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上午,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圖爲大會會場。

中國“兩會”越來越成爲國際關注的焦點,這一現象,其實很“正常”。

中國目前發展勢頭穩健、強勁,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30%,中國的一舉一動,都可能對國際經濟形勢產生影響,所以外媒如此關注中國“兩會”也是自然之事。

每年兩會,外媒對中國的國防經費問題都特別“操心”。個別外媒總是抓住機會對中國國防經費的增長幅度大做文章。關於這一話題已然成了一個固定模式:公佈——被質疑——解釋——還是被質疑。

幾年前,還有外媒預測當年的中國軍費增長將超過20%,結果慘遭打臉。

按照符合國家國防建設的需要,並且與經濟發展的幅度相匹配,妥妥地安排着自己的各項開支,謀求的是可持續發展。

外媒只看到中國軍費預算的增長率和絕對值,而不看中國的國防欠帳和人均國防開支,這不過是一慣的選擇性失明罷了。

要說中國對民生方面的安排和支出,外媒恐怕沒有興趣關心,但中國老百姓卻非常在意。

李克強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有許多大事要講,但用在提高百姓民生福利水平方面的落筆卻相當重。

今年在關於老百姓錢袋子方面,要“穩步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個人所得稅起徵點;在降低百姓生活費用方面,增加子女教育、大病醫療等專項費用扣除,合理減負;在醫療保障方面,提高基本醫保和大病保險保障水平,居民基本醫保人均財政補助標準再增加40元,一半用於大病保險;在社會公平方面,加大公租房保障力度,對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要應保盡保,將符合條件的新就業無房職工、外來務工人員納入保障範圍。

再加上精準扶貧投入等等,這些都是要真金白銀花錢的。如果把花在提高民生福利上的投入統計一下,那將是一個非常龐大的數據,相比較軍費預算上的增長率,恐怕這個增長率會大的多。

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還指出:國家科技投入要向民生領域傾斜,加強霧霾治理、癌症等重大疾病防治攻關,使科技更好造福人民。

國家科技進步的成果向民生傾斜,既體現了對規律的遵重,更體現了以人民爲上的發展理念。一慣敏感的外媒記者,對此,基本上選擇性禁言了。

外媒對這感不感興趣,並不重要,春江水暖鴨自知。中國的事情,中國人最有發言權。

回到軍費預算上,中國按照人民的意志和中國國家安全的需要,適當調高一點增長率,外媒就大呼小叫,要說他們沒見過世面,恐怕也是小看他們。那麼這種莫名驚詫背後的不淡定,就不知道用意何在了?

中國秉承和平發展的理念,不會掉入歷史的泥坑裏,也不會被有的國家發動的軍備競賽帶到溝裏去。

中國走出了一條有別於西方的文明發展道路,現在更加自信,一切都在有條不紊地按着既定的節奏在妥妥地前行,軍費預算無論是8%也好,9%也罷,都是按需列支,不會頭腦發熱,也不會隨便衝動。

_81)出品

編譯:王傳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