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雁高飛 廣西植物研究所在服務地方中發展

今日廣西植物所

■本報記者 賀根生 通訊員 歐麗羣 鄭凱文

金秋十月,桂花飄香。坐落在風景如畫的桂林雁山腳下的廣西植物研究所,迎來了建所八十華誕。

廣西植物研究所,由中國近代著名教育家馬君武倡導,中國植物學奠基人陳煥鏞先生於1935年創建, 是廣西第一個自然科學研究機構,前身爲廣西大學植物研究所,1996年起由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和中國科學院雙重領導。八十年風雨兼程,雖然隸屬關係多次變更,兩入中國科學院;所址從梧州到柳州再到桂林,幾度遷移,但“發展植物科學、服務經濟建設”的宗旨始終不渝。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研究所緊緊圍繞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立足廣西豐富的植物資源和區位優勢,科研與經濟結合愈來愈緊密。經過數代科技人員艱苦奮鬥,努力拼搏,研究所從最初以植物分類學研究爲主,逐漸發展爲設有植物資源與植物地理學、生態與環境、天然產物化學、特色經濟植物、生物技術與野生珍稀植物保育、園林園藝六個研究中心,涵蓋多個學科的綜合性植物學研究機構。

所長何成新說:“突出區域特色,服務地方經濟,讓廣西植物研究所這個80年老所煥發青春活力,爲廣西植物資源保護、可持續開發、利用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堅持服務地方理念

近日,記者來到廣西植物研究所,黨委書記黃仕訓告知,所長和另三位領導送四位“第一書記”下鄉扶貧了,只他一人在家。

向貧困村黨組織選派第一書記,是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政府做好新一輪扶貧開發攻堅“精準扶貧”的決策部署,廣西植物研究所十分重視,精心挑選了四位優秀幹部前往任職,由此拉開新一輪科技扶貧。

此前,該所就已選派科技人員到貧困縣任科技副縣長或以科技特派員的身份到貧困縣開展“科技扶貧”,創造了一人或幾人駐點,背靠全所力量加快貧困地區農民脫貧致富的高效扶貧模式。

廣西是我國喀斯特地形的主要地區,石漠化治理、石山地區農民脫貧是國家扶貧攻堅難點。廣西植物研究所經過多年實踐摸索,總結出將“單一封閉式”扶貧轉變爲“引導參與開放式”科技扶貧新模式,利用所多年的科研積累,選育出一批石山地區宜栽的樹種和經濟作物,引導農民參與其中,既增加了收入又讓石山綠起來。

平果縣果化鎮石漠化示範基地,是該所從“十五”開始參與實施的國家石山生態恢復重點項目。駐點的副研究員陸樹華告訴記者,該所研發的火龍果引種、選育、栽培技術,現已從示範點輻射到鎮和全縣,到今年7月,果化鎮靠種植火龍果人均增加收入千元,平果全縣火龍果種植面積達到3.45萬畝。火龍果已成爲石漠化山區羣衆增收的特色產業。

“做好特色植物資源文章,爲區域經濟發展提供科技支撐。”這是廣西植物研究所服務地方發展又一舉措。

在所特色經濟植物中心,科技人員給我們講了一個爲農戶解決金槐種植難題的故事。

金槐是一種優良經濟樹種。因其花蕾——“槐米”呈金黃色,故名金槐。全州縣東山瑤族自治鄉種的金槐,受低溫、霧大、雨多、光照不足影響,多年都未結出槐米。2014年,鄉黨委盤書記請研究員蔣運生帶着他的團隊前來會診。經過採取高接換良種、整形修剪、擴坑斷根等手段,同時配合水肥施控、加強日常管理等試驗,2015年東山鄉的金槐順利結上了槐米。靠着該所選育的高產抗逆新品種和技術指導,全州縣金槐種植面積今年已近20萬畝,一大批農戶靠種植金槐過上了好日子。村民們說:“我們的好日子,得益於廣西植物研究所的好技術!”

