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金業協會備案信息顯示,深圳國投融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於2013年11月13日,備案於2014年6月4日,屬於私募股權、創業投資基金管理人,註冊資本爲3000萬。最後,基金君附上此次協會公佈的68家疑似失聯私募機構的名單,其中,北京潤天行健投資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中企會日新(北京)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廣東匯智盈豐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上海東萬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涉及法律訴訟,包括民間借貸糾紛、合同糾紛等,還有部分私募被列入失信被執行人。

5月9日晚間,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公佈了第二十七批疑似失聯私募機構名單,包括北京諾伊投資、中企會日新投資、中宏富達等68家。

基金君查了一下這些私募基金,其背後多涉及產品兌付問題,被監管開局罰單和被告上法院等情況。比如深圳國投融投資基金因侵害“國投”商標等被國家開發投資公司告到法院;上海肆通股權投資曾經發布多隻產品延期兌付還款公告,聲稱融資方年底流動性困難,申請延期還說要補償投資者收益;上海睿谷資產及其法人被法院判決非法吸收公衆存款罪,涉及4400多萬。

還有,吉林省旅遊產業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湖北遠達財富股權投資基金有限公司曾經均被監管部門開出罰單;還有一家深圳市前海阿里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由深圳市中大恆源資本管理有限公司更名。

協會表示,截至2019年5月8日,已將中投國美投資基金管理(北京)有限公司等635家機構列入失聯公告名單,其中286家機構已被註銷登記;14家機構已自行申請註銷登記。

深圳國投融投資基金

侵害“國投”商標被告

基金君發現,疑似失聯私募中有一家深圳國投融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因爲侵害商標等,被國家開發投資公司告了。值得注意的是,他的大股東貴州貴投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也被列入了本次公佈的疑似失聯私募名單。

基金業協會備案信息顯示,深圳國投融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於2013年11月13日,備案於2014年6月4日,屬於私募股權、創業投資基金管理人,註冊資本爲3000萬。但公司已被列入異常機構,同時協會還提醒,國家開發投資公司表示:該機構與國家開發投資公司無關聯關係。

68傢俬募疑似失聯:有非法吸收公衆存款罪 有產品延期兌付

中國裁判文書網信息在去年4月發佈了《原告國家開發投資公司訴被告深圳國投融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不正當競爭糾紛和侵害商標權糾紛民事判決書》。

深圳市羅湖區人民法院審理查明,原告在2005年10月作爲母公司成立企業集團“國投集團”,2007年11月《中央企業規範簡稱表》第50條載明“國家開發投資公司”簡稱爲“國投”,原告是“國投”商標註冊人。

法院判決:

一、被告深圳國投融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應立即停止侵犯原告國家開發投資公司第4293497號註冊商標“國投”註冊商標專用權行爲;

二、被告深圳國投融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應立即停止對原告國家開發投資公司的不正當競爭行爲;

三、被告深圳國投融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應自判決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內變更企業名稱,變更後的企業名稱中不得包含“國投”或與“國投”近似的文字;

四、被告深圳國投融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應自判決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內,將“guotou.org”和“guotou.org.cn”域名轉給原告國家開發投資公司;

五、被告深圳國投融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應於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賠償原告國家開發投資公司兩案經濟損失及爲制止侵權的合理開支兩案共計人民幣8萬元;

六、駁回原告國家開發投資公司其他訴訟請求。

68傢俬募疑似失聯:有非法吸收公衆存款罪 有產品延期兌付

其實,冒用知名機構的名字、給自己增信在一些私募中並不少見,本次公佈的疑似失聯私募名單中也有不少,比如深圳市前海阿里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其是在2016年3月由深圳市中大恆源資本管理有限公司更名,其法人是兩個自然人,跟我們熟知阿里一點關係都沒有。

上海肆通股權投資多隻產品延期兌付

公開資料顯示,上海肆通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是上海頡利金融信息服務集團有限公司(頡利集團)的下轄子公司,成立於2015年10月23日,註冊資本1000萬,實繳比例50%;該公司登記於2015年11月4日,屬於其他私募投資基金管理人,目前公司備案有長信系列12只私募基金。由於未按要求提交經審計的年度財務報告,上海肆通股權投資被列入異常機構。

68傢俬募疑似失聯:有非法吸收公衆存款罪 有產品延期兌付

基金君發現,頡利集團的官網上披露了上海肆通股權投資旗下有多隻產品延期兌付的公告,包括長信十八號、長信二十號。

68傢俬募疑似失聯:有非法吸收公衆存款罪 有產品延期兌付

去年9月3日,官網發佈《長信十八號私募基金延期兌付還款計劃》、《付息延期公告》及《延期兌付情況說明》,上海肆通股權投資發行的長信十八號原應2018年9月6日到期,但由於先前借款人湖州市稷富建設發展有限公司有大量的在建工程,出現短時資金積壓問題,後續工程回款緩慢,公司現金流緊張,無法於原定基金到期日支付投資本金和剩餘投資收益。因此上海肆通股權投資決定申請基金延期三個月兌付,並給投資者在延長期限內利益損失進行補償,支付按照投資本金以年化10%計算的補償收益。

