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很多設計師來說,因爲太忙,所以基本是沒時間去讀書。

而很多書也是泛泛而過,並沒有經過自己的整理與思考。年復一年,因爲太忙,很多人其實常常忘了自己職業本身的價值與意義及自己可以提升的核心競爭力!

今天我爲21設計找了21本書,基本分成三個部分。

第一部份是關於建築設計的理論,

1

建築理論(上)維特魯威的謬論-建築學與哲學的範疇史


2019年,室內設計師必讀的21本書


中文版序

譯者的話

前言

圖片目錄

第一編 建築學中的諸範疇

第一章 導言

第二章 維特魯威的諸範疇

第二編 哲學與文學中的諸範疇

第三章 希臘人的範疇

第四章 中世紀的範疇

第五章 現代諸範疇:Ⅰ

第六章 現代諸範疇:Ⅱ

第三編 建築學業與哲學中的諸範疇

第七章 19世紀與20世紀諸範疇

第八章 結論

註釋

參考文獻

索引

2

建築理論(下):勒 柯布西耶的遺產:

一範疇爲線索的20世紀建築理論諸原則



2019年,室內設計師必讀的21本書


前言。

圖片目錄。

第一章 導言;

第二章 基本的和派生的範疇;

第三章 形式與形式主義;

第四章 功能與功能主義;

第五章 意義與歷史主義;

第六章 結構與結構主義;

第七章 文脈與文脈主義;

第八章 意志與現代主義;

第九章 一般性和綜合性的理論;

第十章 建築學的諸原則。

附錄。註釋。參考文獻。附有註解的深入閱讀指南。索引。譯後記。

3

建築空間組合論

2019年,室內設計師必讀的21本書


XX章 總論——建築中形式與內容對立統一的辯證關係

一、從功能使用要求來看

二、從精神和審美要求來看

三、從物質技術手段方面來看

四、從建築發展趨勢方面來看

第二章 功能與空間

一、功能對於單一空間形式的規定性

二、功能對於多空間組合形式的規定性

第三章 空間與結構

一、以牆和柱承重的梁板結構體系

二、框架結構體系

三、大跨度結構體系

四、懸挑結構體系

五、其它結構體系

第四章 形式美的規律

一、以簡單的幾何形狀求統一

二、主從與重點

三、均衡與穩定

四、對比與微差

五、韻律與節奏

......

4

華夏意匠:中國古典建築設計原理分析

2019年,室內設計師必讀的21本書


目錄:

卷首語

第一章 基本問題的討論

中國·傳統·建築

中國文化和中國建築

中國建築和西方建築

木結構發展的歷史原因

建築的思想和政策

影響形制的特殊因素

第二章 總釋

中國的文字和建築

名詞和術語的變遷

建築物的類型和名稱

“門堂之制”及其他

臺觀的發展和意向

第三章 分類概述 卷首語

第一章 基本問題的討論

中國·傳統·建築

中國文化和中國建築

中國建築和西方建築

木結構發展的歷史原因

建築的思想和政策

影響形制的特殊因素

第二章 總釋

中國的文字和建築

名詞和術語的變遷

建築物的類型和名稱

“門堂之制”及其他

臺觀的發展和意向

第三章 分類概述

建築物的性格和分類

住宅和房屋功能的演變

宮殿和宮城

禮制建築

佛寺·浮屠及其他

商業建築的集中和分散

古代爲科技及工業服務的建築物

第四章 平面

建築平面的構成

單座建築的平面

建築羣平面

典型的平面制式

佈局的組織和程序的安排

第五章 立面

建築立面的構圖

立面構圖的組織和展開

臺基

屋身

屋頂

第六章 結構與構造

結構·構造的設計

結構原則的演變

材料的選擇和標準的制定

構件的形制

屋面的構造和屋面的曲線

第七章 主要構件的形制

柱和柱礎

斗拱

雀替·駝峯和隔架

欄杆

檻框和隔扇

第八章 色彩·裝飾及“內檐裝修”

色彩的由來

裝飾和彩畫

天花和藻井

門窗

隔斷

第九章 園林建築

設計思想和意念

歷史的基礎

構圖的原則

園的構成元素

“園羣”的組織

第十章 房屋以外的建築物

非房屋建築

城牆和城樓

橋及“橋屋”

“塔廟”及“塔墳”

