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南通蓝印花布的历史可追述至南宋时期(1127年-1279年),当时油纸伞在民间广为流传,民间印染艺人用聪明和智慧,巧妙地把油纸和刻花版结合在一起,由黄豆粉加石灰、米糠等作防染浆料发明新的印染制作技艺,推动了油纸版漏浆防染印花业的发展。故在明清时期,南通的染织蓝印花布的作坊已发展成有规模的街市,据明代《南通县志》记载,在"染织局"登记在册的手工染坊就有十九家之多。

江苏南通地处美丽富饶的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东临黄海,南倚长江,气候温宜,山清水秀,物阜民丰,素有“崇川福地”之称。南通历来是人文荟萃之地,吴越文化,荆楚文化,齐鲁文化在此融汇,形成了江海平原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风情。在千余年的历史中,南通人民创造并发展了丰富多彩、名噪四方的民间工艺。

南通蓝印花布便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民间工艺品之一。由吴元新创办的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已被列为中国蓝印花布传承基地,由他负责申报的"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已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南通也被命名为----蓝印花布之乡。

南通蓝印花布的历史可追述至南宋时期(1127年-1279年),当时油纸伞在民间广为流传,民间印染艺人用聪明和智慧,巧妙地把油纸和刻花版结合在一起,由黄豆粉加石灰、米糠等作防染浆料发明新的印染制作技艺,推动了油纸版漏浆防染印花业的发展。据《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记载:“以布抹灰药而染色、候干、去灰药,则青白相间,有人物、花鸟,作被面、帐帘之用。”

随着元末明初棉纺织业的发展,南通蓝印花布染纱、染布的技术逐步形成的。当时所用的染料以蓝色为主,其次为黑色及红色,都是天然染料。

在明清时期,由于南通当时的气候地理环境非常特殊,温暖湿润,特别适宜棉花和“蓝草”的生长,并且“蓝草”和棉花种植在当地农村十分普遍,再加上当地的民间纺织技术又十分发达,家家都有木制的纺车和织机,家家可闻布机声,户户都有织布娘。故在明清时期,南通的染织蓝印花布的作坊已发展成有规模的街市,据明代《南通县志》记载,在"染织局"登记在册的手工染坊就有十九家之多。

南通民间蓝印花布的传统产区遍布于启东、海门、通州、如东、如皋、海安六个县。很多乡镇还普遍保持用蓝印花布制品的传统习惯,大多乡村一直保留着小规模的作坊式生产。

简单、原始的蓝白两色,创造出一个淳朴自然、千变万化、绚丽多姿的蓝白艺术世界。蓝印花布的纹样图案都来自于民间,反映了百姓的喜闻乐见,寄托着她们对美满生活的向往和朴素的审美情趣,在题材和内容上老百姓那种健康和质朴的心灵,在民间蓝印花布上得到了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统一,因而蓝印花布确实真实地反映了一种深厚的文化和艺术积淀。

蓝印花布为纯手工制作,图案有断刀特点,产品上具有在染色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冰裂纹;色花比较完整、图案自然、美观、分布合理;允许有轻微色差,无明显搭色、集中的小色点和影响外观的露底。

具体操作为从蓼蓝草中提取蓝作染料(靛蓝),把镂空花版铺在白布上,用刮浆板把防染浆剂刮入花纹空隙漏印在布面上,干后放入染缸,布下缸20分钟后取出氧化、透风30分钟,一般经过6至8次反复染色,使其达到所需颜色。再将其拿出在空气中氧化,晾干后刮去防染浆粉,即显现出蓝白花纹。

蓝靛随着裂缝渗透到坯布上,留下了人工无法描绘的自然纹理。自然纹理就是蓝印花布艺术的灵魂,而机印花布或没有采用传统的技艺的蓝印花布则蓝白分明,毫无手工的痕迹。

蓝印花布的美是淘洗出来的美,经过反复淘洗再来晾晒。将染好的蓝印花布挂在太阳底下晒的情景,确实叫人感到惊奇,一幅幅蓝布从高高的云天直挂而下。深沉的蓝与纯静的白,在普通的棉布上组成了多姿多彩、寓意古象的文样。质朴素雅、含蓄优美之中,饱含着浓郁的乡俗民情。

经过一代代民间艺人尤其是当代民间工艺家的不懈努力,蓝印花布从单一的土布制品走向多种面料的制品,逐渐从生活实用型走向实用、装饰多种类型、从田野阡陌走向城市都会,走向新的世界舞台。

来源:中国纺织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