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來,南寧市良慶區天築米蘭小區7棟一住戶,每天都在陽臺上大聲播放音樂,有時還在陽臺大聲敲打鍋碗盆瓢,樓上樓下住戶及周邊居民不勝其擾。5月9日,該小區物管及轄區派出所有關人員向南國早報客戶端記者表示,他們也很頭痛。

9日中午12時許,南國早報客戶端記者來到天築米蘭小區看見,該小區7棟共有26樓,在樓下四周,均可以清晰聽見樓上傳來很大的音樂聲。住在14樓的業主黃女士稱,音樂聲來自7樓的一套房,這套房住着一名30歲左右的女子,不知何故,每天從早上6時開始播放音樂,一直到晚上12時才停止,中午也不停歇。

南國早報客戶端記者來到黃女士家的陽臺上發現,音樂聲確實很大。黃女士說,她以前帶小孩住在陽臺邊的臥室,由於該住戶播放音樂太大聲,根本睡不着覺。特別是晚上夜深人靜的時候,音樂聲劃破長空,整個小區都能聽見,她的小孩多次在夢中被驚醒。後來,她只好搬到另外一間屋子裏睡覺。但是,一到晚上還是不敢開窗,也不敢打開陽臺的玻璃門。

攤上個大聲放音樂的女鄰居,咋辦?小區業主不勝其擾,派出所多次上門都喫了“閉門羹”

▲每天大聲播放音樂的是天竺米蘭小區7棟的一套房。

南國早報客戶端記者來到房前,聽見裏面正在播放很大的音樂聲,但多次敲門都無人回應。記者從14樓的樓梯一直往上走到26樓及樓頂,發現每一層都能清晰聽見音樂聲。有業主給記者發了一個視頻稱,住在這套房子的女子有時還在陽臺上大聲敲打鍋碗盆瓢。

9日下午2時許,南國早報客戶端記者離開天築米蘭小區時,該住戶仍在大聲播放音樂,而且是單曲循環播放。

針對此事,天築米蘭小區物業管理處有關負責人對南國早報客戶端記者說,住在這套房子的女子姓羅,原來是一家公司的會計,她母親以前將這套房出租給他人住,去年5月租戶退房後,羅女士住進來。從去年6月開始,羅女士就在陽臺上每天大聲播放音樂,有時還在陽臺上大聲敲打鍋碗盆瓢,樓上樓下業主及其周邊居民不勝其擾,多次投訴到物業管理處、社區及轄區派出所。由於實在無法忍受,住戶的業主一家人都已搬離該小區。

接到投訴後,物管、社區及派出所多次派人上門欲找羅女士進行調解,可她每次都以各種理由不開門。

該小區物業有關負責人稱,前不久,他們聯繫到羅女士的母親,對方稱羅女士以前感情受挫,可能是精神受到了一些打擊,叫大家多多體諒,不要刺激她,近期會帶她到其他地方去住,爲此,物管只能寄希望於她母親帶她搬離小區。

南國早報客戶端記者問是否能提供羅女士母親的手機號,物管有關負責人表示不方便。

南國早報客戶端記者隨後來到金象派出所,一名值班民警稱,該所已接到天築米蘭小區居民多次報警,他已多次去過該小區,每次到該住戶房前都喫“閉門羹”。他表示,對於這種擾民的情況,擾民的住戶執意不開門,他們也沒辦法,又不能像偵破案件那樣破門而入。所以,他希望物管多跟擾民的住戶進行溝通,最好能夠說服對方停止擾民行爲。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第四十五條第二款:在城市市區街道,廣場、公園等公共場所所組織的娛樂,教育等集中活動,使用音響器材可能產生干擾周圍居民生活環境的過大音量的,必須遵守當地公安機關的規定。鄰里之間的噪音,紅白喜事噪音,學校的喇叭聲,還有馬路的機動車輛噪音均屬公安部門管理。

作者 | 南國早報客戶端記者 趙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