陵堂與墓室

第十一章 城市規劃

古代的城市和規劃

都城的盛衰和興亡

城市形狀的產生和變遷

城市的內容和組織

道路網和城市的佈局

第十二章 設計·施工·研究和著述

建築師和城市規劃家

古代的建築設計工作

古代的建築施工工作

古代有關建築的研究和著述

近代有關中國古典建築的研究和著述

發展的終結和傳統的繼承


5

建築形式的邏輯概念

2019年,室內設計師必讀的21本書


引言 7

建築師是天生的嗎? 8

這本書的由來 10

內和外—直接的轉換 11

切割彎曲練習1 12

從思考到表達 13

建立宏觀思維概念 13

認識歷史 14

形式的邏輯 17

從立體派開始 17

通透性 18

關於通透性的一些原理 22

空缺和完整 23

直和曲—曲線和圓的環繞 30

割減和加插 32

對話 34

語彙 36

建築用地的邏輯 38

風景的讀本 38

在舊環境中的新建築 44

牆,步級,斜坡和平臺 47

結構的邏輯 48

建造方式和建築結構 48

切割彎曲練習2 51

三種基本結構方式 52

定向、非定向、集中 55

支承和被支承—支承結構的歷史 59

鉸接節點或剛性節點 62

梁和承重 65

建築材料,型材,技術 68

固定,密封和連接 74

預製建造系統 78

爲什麼一些概念沒出現? 81

究@應怎麼做? 82

結語 83

6

空間——從功能到形態



2019年,室內設計師必讀的21本書


02 中文版序

04 序

目錄

020 均質空間論(1975 年)

072 關於“部分和整體的邏輯”的再構建(1980 年)

108 邊界論(1981 年)

146 空間圖式論

172 從功能到形態(1986 年)

200 “非而非”與日本的空間傳統(1986 年)

7

空間與地方

2019年,室內設計師必讀的21本書


章 引言

章 經驗的視角

第三章 空間、地方與兒童

第四章 身體、個人關係與空間價值觀

第五章 寬敞與擁擠

第六章 空間能力、知識與地方

第七章 神話空間與神話地方

第八章 建築空間與意識

第九章 經驗空間中的時間

第十章 地方的親切經驗

第十一章 對故鄉的依戀

第十二章 可見性:地方的創造

第十三章 時間與地方

第十四章 結論

註釋

索引

譯後記

8

勒·柯布西耶的住宅空間構成

2019年,室內設計師必讀的21本書


序言——旭日東升

1 建築——改變的僅是外觀,不變的是建築的形式

2 勒?柯布西耶的12個住宅的空間構成

2-1 拉羅歇-讓納雷別墅1923

2-2 庫克住宅1927

2-3 人民宮宿舍住宅1926

2-4 母親之家1925

2-5 加歇別墅1927

2-6 斯圖加特的魏森霍夫住宅1927

2-7 迦太基別墅1928

2-8 薩伏伊別墅1929

2-9 聖?克勞德住宅1935

2-10 阿爾及爾住宅1933

2-11 庫魯切特住宅1949

2-12 修當別墅︰1956

3 主體的復數性——勒?柯布西耶與現代

後記

9

外部空間設計



2019年,室內設計師必讀的21本書


013 第一章 外部空間的基本概念

014 1.外部空間的形成

030 2.積極空間與消極空間

051 第二章 外部空間的要素

052 1.尺度

062 2.質感

079 第三章 外部空間的設計手法

080 1.外部空間的佈局

095 2.空間的封閉

101 3.外部空間的層次

111 4.外部空間的序列

117 5.其他手法

141 第四章 空間秩序的建立

142 1.加法創造的空間與減法創造的空間

151 2.內部秩序與外部秩序

162 後記

——外部空間的構成與建築空間論的動向

170 參考文獻

10

造房子



2019年,室內設計師必讀的21本書


自序

⊙ 素樸爲家

意識

⊙ 造園與造人

⊙ 自然形態的敘事與幾何

⊙ 走向虛構之城

⊙ 當“空間”開始出現

⊙ 營造瑣記

⊙ 循環建造的詩意——建造一個與自然相似的世界

⊙ 隔岸問山—— 一種聚集豐富差異性的建築類型學

⊙ 剖面的視野—— 滕頭案例館

⊙ 爲了一種曾經被貶抑的世界的呈現

⊙ 走入樹石的世界

語言

⊙ 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區

⊙ 我們從中認出—— 寧波美術館設計

⊙ 中山路:一條路的復興與一座城的復興

對話

⊙ 叛逆的征途

⊙ 觸碰另一個世界的邊緣

⊙ 精神山水

⊙ 重返自然的道路

⊙ 問答錄:一個人需要多大的房子

尾聲

11

住宅設計終極解剖書:日本建築師的居住智慧

2019年,室內設計師必讀的21本書


PLANNING 1 住宅設計的基礎

動線

01 迴游動線爲居住空間帶來節奏感 010

02 連接縱向空間的立體動線 012

03 高效而又精簡的家事動線 014

04 提升居住舒適性的過渡空間 016

05 構建骨骼般的樓梯動線 018

視線

06 爲空間增添動感的躍層設計 020

07 空間的氣氛與天花板高度 022

08 製造距離和進深感的子母結構 024

09 打破內外空間界限的庭院 026

10 利用取景窗創造遠眺的樂趣 028

手法

11 能讓空間變大的瘦身結構 030

12 一屋多用的大開間 032

13 用定製傢俱聯繫空間 034

14 高密度狹小居住區的空間解決方案 036

15 克服高寒地區氣候的設計手法 038

SPACE 2 打造私人的XX空間

......