68傢俬募疑似失聯:有非法吸收公衆存款罪 有產品延期兌付

去年12月12日,公司也發佈《長信二十號私募投資基金》公告、《延期兌付說明》,雖然產品陸續到期,但融資方時值年底,各項回款情況不正常,且銀行等金融機構信貸資金也比較緊張,導致遇到暫時的流動性困難,無法及時兌付投資者本金,但融資方和擔保方都在採取積極措施籌措資金。上海肆通股權投資申請對長信二十號延期兌付,預計在2019年3月1日陸續完成兌付。

68傢俬募疑似失聯:有非法吸收公衆存款罪 有產品延期兌付

上海睿谷資產非法吸收公衆存款被判

基金業協會備案信息顯示,上海睿谷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成立於2006年11月3日,登記於2014年10月31日,屬於私募股權、創業投資基金管理人,註冊資本1000萬,但實繳只有21%。該公司被協會列入異常機構,還有“虛假填報”的警示信息,該公司填報虛假高管信息,尚未完成整改,其法定代表人王煒並沒有基金從業資格。值得注意的是,工商信息也顯示,該公司由兩名自然人持股,王煒持股99%是實控人,但到2016年底王煒退出法人,劉婀娜成爲新的法人,這些信息均未在協會更新。

中國裁判文書網信息顯示,去年7月發佈《被告單位上海睿谷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王煒非法吸收公衆存款一審刑事判決書》。

上海市虹口區人民檢察院在2017年8月向法院提出公訴,上海市虹口區人民法院查明:被告上海睿谷及王煒於2013年11月27日合夥成立湘潭睿豐,后王煒在上海睿谷未獲得金融業務許可證的情況下,通過委託理財公司推廣、撥打電話、口口相傳等方式向不特定公衆宣傳湘潭睿豐的中儲糧醴陵購銷公司“移城建郊”項目,招攬高某某、彭某、田某某等不特定投資人入夥湘潭睿豐成爲有限合夥人,並向上述投資人承諾10.5%至12%保本付息的高額回報。案發後經審計,上海睿谷吸收投資款共計人民幣44,199,990.00元。

法院認爲,被告單位上海睿谷及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被告人王煒非法吸收公衆存款,擾亂金融秩序,數額巨大,均已構成非法吸收公衆存款罪。但其自首,可從輕處罰,法院判決:

一、被告單位上海睿谷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犯非法吸收公衆存款罪,判處罰金人民幣十萬元。

二、被告人王煒犯非法吸收公衆存款罪,判處有期徒刑四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五萬元。

三、非法吸收的公衆存款予以追繳。

68傢俬募疑似失聯:有非法吸收公衆存款罪 有產品延期兌付

多家疑似失聯私募被監管開具罰單

還有幾家疑似失聯私募曾經被監管部門開出罰單,比如吉林省旅遊產業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湖北遠達財富股權投資基金有限公司。

基金業協會備案信息顯示,吉林省旅遊產業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於2014年9月15日,備案於2014年12月24日,屬於私募股權、創業投資基金管理人,註冊資本爲2000萬元。但其誠信信息顯示,因未按要求按時提交經審計的年度財務報告,該公司被列入異常機構,同時2017年9月證監會通報2017年私募基金專項檢查執法情況,該機構被證監會採取行政監管措施,基金業協會提醒投資者注意風險。

68傢俬募疑似失聯:有非法吸收公衆存款罪 有產品延期兌付

2017年7月,吉林證監局向吉林省旅遊產業投資基金下發監管函,責令其改正:基金產品吉林省文旅一號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的基金合同中明確約定私募基金不進行託管,但未在基金合同中明確保障私募基金財產安全的制度措施。文旅一號剩餘的尚未對外投資的50萬元募集資金管理不規範,以現金形式存放於公司,缺乏基金財產安全性保障措施,不符合《私募投資基金監督管理暫行辦法》第二十一條第二款的規定。

68傢俬募疑似失聯:有非法吸收公衆存款罪 有產品延期兌付

基金業協會信息顯示,湖北遠達財富股權投資基金有限公司成立於2013年5月8日,備案於2014年6月4日,屬於私募股權、創業投資基金管理人。其被列入異常機構,而且該機構在2019年3月20日被湖北證監局採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管措施。

68傢俬募疑似失聯:有非法吸收公衆存款罪 有產品延期兌付

2019年3月20日,湖北證監局發佈關於對湖北遠達財富股權投資基金有限公司採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決定:湖北遠達財富股權投資,存在這些行爲,違反了私募相關法律法規:

一、單支私募基金的投資者人數超過法定上限;

二、向不合格投資者募集資金;

三、向投資者承諾投資本金不受損失和承諾最低收益;

四、挪用基金財產;

五、部分基金相關文件保管不當;

六、管理的8支私募基金產品未辦理基金備案手續;

七、部分登記備案信息更新不及時。

68傢俬募疑似失聯:有非法吸收公衆存款罪 有產品延期兌付

最後,基金君附上此次協會公佈的68家疑似失聯私募機構的名單,其中,北京潤天行健投資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中企會日新(北京)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廣東匯智盈豐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上海東萬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涉及法律訴訟,包括民間借貸糾紛、合同糾紛等,還有部分私募被列入失信被執行人。

第二十七批疑似失聯私募機構名單

68傢俬募疑似失聯:有非法吸收公衆存款罪 有產品延期兌付68傢俬募疑似失聯:有非法吸收公衆存款罪 有產品延期兌付

本文源自中國基金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