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雁高飞 广西植物研究所在服务地方中发展

今日广西植物所

■本报记者 贺根生 通讯员 欧丽群 郑凯文

金秋十月,桂花飘香。坐落在风景如画的桂林雁山脚下的广西植物研究所,迎来了建所八十华诞。

广西植物研究所,由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马君武倡导,中国植物学奠基人陈焕镛先生于1935年创建, 是广西第一个自然科学研究机构,前身为广西大学植物研究所,1996年起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和中国科学院双重领导。八十年风雨兼程,虽然隶属关系多次变更,两入中国科学院;所址从梧州到柳州再到桂林,几度迁移,但“发展植物科学、服务经济建设”的宗旨始终不渝。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研究所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立足广西丰富的植物资源和区位优势,科研与经济结合愈来愈紧密。经过数代科技人员艰苦奋斗,努力拼搏,研究所从最初以植物分类学研究为主,逐渐发展为设有植物资源与植物地理学、生态与环境、天然产物化学、特色经济植物、生物技术与野生珍稀植物保育、园林园艺六个研究中心,涵盖多个学科的综合性植物学研究机构。

所长何成新说:“突出区域特色,服务地方经济,让广西植物研究所这个80年老所焕发青春活力,为广西植物资源保护、可持续开发、利用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坚持服务地方理念

近日,记者来到广西植物研究所,党委书记黄仕训告知,所长和另三位领导送四位“第一书记”下乡扶贫了,只他一人在家。

向贫困村党组织选派第一书记,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做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精准扶贫”的决策部署,广西植物研究所十分重视,精心挑选了四位优秀干部前往任职,由此拉开新一轮科技扶贫。

此前,该所就已选派科技人员到贫困县任科技副县长或以科技特派员的身份到贫困县开展“科技扶贫”,创造了一人或几人驻点,背靠全所力量加快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的高效扶贫模式。

广西是我国喀斯特地形的主要地区,石漠化治理、石山地区农民脱贫是国家扶贫攻坚难点。广西植物研究所经过多年实践摸索,总结出将“单一封闭式”扶贫转变为“引导参与开放式”科技扶贫新模式,利用所多年的科研积累,选育出一批石山地区宜栽的树种和经济作物,引导农民参与其中,既增加了收入又让石山绿起来。

平果县果化镇石漠化示范基地,是该所从“十五”开始参与实施的国家石山生态恢复重点项目。驻点的副研究员陆树华告诉记者,该所研发的火龙果引种、选育、栽培技术,现已从示范点辐射到镇和全县,到今年7月,果化镇靠种植火龙果人均增加收入千元,平果全县火龙果种植面积达到3.45万亩。火龙果已成为石漠化山区群众增收的特色产业。

“做好特色植物资源文章,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科技支撑。”这是广西植物研究所服务地方发展又一举措。

在所特色经济植物中心,科技人员给我们讲了一个为农户解决金槐种植难题的故事。

金槐是一种优良经济树种。因其花蕾——“槐米”呈金黄色,故名金槐。全州县东山瑶族自治乡种的金槐,受低温、雾大、雨多、光照不足影响,多年都未结出槐米。2014年,乡党委盘书记请研究员蒋运生带着他的团队前来会诊。经过采取高接换良种、整形修剪、扩坑断根等手段,同时配合水肥施控、加强日常管理等试验,2015年东山乡的金槐顺利结上了槐米。靠着该所选育的高产抗逆新品种和技术指导,全州县金槐种植面积今年已近20万亩,一大批农户靠种植金槐过上了好日子。村民们说:“我们的好日子,得益于广西植物研究所的好技术!”