第二部分是建築變化史,

12

建築誕生的時刻



2019年,室內設計師必讀的21本書


目錄:

第一部分

原始的未來

Network by Walk

是家, 也是城市

由局部之間的相關性衍生出的新秩序

向森林敞開的 “柔弱的建築”

嘗試設計 “模糊領域的建築”

局部建築

模糊住宅 宜居地形

彰顯 “間隔”

一種造型關係, 幾種結果

歸屬感 / 距離感

一個空間同時代表諸多場所

近似於“膨脹” 的擴建方式

局部與整體 第一部分

原始的未來

Network by Walk

是家, 也是城市

由局部之間的相關性衍生出的新秩序

向森林敞開的 “柔弱的建築”

嘗試設計 “模糊領域的建築”

局部建築

模糊住宅 宜居地形

彰顯 “間隔”

一種造型關係, 幾種結果

歸屬感 / 距離感

一個空間同時代表諸多場所

近似於“膨脹” 的擴建方式

局部與整體

重新定義人類居住的場所

Space of no Intention

分離與銜接,及其間不計其數的層次

具有挖掘潛力的地形

一種新的成立

一種新的座標系

創造一種不穩定感——敞開系列與空間原型

最精密的往往也最模糊,表面上最井然有序的事物往往也最雜亂無章

相關性的庭院與原始森林的幾何學

東京的建築應充滿“東京味兒”

內與外之間那些定位模糊的場所

追溯到“家”、“街道”、“自然”彼此分離之前的那種狀態

所謂未分化

僅靠場所落成的建築

作爲人類居所整體概念的建築

近似“生態系” 的成立

第二部分

所見物體與光線分離以前的場所

屬於野口勇的時間

作爲絕對意義上的第三者的建築

連接永恆和日常的事物——嶄新的白/嶄新的抽象

一種開放的完美

路易·康

東京的櫻花

通向“曖昧感的建築”

空間·秩序·弱感建築

夢想創造新“溯源”

語言與建築之間


13

世界現代建築史

2019年,室內設計師必讀的21本書


第1章 現代建築思想的形成

1.現代建築產生的社會背景——18與19世紀的歐洲社會

2.歐美在建築上的古典復興運動的背景

(1)法國以古典主義爲中心的建築復古運動

(2)英國以浪漫主義爲中心的建築復古運動

(3)美國以折中主義爲主的建築復古運動的發展

3.現代建築思想的萌芽

(1)產生現代建築思想的三個基本思想因素

(2)新技術和新材料的突破爲現代建築奠定了發展的物質基礎

(3)現代建築思想的萌芽

4.“水晶宮”——1851年的倫敦世界博覽會和其他世界博覽會對於建築技術的促進

(1)“水晶宮”和1851年的倫敦世界博覽會

(2)埃菲爾鐵塔和1889年的巴黎世界博覽會

5.約翰·拉斯金的現代設計理論和設計思想

本章參考書目

第2章 世紀之交的激動

1.19世紀末的建築潮流——激動與困惑

(1)設計中權力和財富的象徵要求和復古主義的尾聲

(2)維多利亞風格

2.“工藝美術”運動與建築的發展

(1)威廉·莫里斯與英國工藝美術運動

(2)英國“工藝美術”運動的開展

(3)沃賽和其他英國“工藝美術”運動建築家的設計探索

(4)美國的“工藝美術”運動

3.現代城市規劃思想和實踐的迅速發展

(1)工業化城市出現以前的城市規劃和建造

(2)工業城市的產生和存在的問題

(3)建築業的結構變化和建築形式面臨的問題

4.“新藝術”運動與建築的發展

(1)法國的“新藝術”運動

(2)比利時的“新藝術”運動

(3)西班牙的“新藝術”運動和安東尼奧·高迪的貢獻

(4)蘇格蘭的“新藝術”運動——查爾斯·麥金託什及“格拉斯哥四人”設計集團

(5)奧地利“分離派”與德國的“青年風格”運動

5.美國工業城市的興起與芝加哥的重建

本章參考書目

第3章 現代建築的開端

1.西方現代藝術的產生及其對現代建築的影響

(1)立體主義

(2)未來主義

(3)達達主義

(4)超現實主義.

