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卯釗、車前子

來源:樂亭文化研究會《讀樂亭》雜誌||今日頭條號:樂亭故鄉人

題圖來自網絡,僅爲配圖。和本文無關

評劇的搖籃——“雙發合”班始末

清代,樂亭縣有享譽京東的崔劉張史四大家族,其中最早、規模也最大的是城南廟上崔家。

崔家祖籍吉林省長白山崔家溝,系滿族正白旗,先祖崔景祿隨清順治帝入京,役使宮廷,受皇封后,隨其主跑馬行圈,佔有大量土地。其主把樂亭一帶委託崔家經管,崔家便由吉林遷至樂亭城南郎君廟(今廟上村),把土地租種給當地農民,他家負責收取地租,每年向王府進貢,從地租中提取大量銀錢,因而財富日豐,成了京東著名的封建莊園主,過着使奴喚婢的日子。

隨着家業的擴大,愛好鄉間文化的崔家人也學着京城官宦人家,養起了戲曲班子。崔家人清楚,養戲班不僅能供嘉賓眷屬享樂,還可光耀門楣,因此就辦起了皮影班,並起名“雙發合”。雙發合最盛的時候要數清中葉以後的同治、光緒年間,而操持管理這個班社的人就是崔家的崔佑文。

崔佑文,字子宣,生於清咸豐初年,在族中排行第八,鄉里人當面稱其爲“崔八爺”,背後稱其爲“崔八廝”。崔佑文自幼嬌生慣養,無視功名,不願讀書做官,但他卻對民間藝術情有獨鍾。爲此,崔家的掌家人就讓他管起雙發合班。崔佑文不惜重金從各地聘用皮影、梆子戲班中的名家高手,集聚雙發合班。

雙發合班的影班有享譽昌灤樂一帶的知名影匠,如王華、楊長枝、趙文傑、紀老豐、苗老佑和後來成名韓增等。但崔佑文仍不滿足只限於皮影班,還憑藉其雄厚的經濟實力,千方百計擴大新的戲曲劇種。首先,看中了具有傳統說唱藝術的大鼓,養起了大鼓藝人,曾親自帶享譽樂亭的溫榮溫鐵板進京,爲恭親王進貢獻藝,受到了恭親王的賞識,親封“樂亭大鼓”之名。接着,又辦起了梆子班,將冀東地區當時有名的梆子名藝人金茶壺、大金鐘、小達子、蓋京東、小靈芝等招募到雙發合。爲培養後備力量,還招收了20多名學徒練功學唱,並聘請梆子掌班老闆齊老柄任武功教師,使梆子的演出水平大大提高。當時演出的劇目主要有《二度梅》、《回荊州》、《打登州》、《戰宛城》、《大登殿》、《蝴蝶杯》、《南北合》等。

崔佑文癡心民間藝術,總想着出新。一次出行,正趕上蓮花落藝人在街頭打場賣唱,唱的是傳說故事,家長裏短,民間趣事,吸引得來往過客紛紛前來觀看,叫好聲不斷,很受羣衆喜愛。崔佑文見蓮花落有發展前途,在1880年,就把當時昌灤樂一帶知名的街頭演唱蓮花落藝人糾集到雙發合,不僅提供喫穿,還設有戲臺廳房,供他們排練、練功、演出,在梆子班老師的指導下,加工排練了一些新劇目,每年正月初三、三月二十三、四月十八、五月十三、寒食節,蓮花落和梆子戲經常是“兩合水”同臺演出,一唱就是十天半月,起初,蓮花落唱帽戲,梆子壓軸。再加上他們同皮影、梆子、藝人常喫住在一起,得以共同切磋技藝。在演出過程中,蓮花落藝人們逐漸把梆子皮影戲的聲腔、板式、表演技巧等不斷融入自己的藝術中,越來越多的演出了拆出戲,如《小姑賢》、《補汗衫》、《王大媽探病》等。由於蓮花落樂曲來源於民歌俚曲,語言通俗易懂,因而深受人們的喜愛。以前,人們愛看梆子,是因爲欣賞武戲,後來蓮花落也有了武戲,如《潯陽樓》、《五峯會》等。比看梆子的武戲還帶勁,逐步改成梆子唱帽戲,蓮花落壓軸,因而,蓮花落就壓過了梆子班。從此,不僅在家中和街頭爲崔家眷屬和尋常百姓演唱,還經常巡迴到冀東各縣演出。