在广西植物研究所采访,耳闻这样的事例很多。

“服务地方发展,就要把科研与经济紧密揉合,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开展攻关。”黄仕训打开电脑,调出两张获奖证书图片说,最近我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为中国的中医药走向世界赢得了荣誉。在当年青蒿素研究团队中就有广西植物研究所科研人员的身影。

当年,该所植物化学研究室“523”课题组参与了黄花蒿(青蒿)化学成分与工艺的研究,通过对广西的青蒿资源分布、含量测定及中试工艺系统研究,为青蒿素工业化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从全国科学大会奖和广西优秀科技成果奖一等奖两张获奖证书中,我们看到了他们当年攻关的足迹。该所自主选育的4个优良黄花蒿新品系,至今仍在区内外应用。

“服务地方发展,要立足地方特色优势植物资源,在保护和开发利用上下功夫。”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入,广西植物研究所体会愈加深刻。

被誉为“水果之王”的猕猴桃,在广西有着丰富的野生资源。该所经过30余年的努力,建立了目前华南地区最大的猕猴桃种质资源圃;自主选育出“桂海4号”“桂翡”“桂红”等猕猴桃新品种,有力推进了广西猕猴桃产业的发展,仅资源县猕猴桃种植面积就有约1万亩,预计到2020年将发展到4万亩。

这样的成果还很多,如银杏、金花茶、油桃、两面针、罗汉果、铁皮石斛等等,在推进县域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加强产学研合作,鼓励科技人员走出去与企业对接,推进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何成新认为,这是科研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途径。

在所中试基地,记者看到几位技术人员正在忙于设备安装。天然产物中心副研究员陈海珊介绍说,这是所与厦门唐传生物科技公司共同承担的“千吨级蔗渣制浆产业升级示范生产线”项目,是国家“863”计划、“甘蔗渣生物炼制系统技术与工艺集成”项目成果的运用,目前已进入管线连接,今年12月便可试车。示范成果将为十万吨级制浆厂的升级整合提供设计参数。

该项目是该所产研合作在国际上率先实现生物法制备木糖醇产业化的后续成果。项目主持人研究员张厚瑞告诉记者,他们研发的木聚糖/木质素高效清洁分离技术,不仅让甘蔗从茎到叶完全利用,还可实现生产的极低排放,可将传统禾草制浆转变为生物炼制,在生产纸浆的同时获得高纯度木聚糖和木质素,实现非成浆组分利用价值最大化。

大雁高飞 广西植物研究所在服务地方中发展

基础性研究不忘服务

基础性研究是广西植物研究所的主要任务之一,其中植物分类学、生态学等是该所重点学科。

在桂林植物园大草坪上耸立着一座铜像,一位身穿中山服,头戴帽子,手持拐杖的瘦高老人站立在两棵高高的大树间,目视前方。陪同的专家告诉记者,他就是植物“活化石”银杉的发现者、已故植物学家钟济新。

银杉是继水杉之后,我国发现的第二个“活化石”植物。半个世纪前,钟济新率联合考察在花坪林区发现这一珍贵孑遗物种,消息一经传出立即在世界植物学界引起轰动。

生态环境中心研究员李先琨告诉记者,银杉的发现促成了广西第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花坪保护区的建立,使林区的银杉等许多珍贵、濒危动植物免遭灭顶之灾。

植物标本,是植物的“户口簿”,储存着物种的大量信息。走进新建的广西植物标本馆,宽敞的大厅内摆着一排排密集型标本柜。“我所就是从植物采样、分类起家的。”副所长刘演说,目前该馆馆藏标本已近50万份,其中50%为石灰岩地区植物标本,模式标本4000余份;收录的物种有1.2万种,其中有广西本土物种9000种,已成为我国十大植物标本馆之一。每年都有很多国内外同行或从网上或亲临该馆查找资料,还有前来咨询的企业界人士。

植物综考、调查是植物学研究最基础的工作。80 年来,广西植物研究所一代又一代科研人员,爬深山,钻老林,宿野外,啃干粮,不畏艰苦搞调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他们除了参与国家一些重大自然资源考察和专项调查外,还主持了十多个保护区的自然资源考察和专项调查,先后主持和参与编写出版了《广西植物名录》《广西植物志》《中国植物红皮书》《中国南部石灰岩森林研究》等一批学术专著。其中,被誉为广西植物“户口册”的《广西植物志》,目前已出版了第一、二、三、六卷,第四、五卷正在编辑出版中。这些专著已成为植物资源保护与持续利用的重要工具书。

在生态环境中心,记者见到年近八旬的研究员苏宗明正坐在办公桌前整理资料。他告诉记者,从上世纪60年代起,植被调查积累的资料足有一个柜子之多,将其系统整理出版,可更好地为广西生态文明建设服务。开篇之作《广西植被》第一卷已于2014年10月正式出版,第二、三卷正在编撰中。

