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發展富民興村產業

去年,清新區農業產業發展呈現出良好發展態勢,農民收入逐步增加,農村面貌明顯改觀。梁素雅 攝

南方日報訊 (記者/賀歡 特約通訊員/豐志毅)日前,清新區召開鄉村振興工作會,通報2018年全區鄉村振興工作情況,部署2019年鄉村振興工作任務。清新區委書記鄭小燕在會上強調,要抓住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這一契機,大力發展富民興村產業,帶動該區農業農村加快發展。

富民興村動力不斷增強

農業產業發展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農民收入逐步增加,農村面貌明顯改觀。這是2018年清新區推進鄉村振興工作成績的總體概述。

具體而言,去年,清新區農村綜合改革持續深入推進,完成209個村(社區)黨(總)支部和777個村民小組黨支部規範化建設;打造了石潭鎮水西村、浸潭鎮下逕村、三坑鎮楓坑村等一批黨建示範點;累計實際整合耕地12.79萬畝、整合普惠性涉農資金1.48億元、整合非普惠性涉農資金7.8億元;建立農產品、農資、技術服務等各類型涉農綜合服務平臺71個、專業合作社聯合社2個,農資經營網點近200個。

富民興村動力不斷增強,新增有機農產品認證41個、廣東省名牌產品7個、“清新優品”優質農產品商標已達93個;新增家庭農場93家,新培育登記成立49家農民合作社,獲批市級農民示範社10家、市級示範家庭農場1家;目前共建成鄉村旅遊點6個、民宿38家,去年旅遊帶動經濟收入57億元;組建智慧農業研究院,解決生鮮農產品快遞保鮮問題。

生態宜居水平不斷提升,全區40個省定貧困村20戶以上的652個自然村全部完成規劃編制,“三清三拆三整治”全面開展;按照美麗鄉村“五個梯度”標準,創建美麗田園1個、生態村1個、特色村3個、示範村4個、整潔村95個;全區建成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626個。

此外,在精準脫貧方面,清新區去年落實清遠雞、食用菌、光伏發電等產業扶貧項目131個,累計投入各級扶貧資金2.17億元;扶持貧困戶自主增收項目61個,向貧困戶發放全額貼息貸款32筆151萬元;設立基本生活救助金,全年發放12149人次274.97萬元。

打造“一村一品、一鎮一業”

會議對2019年清新區鄉村振興發展的主要工作任務作了部署。會議提出,打造“3+X”產業體系,在打造清遠雞、柑橘、茶葉等三大主導產業的同時,大力發展桂花魚、烏鬃鵝、特色蔬菜水果(如蘆筍、山蘇、火龍果)等具有清新特色產業,打造“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做強該區富民興村產業。

富民興村產業如何做強?會議提出,要加快推進現代化農業產業園建設和“一村一品、一鎮一業”發展,今年要重點打造清遠雞現代產業園、桂花魚健康養殖示範園建設,力爭到2019年底建成清遠雞產業園和海大集團(清新)桂花魚產業園;集中連片打造特色優勢產業,鼓勵有條件的鎮村發展電子商務、休閒旅遊等新產業新業態,創響一批“鄉字號”“土字號”特色產品品牌;通過推進“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形成一批主導產業突出、區域特色優勢明顯、市場前景較好、農民增收效果顯著的專業村、專業鎮,力爭到2019年底建成5個“一村一品、一鎮一業”示範村。

同時要抓好嶺南特色水果產業“雙創”示範縣建設,以促進農民增收爲目標,建設12個百畝以上核心示範園,示範帶動建設1萬畝示範片;集成1套綠色生態技術模式或標準化種植模式;創建一個砂糖橘縣域公用品牌,培育8個自主品牌建設。

另外,會議還提出,要連線連片開發鄉村旅遊,推動鄉村旅遊與休閒觀光農業提質升級,着力打造鄉村旅遊景區、旅遊特色村、鄉村精品民宿和鄉村創客基地,打造省級精品鄉村旅遊線路,建設鄉村文化旅遊公共服務中心。

做優做強農產品精深加工

“我區作爲傳統農業大區,全區各級黨員幹部要理解和把握農業農村工作在全局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聚焦破解城鄉二元結構問題,不斷豐富‘三個重心下移’‘三個整合’‘五個梯度創建’內涵。”鄭小燕會上要求,要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建立有利於消除城鄉二元結構的機制體制,推進鄉村振興各項任務落實見效。

鄭小燕表示,要抓住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這一契機,大力發展富民興村產業,繼續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紮實推進“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工程,大力發展水稻、水產、清遠雞等產業,做優做強農產品精深加工,持續健全特色農產品質量標準體系,強化農產品地理標誌和商標保護,創響“清新優品”品牌。

“我們要更加主動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堅持差異化發展,充分發揮清新在生態資源、交通區位等方面的優勢,按照‘港澳所需、灣區所向、廣東所能、清新所在’的要求,積極承接灣區城市特別是廣州的輻射帶動,重點在優質農產品供給、生態休閒旅遊服務、生態防護屏障建設等方面持續發力,大力推動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工農互惠、城鄉一體發展,爲大灣區建設宜居宜業宜遊的優質生活圈提供重要支撐,帶動該區農業農村加快發展。”鄭小燕強調。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