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軍路微信公衆號(ID:military_road)

來源軍嫂club

隨軍家屬可享受到的各項待遇都有哪些?

1、選擇隨軍的家屬,經批准在部隊駐地統一按城鎮戶口辦理落戶;

2、隨軍配偶由部隊商當地政府部門納入安置計劃,自主擇業享受減免營業稅等優惠政策;

3、隨遷子女可在軍地園校入托入學;

4、無工作無收入隨軍家屬每月享受基本生活補助,部隊統一辦理基本養老和醫療保險。

5、家屬隨軍的幹部和士官按職級保障公寓住房;

6、連隊幹部和士官配偶隨軍的,休息日和節假日可按規定統一安排輪流回家住宿。

7、符合隨軍條件的無工作軍人配偶和未成年子女,無論是否隨軍,均享受相關優惠醫療待遇。

下面我們就來一一爲大傢俱體說明這些待遇的相關規定。

01

隨軍補助的享受細則

什麼樣的隨軍家屬能拿到這筆補助的費用呢?這筆費用又是有哪些部分構成的呢?

根據政策規定:無工作無收入隨軍家屬每月享受基本生活補助,並由部隊統一辦理基本養老和醫療保險。也就是說並不是說你隨軍了以後就一定能拿到這筆費用,這筆錢也並不是很多人認爲的工資性質,這就是軍隊對無業隨軍家屬的一個補貼。

這個補助總共包括:基本生活補貼、養老保險補貼和醫療保險補貼三個部分。

那具體什麼樣的人才能享受這個補貼呢?

根據政策規定,符合享受條件的情況有6種:

1. 未就業且無收入的;

2. 勞動關係掛靠在企事業單位,實際未就業的且無收入的;

3. 從事未簽訂勞動合同的臨時性、季節性等工作,且勞動報酬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

4. 就業後非因本人意願中斷就業,按規定不再領取失業保險金,也不享受其他失業保險待遇的;

5. 未就業且無收入,因軍人調動暫時沒有隨調的;

6. 國家和軍隊規定的其他情形。

由軍人和配偶共同提出申請,並提供完整證明材料後,經有關部門批准,可享受隨軍未就業的軍人配偶保險待遇。

如何申請隨軍未就業軍人配偶保險待遇?

軍人配偶經批准隨軍後,符合享受隨軍未就業的軍人配偶保險待遇的,由軍人及其配偶共同提出申請,經軍人所在基層單位領導審查簽字後,將申請和相關材料報軍人所在團及以上單位政治機關幹部部門。

申請材料包括隨軍批准手續、居民身份證和隨軍落戶後的戶口簿、幹部或者工人身份的證明材料,以及《就業失業登記證》或者以個人身份存檔的證明。

這裏需要強調的是,無論是軍官家屬,還是士官家屬,只要達到隨軍條件,並符合隨軍未就業條件的,都可以拿到這筆補助。

那麼這筆補助的具體發放標準又是怎樣的呢?

  • 基本生活補助

根據《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人配偶隨軍未就業期間社會保險暫行辦法》軍人配偶隨軍未就業期間基本生活補貼和社會保險按照下列標準,由軍人所在單位後勤機關按月發放:

(1)駐國家確定的一、二類艱苦邊遠地區和軍隊確定的三類島嶼,以及一般地區部隊的軍人,其配偶隨軍未就業期間基本生活補貼標準,爲每人每月1100元;

(2)駐國家確定的三、四類艱苦邊遠地區和軍隊確定的二類島嶼,以及西藏執行軍隊工資二類區部隊,其配偶隨軍未就業期間基本生活補貼標準,爲每人每月1400元。

(3)駐國家確定的五、六類艱苦邊遠地區和軍隊確定的特、一類島嶼,以及西藏執行軍隊工資三、四類區部隊,其配偶隨軍未就業期間基本生活補貼標準,爲每人每月1700元。

看到這裏有人要問了,就像上面截圖的嫂子說到的,那爲什麼我每月實際發到手的根本沒有1000塊啊,剩下的錢呢?答案就是繳納保險了啊。在地方工作,每個人的保險繳納方式也是需要單位和個人共同承擔的,這樣說就不難理解了吧。那繳納比例又是多少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02

隨軍後保險繳納

  • 養老保險

養老保險由個人按規定繳費基數8%的比例繳費,由軍人所在單位財務部門代扣代繳,全部記入養老保險個人賬戶。養老保險關係轉至地方時,國家按照1998年1月1日以後個人各年度實際繳費基數12%的總和計算給予補助,與個人賬戶全部儲存額一併轉移至地方社保經辦機構。

  • 醫療保險

醫療保險按照本人領取基本生活補貼的1%標準按月繳費,國家按照同等數額予以補助,全部記入醫療保險個人賬戶。

由上可見,即使家屬在隨軍後暫時沒有就業,部隊也會給予一定的生活補助,並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而且在以後軍人退役後,隨軍家屬的保險關係也是可以一併轉移給地方續繳的。或者在家屬有了新的就業機會或者戶口進行遷移後,也是可以將保險關係轉出的,當然,這筆補助也就不能再繼續發放了。具體爲:

如何轉移隨軍家屬保險關係?