2.鋼筋混凝土的應用

3.路易斯·沙利文和芝加哥建築學派

4.現代城市規劃理論和實踐

(1)工業城市

(2)帶狀城市

(3)田園城市

(4)空想社會主義的城市

(5)美國近代城市規劃

5.弗蘭克·賴特的崛起和他早期建築設計對於現代建築的重要影響

(1)弗蘭克·賴特的芝加哥年代

(2)歐洲與日本建築對賴特的影響

6.德國的“工作同盟”

7.“裝飾藝術”運動

(1)“裝飾藝術”運動的概況和特點

(2)法國“裝飾藝術”運動的發展

(3)美國的“裝飾藝術”運動

(4)英國的“裝飾藝術”運動

8.“流線型”運動對於建築的影響

本章參考書目

第4章 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現代建築運動

1.“新建築”思想——現代主義建築理論和思想的形成

(1)現代主義的本質

(2)現代建築的產生

2.現代建築運動的奠基人——思想與實踐

(1)現代設計的先驅們

(2)格羅皮烏斯與現代主義設計

(3)密斯·凡·德·羅與現代建築

(4)勒·柯布西耶的現代建築思想

(5)芬蘭建築大師阿爾瓦·阿爾託的現代建築思想與早期建築設計

3.俄國十月革命和構成主義設計運動

(1)多姿多彩的俄國構成主義設計運動

(2)弗庫特瑪斯

4.荷蘭的“風格派”運動

5.德國“工作同盟”第二次大展——“魏森霍夫國際建築大展”和德國新建築精神的確立

6.“國際現代建築協會”(CIAM)的成立

本章參考書目

第5章 現代主義建築運動的高潮和結局

1.包豪斯

(1)包豪斯成立的宗旨

(2)早期的包豪斯——魏瑪時期

(3)新教員的組成

(4)基礎課——色彩與形式

(5)荷蘭風格派的影響

(6)新的聯合:奠霍里·納吉與阿爾帕斯的貢獻

(7)包豪斯的公共形象

(8)成熟期——德紹時期的包豪斯

(9)新一代設計家的出現

……

第6章 國際主義風格建築運動——1945年~1970年代初期的世界建築

第7章 國際主義風格時期(1950年代~1970年代)的建築家和建築設計集團

第8章 後現代主義運動

第9章 當代建築的發展

第10章 當代重要的建築師和建築事務所

索引

後記

.....

14

安藤忠雄論建築

2019年,室內設計師必讀的21本書


序――構思的源泉

第1講――現代主義與地域主義

第2講――建築與我的夢

第3講――在抽象化與場所性之間

第4講――走向有生命的建築

第5講――在過程中思考

後記

· · · · · ·

15

中國建築史

2019年,室內設計師必讀的21本書


總序

增補版前言

爲什麼研究中國建築代序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中國建築之特徵

第二節 中國建築史之分期

第三節 《營造法式》與清工部《工程做法則例》.

