈的報告,2018年四季度,支付寶、騰訊金融(含微信支付)兩者合計已佔據整個第三方支付移動支付市場高達92.65%的交易份額。

  目前,爲了進一步推進移動支付業務,中國電信一邊借“混改”的力量來激發翼支付的活力,另一方面也試圖不斷拓寬翼支付的覆蓋範圍。

  今年1月,中國電信對外宣佈稱,“翼支付”A輪引戰增資結果正式獲得央行審批通過,同時引入前海母基金、中信建投東興證券

  與此同時,爲拓寬覆蓋範圍,翼支付還發布了2019年“東風行動”商戶支持政策,宣佈將投入200億元紅包資源,拉動1500多萬家商戶。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表示,話費充值一直是翼支付這種運營商移動支付平臺的傳統優勢業務,但此次中國電信將中國聯通的號碼納入到網站充值專區的服務範圍,效果應該會比較有限,畢竟很難想象中國聯通的用戶會專門來中國電信的網站爲自己的聯通手機號碼繳費。

  抱團對抗?

  如果說推進移動支付可能是中國電信的目的之一,那麼與聯通合作則是外界揣測的目的之二。

  事實上,雖然主營業務相同,但中國電信與中國聯通之間卻並不僅僅只是簡單的競爭關係。2008年,中國電信收購中國聯通的CDMA網絡,中國聯通和中國網通合併爲新中國聯通,中國衛通的基礎電信業務併入中國電信,中國鐵通併入中國移動。由此,電信產業形成了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三足鼎立的格局。

  然而,在新一輪通信技術發展中,中國移動的體量日益龐大,並保持對另外兩家的壓倒性優勢。2018年,中國移動營收達到7368億元,淨利潤1178億元;中國電信實現營收3771.2億元,淨利潤212億元;中國聯通實現營收2909億元,但淨利潤僅爲102億元。

  憑藉營收和利潤超過聯通和電信的總和,中國移動繼續穩坐行業龍頭地位。有線寬帶業務上,雖然入局最晚,但通過大打“低價牌”,中國移動在這一市場的用戶規模已遠遠超過中國聯通,與中國電信的差距也越來越小。

  工信部部長苗圩曾表示,運營商競爭格局是不均衡的,工信部力圖推進三大運營商建立一個相對均衡的競爭格局。此前,工信部曾推動三大運營商董事長互換,但這並沒有影響到中國移動的一家獨大。

  在此背景下,從2018年起,國內開始不斷出現中國電信與中國聯通的“合併”傳聞。當時有聲音認爲,早在4G時代就已經完成基站共享的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合併的可能性很大。兩家合併所產生的巨大能量足以顛覆國內電信產業格局,能夠避免中國移動在5G時代繼續一家獨大。

  2018年8月,中國聯通董事長王曉初當被問及公司與中國電信的合併傳聞時表示,並未聽到監管部門的正式通知,而時任中國電信董事長楊傑對合並傳聞則予以了否定。

  不過,儘管中國電信與中國聯通對傳聞均予以否認,但兩家的合作關係隨後卻也更加受到外界關注。2017年,工信部曾發文指出,要改善互聯網骨幹網網間互聯質量,探索建立以長期增量成本爲基礎的網間結算長效機制,更好滿足用戶攜號轉網需求。

  2019年1月,中國電信與中國聯通簽署並印發了《網間互聯及結算協議(網間語音業務互聯及結算分冊)的補充協議Ⅷ》,被業內視爲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正開展合作,攜手共同迎接年底全面鋪開的“攜號轉網”新政。

  在宋清輝看來,中國電信的網站充值專區此次只對中國聯通的業務開放,唯獨排除掉中國移動,也意味着,面對中國移動帶來的巨大競爭壓力,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兩家可能會進一步加強合作。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