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新銳武器 貴而無當:美瀕海戰鬥艦還未使用或已過時)

據美國《大衆機械》雜誌網站報道稱,近日,因引擎故障在船廠裏“蹲”了2年多的美海軍“自由”號瀕海戰鬥艦將重新“起身”回到艦隊序列。不過,美媒認爲,相比於機械故障帶來的麻煩,更多困擾這型新銳艦艇的是其各項性能在尚未得到實戰檢驗前就已變得過時或無用,結果讓這艘昂貴艦艇成爲美海軍的巨大負擔。

雖然瀕海戰鬥艦的構想已提出10餘年,但截至目前,這型艦艇的性能仍未成熟。可令瀕海戰鬥艦跑出超過40節“衝浪”航速的發動機不僅貴得離譜,可靠性也不盡完善,在“自由”號服役後數次出現故障,迫使該艦在海上“趴窩”。原本旨在拓展該艦功能定位的“任務模塊”設想也沒落實,可供瀕海戰鬥艦執行反水面艦艇、反潛、掃雷和特種作戰任務的戰鬥模塊,更是至今無一完成研發,只有1門57毫米主炮可用,導致這艘單價超過5億美元的3000噸級戰艦淪爲火力孱弱的“炮艇”。顯而易見,這種成本虛高,功能卻極爲有限的艦艇自然爲美海軍所不樂見。

圖爲美海軍自由級瀕海戰鬥艦

除性能方面的問題外,從美國海軍戰略演變角度看,瀕海戰鬥艦的“過時”在很大程度上源於其生不逢時。冷戰結束後,美國海軍卸下與蘇聯海軍進行全球對抗的沉重包袱,卻陷入了“拔劍四顧心茫然”的困境。爲了在戰後裁軍浪潮中向美政府和民衆力證保持龐大艦隊規模的合理性,美海軍絞盡腦汁提出“由海向陸”戰略,將通過海洋向全球投送力量,對大陸目標實施打擊作爲新世紀美海軍的主要任務,以使得其遠洋艦隊有新的用武之地。在這一戰略框架下,瀕海戰鬥艦概念便應運而生,設想在“由海向陸”的作戰中,讓瀕海戰鬥艦爲美海軍執行掃除水雷障礙、開闢登陸場、打擊近岸陸海目標、警戒小艇襲擊等多樣化任務,協助己方完成向岸灘投送力量、奪取制海權的“最後一公里”目標。

不料,這一構想剛剛落實到艦艇實體上,美海軍戰略又轉向依靠大型艦艇爭奪遠洋制海權的“大國競爭”。在新戰略中,將瀕海戰鬥艦用來執行掃雷艦或近海巡邏艦的任務,顯得過於“大材小用”且成本過高。如果轉而用於跟敵方航母、驅逐艦等大型水面艦艇對抗,其艦體空間和性能潛力又存在不足,甚至無法與相同噸位的導彈護衛艦抗衡。各種“先天不足”使得該型艦艇尚未在美海軍中“施展拳腳”,就淪爲了一種新銳卻昂貴的“雞肋”兵器。爲了避免花在瀕海戰鬥艦項目上的鉅額投入打水漂,美海軍也曾試圖以該艦艦體爲基礎研發下一代護衛艦,以此讓瀕海戰鬥艦項目發揮些許“餘熱”。不過,考慮到艦體性能的侷限,這一設想的前景難稱明朗。

瀕海戰鬥艦的遭遇,實質上是美國海上力量發展戰略曲折更迭的一個縮影和犧牲品。考慮到海上力量建設的巨大投入和漫長實現週期,一個國家只有在擬定海洋戰略和海軍發展規劃時具有前瞻性,並審慎地權衡和處理好自身軍力、安全需求與經濟狀況之間的微妙關係,才能避免類似瀕海戰鬥艦項目這樣的資源浪費。(文/馬騏騑)

李曦 本文來源:參考消息網 責任編輯:李曦_NN2587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