在廣西植物研究所採訪,耳聞這樣的事例很多。

“服務地方發展,就要把科研與經濟緊密揉合,圍繞經濟、社會發展重大需求開展攻關。”黃仕訓打開電腦,調出兩張獲獎證書圖片說,最近我國科學家屠呦呦獲得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爲中國的中醫藥走向世界贏得了榮譽。在當年青蒿素研究團隊中就有廣西植物研究所科研人員的身影。

當年,該所植物化學研究室“523”課題組參與了黃花蒿(青蒿)化學成分與工藝的研究,通過對廣西的青蒿資源分佈、含量測定及中試工藝系統研究,爲青蒿素工業化生產提供了科學依據。從全國科學大會獎和廣西優秀科技成果獎一等獎兩張獲獎證書中,我們看到了他們當年攻關的足跡。該所自主選育的4個優良黃花蒿新品系,至今仍在區內外應用。

“服務地方發展,要立足地方特色優勢植物資源,在保護和開發利用上下功夫。”隨着科技體制改革的深入,廣西植物研究所體會愈加深刻。

被譽爲“水果之王”的獼猴桃,在廣西有着豐富的野生資源。該所經過30餘年的努力,建立了目前華南地區最大的獼猴桃種質資源圃;自主選育出“桂海4號”“桂翡”“桂紅”等獼猴桃新品種,有力推進了廣西獼猴桃產業的發展,僅資源縣獼猴桃種植面積就有約1萬畝,預計到2020年將發展到4萬畝。

這樣的成果還很多,如銀杏、金花茶、油桃、兩面針、羅漢果、鐵皮石斛等等,在推進縣域經濟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加強產學研合作,鼓勵科技人員走出去與企業對接,推進成果轉化和產業化。”何成新認爲,這是科研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根本途徑。

在所中試基地,記者看到幾位技術人員正在忙於設備安裝。天然產物中心副研究員陳海珊介紹說,這是所與廈門唐傳生物科技公司共同承擔的“千噸級蔗渣製漿產業升級示範生產線”項目,是國家“863”計劃、“甘蔗渣生物煉製系統技術與工藝集成”項目成果的運用,目前已進入管線連接,今年12月便可試車。示範成果將爲十萬噸級製漿廠的升級整合提供設計參數。

該項目是該所產研合作在國際上率先實現生物法制備木糖醇產業化的後續成果。項目主持人研究員張厚瑞告訴記者,他們研發的木聚糖/木質素高效清潔分離技術,不僅讓甘蔗從莖到葉完全利用,還可實現生產的極低排放,可將傳統禾草製漿轉變爲生物煉製,在生產紙漿的同時獲得高純度木聚糖和木質素,實現非成漿組分利用價值最大化。

大雁高飛 廣西植物研究所在服務地方中發展

基礎性研究不忘服務

基礎性研究是廣西植物研究所的主要任務之一,其中植物分類學、生態學等是該所重點學科。

在桂林植物園大草坪上聳立着一座銅像,一位身穿中山服,頭戴帽子,手持柺杖的瘦高老人站立在兩棵高高的大樹間,目視前方。陪同的專家告訴記者,他就是植物“活化石”銀杉的發現者、已故植物學家鍾濟新。

銀杉是繼水杉之後,我國發現的第二個“活化石”植物。半個世紀前,鍾濟新率聯合考察在花坪林區發現這一珍貴孑遺物種,消息一經傳出立即在世界植物學界引起轟動。

生態環境中心研究員李先琨告訴記者,銀杉的發現促成了廣西第一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花坪保護區的建立,使林區的銀杉等許多珍貴、瀕危動植物免遭滅頂之災。

植物標本,是植物的“戶口簿”,儲存着物種的大量信息。走進新建的廣西植物標本館,寬敞的大廳內擺着一排排密集型標本櫃。“我所就是從植物採樣、分類起家的。”副所長劉演說,目前該館館藏標本已近50萬份,其中50%爲石灰岩地區植物標本,模式標本4000餘份;收錄的物種有1.2萬種,其中有廣西本土物種9000種,已成爲我國十大植物標本館之一。每年都有很多國內外同行或從網上或親臨該館查找資料,還有前來諮詢的企業界人士。

植物綜考、調查是植物學研究最基礎的工作。80 年來,廣西植物研究所一代又一代科研人員,爬深山,鑽老林,宿野外,啃乾糧,不畏艱苦搞調查。特別是新中國成立後,他們除了參與國家一些重大自然資源考察和專項調查外,還主持了十多個保護區的自然資源考察和專項調查,先後主持和參與編寫出版了《廣西植物名錄》《廣西植物誌》《中國植物紅皮書》《中國南部石灰岩森林研究》等一批學術專著。其中,被譽爲廣西植物“戶口冊”的《廣西植物誌》,目前已出版了第一、二、三、六卷,第四、五卷正在編輯出版中。這些專著已成爲植物資源保護與持續利用的重要工具書。

在生態環境中心,記者見到年近八旬的研究員蘇宗明正坐在辦公桌前整理資料。他告訴記者,從上世紀60年代起,植被調查積累的資料足有一個櫃子之多,將其系統整理出版,可更好地爲廣西生態文明建設服務。開篇之作《廣西植被》第一卷已於2014年10月正式出版,第二、三卷正在編撰中。

