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閔(?-352年),亦作染閔,字永曾,小字棘奴,魏郡內黃(今河南內黃西北)人,十六國時期冉魏政權建立者,350年-352年在位。以勇猛著稱。350年稱帝,國號大魏,史稱冉魏。352年冉閔突圍不遂,爲前燕皇帝慕容儁所擒,斬於遏陘山,後被追諡爲武悼天王。冉閔後人的墓誌上稱冉閔爲"平皇帝",有學者認爲這可能是冉魏政權給冉閔上的諡號。

冉閔年幼時就果斷敏銳,石虎很寵愛他,如同對待自己孫子們一樣撫養他。冉閔成年後,身高八尺,驍勇善戰,勇力過人,多計謀。授任建節將軍,改封修成侯,歷任北中郎將、遊擊將軍。鹹康四年(後趙建武四年,338年),石虎在昌黎之戰中大敗,後趙各路軍隊都棄甲潰逃,只有冉閔帶領的一支軍隊未遭創傷,由此冉閔威名大顯。

永和五年(後趙太寧元年,349年),石虎去世,太子石世即位。石世在位三十三天,石虎第九子石遵廢石世自立爲帝。

永和六年(後趙青龍元年,350年)正月,冉閔想徹底消除石氏,以讖文中有"繼趙李"的字樣爲託辭,便更改國號爲衛,改姓李氏,實行大赦,改年號爲青龍。

石琨及張舉、王朗率領七萬士衆攻打鄴城,冉閔帶領千餘騎兵,在城北抵抗他們。冉閔手執兩刃矛,飛馳進攻,對手應刃而敗,斬殺首級三千。

冉閔與李農帶領三萬騎兵到石瀆討伐張賀度。閏二月,石鑑祕密派遣宦官送信召張沈等,讓他們乘虛襲擊鄴城。宦官把此事報告給冉閔、李農,冉閔、李農馳馬速歸,廢黜石鑑並殺了他,又殺害石虎孫三十八人,把石氏家族全部消滅。

冉閔稱帝后,爲了解決五胡人馬的威脅,頒佈了史上最著名的“殺胡令”,全文總共一百多字,但清晰明確的說出了爲了要殺胡的原因。

永和八年(352年)五月初三日,慕容儁把冉閔送到龍城,並在遏陘山將其斬殺,山左右七里草木全部枯萎,蝗蟲大起,自五月起天旱不雨,直至十二月。慕容儁派使者前往祭祀冉閔,諡號爲武悼天王,當天降大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