第二章 上古時期

第一節 上古

第二節 春秋戰國

第三節 秦

第三章 兩漢

第一節 文獻上兩都建築活動之大略

第二節 漢代實物

第三節 漢代建築特徵之分析

第四章 魏、晉、南北朝

第一節 文獻上魏、晉建築之大略

第二節 南北朝之建築活動

第三節 南北朝實物

第四節 南北朝建築特徵之分析

第五章 隋、唐

第一節 隋、唐都市宮苑陵墓寺觀建築之梗概

第二節 隋、唐實物

第三節 隋、唐之建築特徵

第六章 五代、宋、遼、金

第一節 五代汴梁之建設

第二節 北宋之宮殿、苑囿、寺觀、都市

第三節 遼之都市及宮殿

第四節 金之都市宮殿佛寺

第五節 南宋之臨安

第六節 五代、宋、遼、金之實物

第七節 宋、遼、金建築特徵之分析

第七章元、明、清

第一節 元、明、清宮殿建築大略

……

第八單元 結尾——清未及民國以後建築

附文 油印本《中國建築史·前言》



第三部分是與建築設計相關的書籍,比如說建築師傳記,甚至是服裝設計師傳記等等。

16

路易斯康 建築師中的哲學家



2019年,室內設計師必讀的21本書


作者序

Part 1

靜謐與光明的建築旅程

路易斯·康的成長背景與作品介紹009

動盪的幼年期

早生的藝術才華 

從藝術到建築

賓夕法尼亞大學,法國老師 

建築師事務所初體驗

與埃絲特相遇

歐洲建築旅行 

事業轉折與婚姻生活

歐洲現代建築在美國流行

關注住宅設計的ARG

推動低收入住宅設計 

建立論述

邁向建築大師之路

到耶魯大學任教

羅馬美國學院駐院建築師

耶魯美術館擴建

事業與情感的關鍵人物安妮 

耶魯美術館結構設計 

回母校賓夕法尼亞大學 

想玩大的:城市規劃

從小實踐:特棱頓更衣室

讓結構與建築巧妙結合 

使用不便的偉大建築 

薩克疫苗發明者的青睞

人生的另一座高峯:薩克生物研究中心 

海外委託大案之一:印度管理學院

海外委託大案之二:達卡國會大廈 

如神聖空間的圖書館 

美術館本身也是一件藝術品

爲藝術而存在

*後一幢建築傳世之作 未完成的建築故事 

遺產 

傳人 

深思熟慮的設計思考

Part 2

空間本質的探尋

路易斯·康代表性作品賞析 089

1. 1951—1953 /耶魯美術館(Yale ArtGallery)092

2. 1957—1964 /理查德醫學研究實驗室(RichardsMedical Research Laboratories)098

3. 1959—1965 /薩克生物研究中心(SalkInstitute for Biological Studies)104

4. 1965—1972 /菲利普斯·埃克塞特學院圖書館(PhillipsExeter Academy Library)110

5. 1966—1972 /金貝爾藝術博物館(KimbellArt Museum)115

6. 1969—1974 /耶魯大學英國藝術中心(Yale Centerfor British Art)120

Part 3

建築的內在革命

空間和設備系統的整合 125

1. 設備的整合形式127

2. 建築構造與設備配管的整合133

3. 路易斯·康的建築思維與實踐之一:實驗室141

4. 路易斯·康的建築思維與實踐之二:圖書館158

5. 路易斯·康的建築思維與實踐之三:美術館167

6. 結語192


17

貝聿銘全集

2019年,室內設計師必讀的21本書


04 中文版序(貝聿銘)

06 爲了詩意地棲居(陳大衛)

10 建築是藝術和歷史的融合(貝聿銘)

13 前 言(卡特懷斯曼)

23 圓形螺旋公寓 紐約州,紐約 1948—1949(未建)

27 海灣石油公司辦公大樓 佐治亞州,亞特蘭大 1949—1950

31 齊氏威奈公司 紐約州,紐約 1949—1952

35 貝氏私邸 紐約州,卡託納 1952

39 裏高中心 科羅拉多州,丹佛, 1952—1956

43 華盛頓西南區城市重建項目 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 1953—1962

47 中央車站雙曲面大樓 紐約州,紐約 1954—1956(未建)

51 基普斯灣廣場 紐約州,紐約 1957—1962

57 路思義紀念教堂 中國臺灣,臺中,東海大學 1956—1963

63 社會山項目 賓夕法尼亞州,費城 1957—1964

67 麻省理工學院

地球科學中心(綠樓) 1959—1964

化學樓 1964—1970

化工樓 1972—1976

馬薩諸塞州,劍橋

71 東西文化中心 夏威夷州,馬諾,夏威夷大學 1960—1963

75 紐約大學大學廣場 紐約州,紐約,紐約大學 1960—1966

79 國家航空公司航站樓 紐約州,紐約,肯尼迪國際機場 1960—1970

83 美國大氣研究中心 科羅拉多州,博爾德 1961—1967

89 艾佛森美術館 紐約州,錫拉丘茲 1961—1968

95 聯邦航空局空中交通管制塔 多個地點 1962—1965

99 克里奧羅傑斯紀念圖書館 印第安納州,哥倫布市 1963—1971

103 美國人壽保險公司(威爾明頓總部) 特拉華州,威爾明頓 1963—1971

107 肯尼迪圖書館 馬薩諸塞州,多切斯特 1964—1979

113 加拿大帝國商業銀行 加拿大,多倫多,商業廣場 1965—1973

117 得梅因藝術中心擴建項目 愛荷華州,得梅因 1965—1968

121 達拉斯市政廳 得克薩斯州,達拉斯 1966—1977

127 貝德福德-史蒂文森超級街區項目 紐約州,紐約,布魯克林 1966—1969

131 赫伯特F約翰遜藝術館 紐約州,伊薩卡,康奈爾大學 1968—1973

135 國家美術館,東館 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 1968—1978

151 保羅梅隆藝術中心 康涅狄格州,沃靈福德,喬特中學 1968—1973

154 華僑銀行中心(華廈) 新加坡 1970—1976

159 來福士廣場 新加坡 1969—1986

163 勞拉斯佩爾曼洛克菲勒學生公寓 新澤西州,普林斯頓,普林斯頓大學 1971—1973

167 波士頓美術館,西翼及翻修項目 馬薩諸塞州,波士頓 1977—1981(1977—1986翻修)