在廣西植物研究所還有一項引以自豪的成果,那就是桂林植物園。該園始建於1958年,是中國科學院早期建立的十大植物園之一。由於所處位置獨特和廣西豐富的石灰岩植物資源,該園在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護佈局中就顯得尤爲重要,是我國唯一以石灰岩植物資源遷地保護爲目標的綜合性植物園。園內設有珍稀瀕危植物園、廣西特有植物園、喀斯特岩溶植物專類園等13個專類園區,引種保存6100多種植物,僅珍稀瀕危植物就有400多種,爲地方經濟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作出了貢獻。

2013年4月,時任中國科學院黨組副書記方新在廣西植物研究所考察後,對該所科研服務地方發展工作予以充分肯定,並希望該所發揮橋樑作用,成爲中科院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平臺。

服務地方發展靠人才

“人才是立所之基,創新之源,服務之本。”黃仕訓說。而西部地區“人才引進難、留住更難”是一個不爭事實。廣西植物研究所地處雁山區,離桂林市區20多公里,生活條件相對艱苦,所需人才很難引入。爲了改變這一現狀,所秉持“事業留人、感情留人、條件留人”理念,進一步加大人才引進、培養力度,努力營造有利人才成長、創造性發揮的良性環境,使一批青年科技人員紮根雁山迅速成長。

副所長李典鵬,1991年從廣西大學化學系本科畢業來到廣西植物研究所,在所的支持下,他先後到廣西師範大學讀在職研究生班、日本熊本大學攻讀博士學位,並爭取到中科院西部之光和“西部博士”項目,通過項目啓動,還獲得廣西、國家科學基金等項目支持,使他在羅漢果的化學活性成分及質量標準等方面展開了系統性研究,分離鑑定出羅漢果30多個化學成分,其中具有新結構的皁苷化合物10個,並參與了《食品添加劑羅漢果甜苷》國家標準的編制、起草和審定。李典鵬從一個年輕科研人員迅速成長爲學科帶頭人,擔任了廣西植物研究所副所長。

像李典鵬這樣在科研中成長擔當大任的博士還有很多,韋霄、黃玉清、黃永林、潘爭紅、徐廣平、張強等,他們或已成爲學科的帶頭人,或擔任了重點實驗室主任,或進入了廣西“新世紀十百千人才工程”人選。

平臺是人才活動的舞臺,環境是造就人才的氣場。沒有平臺,科技人才難以施展才幹;氣場不暢,人的積極性、創造性難以發揮。要想留住人才,須在科研條件、創新環境改善上下功夫。

近年來,該所通過多種渠道推進平臺建設,標本館、植物園等研究條件有了較大改進;植物功能物質研究與利用、喀斯特植物保育與恢復生態學兩個廣西重點實驗室和野外試驗檯站等一批高水平科研平臺相繼落戶該所;辦公、科研、職工生活等條件有了很大改善。

在重點實驗室,記者看到液相質譜聯用儀、核磁共振儀等先進儀器設備。科研條件的改善,爲該所聘請國外知名學者掛任“八桂學者”“特聘專家”和廣西“院士工作站”的設立創造了有利條件。

通過多年的努力,廣西植物研究所人才隊伍結構已發生很大改變,所現已有高級職稱人員70多人,佔全所職工的三分之一強。幾年前還難以引進的博士,現在已有40多名。

何成新說,回顧歷史豪情滿懷,展望未來信心百倍。在新徵程中,廣西植物研究所將認真貫徹習總書記“依靠創新驅動,深入推進科技和經濟緊密結合”和自治區黨委、政府“使科技創新成爲新常態下推動轉型發展的新引擎,爲加快實現‘兩個建成’目標作出新的更大貢獻”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進一步提高全所科技人員的創新責任和創新自信,在科研服務地方經濟建設、社會發展的道路上書寫新篇章!

傳說桂林雁山,是大雁北來因見此風景秀美停留於此而得名。廣西植物研究所1946年7月從柳州遷至雁山,青山綠水滋潤了這座茂密山林,也養育了紮根於此的廣西植物研究所這隻“綠色之雁”。

願這隻“爲綠而生,爲綠而長,爲綠而戰”的“大雁”,展翅高飛,播下更多的“綠色種子”,讓八桂大地的山更青,水更綠,爲壯鄉人民營造更多的“金山銀山”!

大雁高飛 廣西植物研究所在服務地方中發展

《中國科學報》 (2015-10-30 第5版 人物)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