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人皆談區塊鏈,生怕被時代淘汰。此股熱潮,甚至漂洋過海,傳播到英國,有幸得到了英國頂級科學雜誌自然的垂憐,自然雜誌毫不客氣,直接給出區塊鏈流行病學的結論,不啻於一記耳光。然則國內的區塊鏈熱潮果然這麼不堪嗎?

人人皆談區塊鏈,生怕被時代淘汰。此股熱潮,甚至漂洋過海,傳播到英國,有幸得到了英國頂級科學雜誌自然的垂憐,自然雜誌毫不客氣,直接給出區塊鏈流行病學的結論,不啻於一記耳光。然則國內的區塊鏈熱潮果然這麼不堪嗎?

沒毛病!人人談論區塊鏈就像人人談論電影一樣自然

《自然》雜誌諷刺稱,世界上有兩種區塊鏈,一種是技術天才腦中的區塊鏈,一種是中國微信羣裏的區塊鏈。聞聽此言,小編忍不住辯駁幾句。世界上有兩種電影,一種是導演天才腦中的電影,一種是觀衆羣衆影評裏的電影。

吾等喫瓜羣衆雖然沒有拍電影的實力,總有品讀電影好壞的權利,畢竟電影是爲了播給觀衆看的。同理,吾等喫瓜羣衆雖然沒有中本聰的天才般的技術眼光,總有探討區塊鏈商業應用的權利。畢竟區塊鏈是需要落地生根,爲民衆創造應用價值的。您一個自然頂級科學雜誌,不搞科學研究,爲啥從羣體行爲學角度譏諷中國民衆跟風現象呢?在此借用鳳凰傳奇玲花的名言,賤人就是矯情。

新技術概念的跟風熱潮非國人獨有

小編捫心自問,雖然國內區塊鏈的熱潮確實略有些走形,但也比英國萬馬齊喑的局面要好的多。今時不比往日,當下的中國並非閉關鎖國、羣氓愚昧的時代。

據媒體人整理,這是《自然》雜誌自創刊以來,第三次從羣體行爲的角度分析中國。至於羣體行爲是否是門嚴謹的學問,小編還是存疑的。第一次是《他們爲什麼相信自己刀槍不入?》第二次是上世紀60年代,批評中國盛行的忠字舞集體舞蹈。不得不說,均點到了國人的痛處,一是八國聯軍。二是十年動亂,均是信息閉塞、集體愚昧的時代。而如今是互聯網的時代啊,區塊鏈何德何能堪與此等大低谷時代相比並論呢?

一種新生事物的出現,總會伴隨人們過高或過低的評價,當蒸汽機驅動的火車在英國誕生之時,英國不同樣存在對新技術的恐慌心理嗎?也許《自然》雜誌是想評論民衆的盲目跟風,羣魔亂舞。實事求是的講,當愛因斯坦的相對論面世之後,同樣引起大街小巷人們的普遍關注,究竟那時代的英國人、美國人又有幾個能夠理解相對論呢?相對論屬於天體物理學範疇,區塊鏈可是在商業領域、老百姓身邊有應用場景的。與人人比劃相對論,人人談論區塊鏈要靠譜的多了。

這股區塊鏈熱在中國似乎愈演愈烈,確實有很多傳銷幣、龐氏騙局的存在,但也存在大量科技公司的普遍入場,bat三巨頭、小米、華爲、美圖等企業均有佈局。就在大家認爲區塊鏈可能顛覆阿里、騰訊等大公司之時,數據傳來,螞蟻金服的區塊鏈專利在去年位立世界排名第一,第二名是美國的IBM公司。目前前幾位排名還找不到英國的公司,《自然》自然也是無話可說,無緣置喙。

新事物的發生發展,總有一個野蠻生長、成熟整合的過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