171 IBM辦公樓 紐約州,帕切斯 1977—1984

175 得克薩斯商業銀行大廈 得克薩斯州,休斯頓,聯合能源廣場 1978—1982

179 威斯納館,媒體實驗室 馬薩諸塞州,劍橋,麻省理工學院 1978—1984

183 香山飯店 中國,北京 1979—1982

191 莫頓梅爾森交響樂中心 得克薩斯州,達拉斯 1981—1989

197 中銀大廈 中國,香港 1982—1989

205 喬特羅斯瑪麗科學中心大廳 康涅狄格州,沃靈福德 1985—1989

209 創新藝人經紀公司 加利福尼亞州,貝弗利山 1986—1989

213 搖滾名人堂和博物館 俄亥俄州,克利夫蘭 1987—1995

218 1983—2008:貝聿銘與歷史的挑戰(菲利普朱迪狄奧)

221大盧浮宮項目 法國 ,巴黎

一期:1983—1989;二期:1989—1993

255 貝聿銘和盧浮宮:“當然,如果是重修盧浮宮的話……”

埃米爾比亞西尼,前法國大文化都市計劃部長

259 四季酒店 紐約州,紐約 1989—1993

263 “天使之樂”鐘樓 日本,滋賀縣,信樂町,神田美苑 1988—1990

267 美秀美術館 日本,滋賀縣,信樂町,神田美苑 1991—1997

281 中國銀行總部大樓 中國,北京 1994—2001

289 盧森堡大公現代美術館 盧森堡 1995—2006

299 德國曆史博物館(軍火庫) 德國,柏林 1996—2003

307 奧爾亭 英國,威爾特郡 1999—2003

313 蘇州博物館 中國,蘇州 2000—2006

329 伊斯蘭藝術博物館 卡塔爾,多哈 2000—2008

344 注 釋

356 作品全編

364 致 謝

365 圖片版權

366 索 引

18

安藤忠雄:建造屬於自己的世界

2019年,室內設計師必讀的21本書


【序:挑戰精神】

【“人要懷揣着想象力活下去” 】

【大阪人的氣魄 】

【旅行、自學】

【“爲自己的存在做出一個證明”】

“自由”和“挑戰”,是安藤忠雄堅持一生的主題,即使遭遇疾病,也不曾改變。

2009年,安藤體內的膽囊、膽管、十二指腸處發現有癌症,2014年,他的胰臟、脾臟全部被摘除。他不得不爲此改變自己5分鐘喫完午飯的習慣。

……

“有人說,從功能、邏輯、經濟的角度去設計一個建築就可以了,但是我覺得一個建築物必須要**這些因素,爲自己的存在做出一個證明……我的建築物就是我的存在證明。”安藤忠雄對 Lens 說。

【住宅·原點 】

“從住吉的長屋開始,我想設計一種在都市當中能感受到自然的住宅,用中庭來切斷人們生活的連線。從通常的感覺來說,我設計的住宅可能不適合居住。但是多數業主現在依舊居住在其中。事實上,有時候還能聽到他們感謝的話語,住在裏面對他們來說也是一種挑戰,那些麻煩的部分反而成了一種樂趣,我也抱着這種放肆的想法,將自己風格的住宅設計持續到了**。 ”——安藤忠雄

案例:富島邸 / 住吉的長屋 / 玻璃網格之家“石原邸”/ 小篠邸 / 城戶崎邸 / 大澱的茶室 / 曼哈頓頂層公寓 / 4×4 住宅 / 斯里蘭卡某海岸宅邸 / 馬利布住宅 / 蒙特雷某住宅 / 靭公園住宅 / 侘屋 /7132 酒店客房 / 六甲集合住宅

【光與影】

“我想創造的建築,並不是通過物質自身或者形式,而是讓它作爲一種記憶,在人們心中永遠地存在下去。 爲了接近這個理想,我做出的嘗試是將‘物’做減法後, 建造出一個如同空白畫布一般的建築,將光和風等自然的要素引入其中,生髮出一種氣氛,期待在這種生命氣息中能夠發現那種震人心魄的力量。”——安藤忠雄

案例:水之教堂 /光之教堂 / 森之教堂 / 森之教堂畫廊 / 森之教堂圖書館 / 冥想之庭

【留白的空間】

“對於都市這個主題,我一貫嘗試在建築內部設置一些沒有明確功能的留白空間,讓其成爲一個聚集人羣的契機。這些留白有時是從地面到空中的‘迴轉廊道’,有時是人們在途中停留、歇息片刻的‘滯留地’或者‘休息處’。 這樣一來,就出現了將街道引入建築、並在其深處設置廣場的想法。這些空間被埋設在一個又一個的街區中,將它們聯繫起來,你就能感覺到它們給充滿功能性和合理性的城市空間打開了一個‘通風口’。”——安藤忠雄