在广西植物研究所还有一项引以自豪的成果,那就是桂林植物园。该园始建于1958年,是中国科学院早期建立的十大植物园之一。由于所处位置独特和广西丰富的石灰岩植物资源,该园在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布局中就显得尤为重要,是我国唯一以石灰岩植物资源迁地保护为目标的综合性植物园。园内设有珍稀濒危植物园、广西特有植物园、喀斯特岩溶植物专类园等13个专类园区,引种保存6100多种植物,仅珍稀濒危植物就有400多种,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贡献。

2013年4月,时任中国科学院党组副书记方新在广西植物研究所考察后,对该所科研服务地方发展工作予以充分肯定,并希望该所发挥桥梁作用,成为中科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平台。

服务地方发展靠人才

“人才是立所之基,创新之源,服务之本。”黄仕训说。而西部地区“人才引进难、留住更难”是一个不争事实。广西植物研究所地处雁山区,离桂林市区20多公里,生活条件相对艰苦,所需人才很难引入。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所秉持“事业留人、感情留人、条件留人”理念,进一步加大人才引进、培养力度,努力营造有利人才成长、创造性发挥的良性环境,使一批青年科技人员扎根雁山迅速成长。

副所长李典鹏,1991年从广西大学化学系本科毕业来到广西植物研究所,在所的支持下,他先后到广西师范大学读在职研究生班、日本熊本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并争取到中科院西部之光和“西部博士”项目,通过项目启动,还获得广西、国家科学基金等项目支持,使他在罗汉果的化学活性成分及质量标准等方面展开了系统性研究,分离鉴定出罗汉果30多个化学成分,其中具有新结构的皂苷化合物10个,并参与了《食品添加剂罗汉果甜苷》国家标准的编制、起草和审定。李典鹏从一个年轻科研人员迅速成长为学科带头人,担任了广西植物研究所副所长。

像李典鹏这样在科研中成长担当大任的博士还有很多,韦霄、黄玉清、黄永林、潘争红、徐广平、张强等,他们或已成为学科的带头人,或担任了重点实验室主任,或进入了广西“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人选。

平台是人才活动的舞台,环境是造就人才的气场。没有平台,科技人才难以施展才干;气场不畅,人的积极性、创造性难以发挥。要想留住人才,须在科研条件、创新环境改善上下功夫。

近年来,该所通过多种渠道推进平台建设,标本馆、植物园等研究条件有了较大改进;植物功能物质研究与利用、喀斯特植物保育与恢复生态学两个广西重点实验室和野外试验台站等一批高水平科研平台相继落户该所;办公、科研、职工生活等条件有了很大改善。

在重点实验室,记者看到液相质谱联用仪、核磁共振仪等先进仪器设备。科研条件的改善,为该所聘请国外知名学者挂任“八桂学者”“特聘专家”和广西“院士工作站”的设立创造了有利条件。

通过多年的努力,广西植物研究所人才队伍结构已发生很大改变,所现已有高级职称人员70多人,占全所职工的三分之一强。几年前还难以引进的博士,现在已有40多名。

何成新说,回顾历史豪情满怀,展望未来信心百倍。在新征程中,广西植物研究所将认真贯彻习总书记“依靠创新驱动,深入推进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和自治区党委、政府“使科技创新成为新常态下推动转型发展的新引擎,为加快实现‘两个建成’目标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提高全所科技人员的创新责任和创新自信,在科研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道路上书写新篇章!

传说桂林雁山,是大雁北来因见此风景秀美停留于此而得名。广西植物研究所1946年7月从柳州迁至雁山,青山绿水滋润了这座茂密山林,也养育了扎根于此的广西植物研究所这只“绿色之雁”。

愿这只“为绿而生,为绿而长,为绿而战”的“大雁”,展翅高飞,播下更多的“绿色种子”,让八桂大地的山更青,水更绿,为壮乡人民营造更多的“金山银山”!

大雁高飞 广西植物研究所在服务地方中发展

《中国科学报》 (2015-10-30 第5版 人物)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