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18年後,進口原油繼續成爲市場焦點。從1月的進口數據來看,沙特供應的原油爲429萬噸左右,同比下滑15%,逼近過去5年同期的最低值,供應排名也跌至第三,引發業者關注。與此同時,俄羅斯對中國供應原油高達567萬噸,同比增長23%,雄踞榜首。衆所周知,沙特一直是中國主力的原油供應地,此番下滑,說明沙特在中國進口原油中的地位正在下降麼?

1月中國從沙特進口原油驟降,從數據看主力供油地“三國殺”

其實在2013年之前,俄羅斯並不是中國最大的原油供應國,俄羅斯在2013年對中國的供應排名僅位列第四,還不及阿曼。而隨着2014年中俄戰略合作關係的確立,能源領域也是風生水起,開始成爲Top3的常客。下面我們從歷年數據來看下,三個中國進口原油的主力來源地之間的“三國殺”。(注:顏色由淺到深,意味着數量從小到大,單位均爲萬噸)

1月中國從沙特進口原油驟降,從數據看主力供油地“三國殺”


而俄羅斯今年首次在1月拿下冠軍,且供應量創歷年之最,主要原因是橫跨西伯利亞的輸油管道啓用,加之中國地方煉廠對於俄原油的需求居高不下。首先來看過去5年的1月份,中國主要的三個進口原油來源地的變化。可以看出,沙特曾連續5年排名第一,因此今年1月的下滑如此引人注目也就不足爲怪了。不過1月的數據通常無法代表全年的趨勢,加之其與第二名安哥拉的差距不大,因此這不足以說明沙特在中國的進口原油供應市場已經掉隊。

1月中國從沙特進口原油驟降,從數據看主力供油地“三國殺”

再來看過去5年中國全年的進口原油表現,可以發現沙特三冠兩亞依然強勢。只是仔細觀察,最近的兩年沙特連續被俄羅斯超越,且差距從2016年的2.9%驟然拉大到2017年的14.6%,對安哥拉的領先優勢也從2016年的16.6%大幅收窄至2017年的3.5%,確實值得業者側目。其實縱觀過去5年的沙特數據,其對中國的供應原油數量一直在5000-5300萬噸的區間爲主,過去兩年也並沒有誇張的降幅出現。反觀俄羅斯和安哥拉的數據,則可以看出抬升之勢非常顯著。一言以蔽之,不是沙特供應跑的慢,而是俄羅斯和安哥拉的供應出現了明顯的加速。

1月中國從沙特進口原油驟降,從數據看主力供油地“三國殺”

從上面的兩個表可以看出,2017年三桶油其實還增加了從沙特的供應。但是過去的2年間,由於山東地煉爲代表的民營煉油企業對於進口原油的操作愈發成熟,開始成爲俄羅斯和安哥拉原油需求的強力拉動,2017年分別增長了0.8和1.1個百分點。

考慮到中國與沙特政府的能源合作關係,加之沙特阿美與中海油、中石化以及北方華錦密切的協作項目(惠州煉廠供應合同、盤錦新煉廠等),沙特未來依然將是中國重要的進口原油供應來源地,Top3的地位較爲穩固。只是山東地煉等民營煉油企業也在陽光下茁壯生長,俄羅斯作爲中國最大的進口原油供應地或將成爲常態,安哥拉也有望超越沙特重新坐上第二把交椅。

你方唱罷我登場,三國逐鹿意依然。

更多油品資訊地煉裝車價原油收盤請關注微信公衆號隆衆資訊:longzhongjituan1988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