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沈飛科研人員在《中國航空報》發表署名文章《艦載戰鬥機現狀與發展趨勢》,直言不諱地指出中型艦載機纔是未來航母艦載機的發展方向,類似美國F-35的一機多型與其海軍型號F-35C所採用的垂直起降將成爲艦載機的標配。沈飛此舉被部分媒體指爲“護犢子”,意在爲自的家殲-31唱讚歌,但也有部分專家認爲殲-31比殲-20更適合上艦。未來是否真的如沈飛所言,中型艦載機纔是王道呢?

事實上沈飛推出的殲-31長期不爲外界所看好,自2012年首飛以來殲-31作爲當時中國在研的第二款五代機難免被拿去與殲-20比較,而當時的沈飛似乎也有競爭五代機主力機型的意圖,然而作爲一款中型戰機其體型與噸位的限制是殲-31無論怎樣改動都跨不過的鴻溝,與當前世界最大的五代機殲-20相比,殲-31無論是航程還是載彈量都難以與其相媲美。沈飛顯然發現了機體過小對殲-31的限制,最新的殲-31的2.0改進版本在第一架原型機的基礎上進行了放大,起飛重量也從25噸提升到了28噸,但這終歸只是治標不治本,體積上的差異也使得殲-31的航電設備受到了限制,在先進技術大量堆砌的五代機領域,殲-31顯然塞不進太多的技術。

隨着美軍F-35C的服役航母艦載機正式進入了五代機時代,而有消息稱殲-20在設計之初並未考慮到作爲艦載機的可能性,若強行將其改爲艦載機其成本必然會大大增加,基於此殲-31成爲中國航母艦載機的熱門選項。

據沈飛科研人員在《艦載戰鬥機現狀與發展趨勢》中所言中型艦載機體積小於重型艦載機可使航母以有限的空間搭載更多的艦載機,並有利於提升艦載機出擊效率,維護費用亦低於重型艦載機,綜合作戰效能與經濟性都要優於重型艦載機,言下之意便是殲-31是當仁不讓的未來艦載機選擇。

然而肯定很多人已經注意到了,雖然殲-20成爲艦載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以殲-31作爲艦載機亦有不足之處。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便是重型戰機對中輕型戰機與生俱來的航電、載彈量、航程的優勢。以航電爲例,受限於戰機體積中型戰機的雷達探測能力要弱於同代的重型戰機,這就使得殲-31在面對敵方的重型戰機時易在超視距作戰中落入下風。至於中型戰機上艦有助於提升航母艦載機出動效率,在中國電磁彈射取得巨大突破的當下並不具備太大意義。而這篇文章提到的另一個觀點——一機多型也存在着系統整合與衆口難調的風險,美國F-35磨磨蹭蹭的研發過程便是最好的證據。

綜合看來殲-31作爲一款中型機上艦有一定的優勢,但其綜合戰力要大大弱於重型艦載機,在追求高精尖武器的今天質量優勢明顯排在數量優勢之前的。所以殲-31在目前看來是最適合上艦的,但並不是最好的。

本文由火器營原創,抄襲必究!(圖片來源於網絡)

本文爲一點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