崔佑文財大氣粗,連樂亭縣令也不放在眼裏,樂亭縣令奉諭,禁演蓮花落,他卻以慶壽爲名,廣邀朝中親友,府城貴賓,在自己家中設觀賞落子堂會,爲顯示其轟動效應,還允許附近鄉民入園觀看,演員在臺上優美的身段和動人的唱腔,博得場上觀衆陣陣喝彩。嘉賓席上,崔佑文在洋洋得意之際,竟當衆質問縣令說:"縣太爺,你看蹦蹦戲爲民所喜,官商所愛,可謂萬家同樂,何有傷風敗俗之嫌?你聽說過誰家村婦、少婦因看蹦蹦戲而私奔?"竟使縣令無言以對,只得哼哈答應,避而默許。

當時,雙發合班主要演員有:

任連會,張璉、邱喜、趙俊等。崔佑文見冀東蓮花落頗受歡迎,大有壓倒京梆大戲之勢,還招了一撥十幾歲的小青年,辦了一個蓮花落小科班。招收了成兆才(藝名東來順)、張玉琛(藝名佛動心)、杜知義(藝名金菊花)、張化文,字彩亭,(藝名糧滿倉)。侯天太(藝名滾地雷)、張玉樹(藝名臭蟲母子)、劉春生(藝名小迷糊)、張德義、張德信(藝名普江紅)(藝名海棠花)、孫鳳鳴(東發紅)、孫鳳崗(東發亮)、孫鳳利、孫鳳齡四兄弟,任善慶(金不換)、任善豐(月明珠)、姚繼盛、餘鈺波等。從梆子班裏選派戲曲經驗豐富的王連、張鏈、陳君、張一根任文戲教師,專教唱功;武功教師齊老炳教授武功。他還制定了教學制度,規定三年出師。出師後,三年奉獻班主,學徒在學藝期間的衣食住都由班主負擔。學藝期間的病死逃亡,班主概不負責。一人犯錯誤或學戲較慢,打全班人員,小班學員三年內邊學邊演,相繼都能挑臺演唱成出戏,不久都成了落子班的骨幹。從此,崔家的雙發合就成了集皮影大、小班,梆子班、蓮花落大、小班和大鼓藝人們的樂亭民間文化的綜合藝術團體。這在當時,就是現在的基層組織能有這樣規模的也是不多見的。

特別提出的是,地攤蓮花落從由對口發展到拆出,藝人們通過與姊妹藝術交流和在演出實踐中,對演出劇本結構和表演程式逐步有所瞭解,不斷擴大藝術視野,爲以後改編、移植劇本打下了良好基礎。後起之秀旦角演員金菊花,對藝術的追求非常執着,爲掌握該行當的舉止動態,他常跟在少女、少婦後面,學他們的舉止動作,當被這些姑娘、媳婦們發現後,常遭白眼,被譏諷爲“沒大沒小沒正像”,但他毫不在意,終於使旦角表演得細膩傳神。他受梆子哭腔和皮影哭腔的啓迪還經常去辦喪事的人家聽人家哭喪。回來後帶着傷心的感情,邊哭邊學,幾經反覆,終於琢磨出落子的大悲調、小悲調和十三咳,豐富了蓮花落拆出階段的板式和曲調。因而雙發合班旦角演員金菊花的大口落子傳遍冀東各縣。

隨着演出,蓮花落班改編創作了很多劇目,先後出演的有:《紅娘下書》、《蘭橋會》、《劉雲打母》、《四大賣》、《雙鎖山》、《王大娘探病》、《逛茨山》、《李翠蓮盤道》、《宋江發配》、《劉金定觀星》、《燕青賣線》、《夜打登州》、《山伯下山》、《馬寡婦開店》、《王二姐思夫》、《斬竇娥》、《小姑賢〉、《王漢歧做賊》、《馮奎賣妻》、《馬前潑水》、《王存打鳥》等150多出; 崔佑文死後,其子崔明船繼承父業,因奢華過度,財力日窘,戲班於1904年解散,只有皮影大班支撐到1943年。

雙發合班的蓮花落班辦了20多年,雖以崔家人享樂、炫耀門庭、贏利爲目的,但班內集中了冀東所有的著名藝人,爲他們提供了一個集中生活、共同演出、切磋技藝的場所和機會,使蓮花落藝人逐步熟悉了皮影戲、梆子大戲的劇本結構、聲腔板式和表演程式,又在梆子教師的教授下掌握了一定的表演基本功,爲蓮花落的深化改革,進而發展成評戲,打下了堅實基礎。因之,崔家的雙發合班,是現代評劇的搖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