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對宜妃郭絡羅氏非常寵愛,雍正即位後卻把她逐出皇宮,死了也不準安葬在景陵。雍正爲什麼如此恨他爹的一個妃子。

郭絡羅氏是滿洲鑲黃旗人,佐領三官保的女兒,與其妹同被選入宮中,賜號貴人。因其資色明豔,“聖祖甚愛之”。

康熙十六年八月,康熙雖爲三藩之亂煩勞,但還是在後宮中首次大封諸妃。當時,除了冊立皇后及貴妃外,還封了七位嬪。郭絡羅氏雖未生育皇嗣,但因“眷顧最深”,被冊封爲宜嬪,位居七嬪中第六。

僅過了四年,也就是康熙二十年,爲慶祝平定三藩,康熙再次大封諸妃。又在嬪的基礎上,分封了四妃,這四妃分別是:惠妃、宜妃、德妃和容妃,其中位居第二的宜妃就是郭絡羅氏,她排在皇四子胤禛生母德妃、皇三子胤祉生母榮妃前,僅次於皇長子胤褆生母惠妃。

從康熙十八年到康熙二十四年,郭絡羅氏在這六年中,連續爲康熙生了三位皇子:皇五子胤祺、皇九子胤禟、皇十一子胤禌,其中皇十一子胤禌夭折。

康熙寵愛郭絡羅氏,在生活上更是體現得淋漓盡致。比如他出徵在外的時候,除了寫信向皇太后問安,也會專門讓人向郭絡羅氏報平安。就像丈夫出征,向妻子報平安一樣。除了報平安,還會特意將當地土特產捎回來。儘管這不是獨一份,但也並非人人可享。

對於郭絡羅氏所生的皇五子胤祺、皇九子胤禟,康熙也是頗爲重視。

康熙三十五年,康熙出征噶爾丹時,命皇五子胤祺統領正黃旗大營,兩年後被冊封其爲貝勒。康熙四十八年,胤祺被正式冊封爲和碩恆親王。年紀較小的皇九子胤禟也在康熙四十八年被封爲固山貝子。

康熙年老時,郭絡羅氏生病,康熙還下詔特准她乘四抬軟榻,在宮中行走。

(康熙讀書圖)

可是,誰也沒想到,雍正繼位後,這位倍受康熙寵愛的郭絡羅氏,卻被打壓得最慘。不光被逐出皇宮,死後,還久久不能安葬景陵妃園寢。究竟是什麼深仇大恨,讓雍正如此對她呢?

這就要說到郭絡羅氏所生的九皇子胤禟了。

在九子奪嫡事件中,胤禟旗幟鮮明地支持皇八子胤禩,他不光爲胤禩出謀劃策,還四處拉攏朝臣,出錢出力,極盡其能。

後來,胤禩奪嫡失敗,胤禟又和胤禩一起支持皇十四子胤禵。胤禵被康熙派往西寧平定西藏叛亂時,他做爲京師的眼線,一直和胤禵互通消息。不僅如此,他還處處留意爲胤禵拉攏人才,可謂盡心盡力。

可惜,胤禟出錢出力都使錯了地方,最後登上皇位的是皇四子胤禛,也就是雍正。

雍正繼位後,開始清算曾與他奪嫡的皇兄皇弟們。當初高調支持胤禩和胤禵的胤禟這下可慘了,雍正先是將他調遣到西寧,不久又革掉了他的黃帶子,削除了他的爵位和宗藉,命其改名“塞思黑”(最討厭的人),最終論罪二十八條,將他送進了保定監獄,不久被折磨至死。 身爲胤禟的生母郭絡羅氏,自然也跟着受到連累。而且,郭絡羅氏曾經一直恃寵而驕,對位份在自己之下的雍正和其母德妃,一直看不上眼,因此,雍正對其恨之入骨。

康熙駕崩後,郭絡羅氏重病在身,無法行走。於是乘着四抬軟榻前往。雍正看見了狠狠地斥責了她一頓。

爲康熙守靈的時候,因雍正母親德妃尚未被封爲皇太后,郭絡羅氏按位分,依然居於德妃之前。於是在行禮儀的時候,她就站在德妃前面。這讓雍正非常生氣,認爲她有意輕視自己和生母德妃。於是,在大庭廣衆之下,雍正將她手下的侍女太監嚴厲責罰,郭絡羅氏因此難堪至極。

不久,又有人密報,當年胤禟支持皇十四子胤禵時,曾約定胤禵成爲新帝后,讓郭絡羅氏做皇太后。早就不能容忍郭絡羅氏的雍正立刻頒詔訓斥,然後將她逐出翊坤宮。

郭絡羅氏出宮後,先是住在胤禟府中。胤禟獲罪後,又不得不輾轉遷到胤祺府上。

雍正十年,唯一的親人胤祺病死。隨着胤祺的死,郭絡羅氏再無依靠。不到一年,她便去世了。死後一直沒能安葬到景陵妃園寢,直到乾隆上臺後,第二年,才把她遷葬入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