案例:澀谷計劃 / akka 畫廊 / TIME's / 維特拉研修中心 / 陶板名畫之庭 / 泰特美術館競標方案 / 大谷地下劇場計劃 / 司馬遼太郎紀念館 / 茶屋町綜合樓 / 表參道之丘 / HHSTYLE 設計商店店鋪 /21_21 設計視界 / 東京大學情報學環福武大廳 / 東急東橫線澀谷站 / 阿布扎比海洋博物館 / 蒙特雷大學RGS 中心 / 上海保利大劇院 / 啓皓美術館

【解讀場所】

“建築的想象力,很大程度上源於我記憶中拜訪的風景、遇見的人和物等,可能用語言難以表達。我的項目一開始都要從‘讀懂文脈’開始。 建築要呼吸,要融入周邊的風景裏需要一定的時間。有時在竣工後的時間裏,建造者如果不去主動地盡到責任的話,建築就不會按照預想去‘成長’。”——安藤忠雄

案例:地中美術館 / 倍樂生之家及現代美術館 / 倍樂生之家別館 / 南寺 / 倍樂生公園 / 李禹煥美術館 /安藤忠雄美術館 / 兵庫縣立兒童博物館 / 姬路文學館 / 真言宗本福寺水御堂 / 近飛鳥博物館 / 木之殿堂 / 成羽町美術館 / 淡路夢舞臺 / 狹山池博物館 / ELLEAIR 松山賓館 / 布特瓦爾婦幼醫院/ 普利策藝術基金會美術館 / 沃斯堡現代美術館 / 蘭根基金會美術館 / 克拉克美術館增建計劃 /野間自由幼兒園 / 磐城市繪本美術館 / SAN 博物館 / 拉古斯城堡美術館 / 秋田縣立美術館 / 松本邸 / BONTE 博物館 / 真駒內瀧野靈園頭大佛

【舊物生新】

“文化,就是在歷史和人們記憶累積之上孕育的產物。所以對我來講,對古舊建築進行改造的項目**重要。 我所思考的‘改造’,並不是單一地遺留下古舊建築,也不是將其替換成新修建的建築,而是構築一種新舊建築共存的狀態。從中誕生的新舊對話,連接起過去、現在與未來,爲建築的空間帶來全新的生命力。這也就是‘舊物(建築物中鐫刻着的記憶)生新(能和未來相連接的全新可能)’的挑戰。”——安藤忠雄

案例:下町唐座 / 中之島計劃“城市巨蛋” / 塞維利亞世博會日本館 / 大山崎山莊美術館 / 貝納通傳媒研究及發展中心 / 東京**兒童圖書館 / 石刻博物館 / 南嶽山光明寺 / 阿瑪尼展示場 / 9·11 遺址計劃 / 格拉西宮改造工程 / 格拉西宮二期改造工程 / 威尼斯海關大樓改造計劃 / 巴黎證券交易所美術館改造

【培育】

“我認爲,‘設計建築’和‘培育森林’在營造場所、創造新價值上是同樣的工作……

作爲建築設計師,我力所能及之處也是有限度的。*終能靠得住的,是活着的人們的意識和感性。大家都將自己日常生活中的問題作爲自家事進行處理,如果將這種想法付諸行動的話,那就有可能出現一種充滿創造可能性的挑戰。這樣一來, 突破既有的概念,自由地跨越條條框框,對於未來的時代是**必要的一種視角。”——安藤忠雄

案例:大阪櫻花大道 / 梅田“希望之壁”

【影響力:關於安藤忠雄的海報和出版物】

【思考的軌跡:安藤忠雄的建築攝影】

【安藤忠雄歷年主要建築圖錄】

......

19

建築師的20歲

2019年,室內設計師必讀的21本書


目錄

譯者弁言

引言

啓示和收穫

訪談錄

倫佐皮亞諾

RENZO PIANO

讓努維爾

JEAN NOUVEL

理卡多雷可瑞塔

RICARDO LEGORRETA

雷姆庫哈斯

REM KOOLHAAS

(庫哈斯沒來)

弗蘭克蓋裏

FRANK O GEHRY譯者弁言

引言

啓示和收穫

訪談錄

倫佐皮亞諾

RENZO PIANO

讓努維爾

JEAN NOUVEL

理卡多雷可瑞塔

RICARDO LEGORRETA

雷姆庫哈斯

REM KOOLHAAS

(庫哈斯沒來)

弗蘭克蓋裏

FRANK O GEHRY

貝聿銘

I.M.PEI

多米尼克佩羅

DOMNIQUE PERRAULT

座談會

建築與教育——如何製造“場所”

編譯者簡歷

座談會出席者簡歷

演講者簡歷撰寫者和註釋執筆者簡歷

譯者簡歷

責編後記

20

目客003:山本耀司

2019年,室內設計師必讀的21本書


【人生觀】

一個自律的浪子和他的人生觀

無數偶然後,決定做一位設計師

“要做反抗運動的話,應該用一生去做”

----------

【時尚哲學,也是人生哲學】

調子每次有所不同,但唱的是同一首歌

女人的性感:若隱若現,反而讓人興奮

男裝:讓我們做迴流浪漢吧

接納殘缺和無常之美

黑色是冷靜、節制的美,是匠人的驕傲

在衣服和身體之間加入空氣

“不去打擾人們的眼睛,這是非常重要的”

----------

【秀場】

邀請函和時裝秀

冊中冊

----------

【共振:山本耀司的趣味清單】

談北野武:我們都是被嫌棄的人

和文德斯:分享沒有故鄉的漂泊感

聯手皮娜·鮑什:“放手一搏般地跳入對方的領域”

練習空手道:“要做的話,就做有對手的運動”

談文學:被坂口安吾醍醐灌頂

一遍遍地看自己喜愛的電影

談音樂:“除了唱出我的人生之外別無選擇”

----------

【他們眼中的山本耀司】

----------

【“不要只用頭腦學習,要訓練”】

Lens,自2005年創刊至今,持續且穩定地刊登優質影像閱讀內容,擁有超過30萬核心受衆羣、超過36萬微博粉絲、55萬微信粉絲。

Lens品牌已被公認爲中國有品質和品位的影像閱讀品牌。

Lens團隊2015年推出兩本MOOK主題讀物:《目客》系列,更專注於人文藝術和生活美學的主題閱讀;《視覺》系列,定義影像之美,以多元視角介紹世界文化精粹和生活方式。《目客》和《視覺》從世界範圍採集有個性和豐滿的內容,聚焦人性、情感、生活,延續Lens素有口碑的影像閱讀調性,創造視覺、思維、想象力被充分調動的紙上閱讀新體驗。

21

建築師林瓔



2019年,室內設計師必讀的21本書


“君自何方來?” 華人血脈

建築的傳統 林徽因和梁思成

揮淚別故士 林瓔的父母

“此間人皆善” 俄亥俄州阿森斯

身處局外,向內張望 童年和青春

無心插柳柳成蔭 耶魯大學的一名本科生

用土豆泥設計 越戰紀念碑競賽

災難的一年 修建越戰紀念碑

積累與惡化 華盛頓持續的衝突

紐約紐黑文 新的開始

展翅高飛 作爲藝術家的建築師

忙亂的十年 20世紀90年代

新的千年

時間線 林瓔大事年表

2019年,室內設計師必讀的21本書


爲什麼我會選擇這21本書呢?

因爲我想用三個月時間來讀完這21本書並能較深刻地寫出21篇總結分享文章,同時把這21本書中最精華的部分提煉出來,可以指導我們的工作或者學習。

也許很多設計師不明白爲什麼我會選擇建築書籍?因爲建築師思維恰恰是室內設計師最缺乏的。其實這21本書中任意一本,如果你能有正確的讀書方法,你就能很快地瞭解到他的精華及不足。

作爲2019年新的開始,讓我們從學習開始繼續我們的探索。除了努力工作外,我們也需要努力充電。充電有很多種方式,哪一種合適你,也許你還真的不知道。

上面的福利書單,是我利用下午時間整理出來的,覺得有用可保存或轉發給朋友。

今天依然留下三個問題:

1、在過去的一年,你讀了幾本書?有沒有什麼好的書推薦嗎?

2、你喜歡讀書嗎?你覺得書讀得慢的原因是什麼?

3、你會選擇書嗎?你是怎樣選書的?

假如你沒有看過前幾期思維訓練文章,可點擊下方文章鏈接回看(點擊下方藍色標題跳轉至文章)如想了解我們之前全部文章,也可點擊文章底部左下角“閱讀原文”跳轉至文章集合。

貳壹設計院 | 尋找一百名設計愛好者共建實戰設計內容

21分享 | 幫助設計師提高表達能力及分辨思維的一個簡單方法

21分享 | 從這三張圖中,你能發現設計的本質嗎?

世界之家 | 從這三張圖中,你能總結出一個提高設計能力的方法嗎?

供道家居 | 對於木地板,其實很多人只憑感覺而購買

世界之家 | 你能找出這個家與樣板房的區別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