隨軍未就業的軍人配偶辦理養老和醫療保險關係轉移時,由隨軍配偶攜帶養老和醫療保險關係轉移憑證及銀行匯款憑證,到地方社保經辦機構辦理保險關係接續手續。除死亡、出國(境)定居,以及政策規定的其他情形外,保險個人賬戶資金不能直接支付給本人。

軍人配偶在隨軍未就業期間的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繳費年限與其在地方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繳費年限合併計算。

我們在這裏整理了一個隨軍家屬保險關係轉移的流程,以西安地區爲例,僅供參考。

在部隊交過社保的隨軍家屬,落戶地方後社保該如何轉移辦理呢?原來她在部隊繳納的養老保險和醫保該怎麼轉移繼續交呢?都需要辦理哪些手續?回答問題重點如下:

一、有關養老保險的轉移

根據《後聯【2011】3號 關於未就業隨軍配偶基本養老保險關係轉移接續有關問題的通知》轉移流程如下:

1、軍隊後勤(聯勤)機關財務部門開具《未就業隨軍配偶養老保險參保繳費憑證》;

2、用人單位或者本人,向新參保地或者戶籍所在地社保機構提出養老保險關係轉移接續書面申請,出具《未就業隨軍配偶養老保險參保繳費憑證》,填寫《基本養老保險關係轉移接續申請表》;

3、新參保地或者戶籍所在地社保機構按規定受理《基本養老保險關係轉移接續申請表》及相關資料,並予以審覈。在受理之日起的15個工作日內,向軍隊後勤(聯勤)機關財務部門發出《基本養老保險關係轉移接續聯繫函》;

4、軍隊後勤(聯勤)機關財務部門在收到《基本養老保險關係轉移接續聯繫函》之日起15個工作日內,填制和傳送《未就業隨軍配偶養老保險關係轉移接續信息表》,辦理相應資金劃轉,同時終止本人在部隊期間的養老保險關係。

5、新參保地或者戶籍所在地社保機構在收到《未就業隨軍配偶養老保險關係轉移接續信息表》和轉移資金後的15個工作日內辦結有關手續。

二、有關醫療保險的轉移

按照陝人社發【2013】82,依據西安市人社發【2014】279號,《後財【2013】309號關於隨軍未就業的軍人配偶醫療保險關係轉移接續有關問題的通知》中的第三條:隨軍未就業的軍人配偶實現就業並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由軍隊後勤(聯勤、保障)機關財務部門將其醫療保險關係和個人賬戶餘額,轉移到就業地經辦機構。

醫療保險關係和個人賬戶餘額轉出軍隊時,按以下流程辦理:

1、由本人或用人單位到新就業地經辦機構提出申請,填寫《基本醫療保險關係轉移接續申請表》,並按規定提供居民身份證等相關證明材料;

2、新就業地經辦機構受理申請後,對符合當地轉移接續條件的,應在受理之日起15個工作日內與軍隊後勤(聯勤、保障)機關財務部門聯繫,打印並填制信函郵寄《聯繫函》。

3、軍隊後勤(聯勤、保障)機關財務部門收到《聯繫函》之日起的15個工作日內完成手續。

4、就業地經辦機構在收到《參保憑證》和個人賬戶餘額的15個工作日內辦結接續手續。

5、將憑證第三聯送給參保人員。

03

隨軍家屬其他待遇

  • 就醫

隨軍未就業的家屬,可以辦理軍人保障卡三型卡(俗稱家屬醫保卡),到體系醫院門診減免80%,住院減免90%,到地方醫院要看各單位規定了,文件沒有太明確,新的政策有可能會明確。

然後小編關注到一條軍報上的新聞,看後不得不說這個做法真到位,值得點贊!

中部戰區空軍衛生處處長郭虎芝介紹,過去邊遠艱苦連隊遠離體系醫院,官兵看病十分不容易。爲方便官兵就近就醫,戰區空軍爲邊遠艱苦連隊官兵和隨軍家屬購買了商業醫療保險,覆蓋全區100多個單位,惠及官兵及隨軍家屬1萬多人。

現在,邊遠艱苦連隊官兵及家屬可自行選擇到全國任一鄉鎮以上公立醫院就醫,無論感冒發燒,還是大病重症,只要在社保用藥範圍內的,都能得到保險公司限額規定金額內的100%理賠,42種重大疾病初次確診享有補助10萬元的理賠金。

如今,官兵就診後可以將報銷手續掃描後利用政工網上傳衛生處,衛生處收到報銷手續初審後送往保險公司。保險公司承諾5個工作日辦結理賠,並打款到官兵賬戶。

理賠程序簡化,賠付時間縮短,讓邊遠艱苦連隊官兵看病更加方便,真正爲官兵解了燃眉之急。

(本文節選自《解放軍報》2017年5月12日08版,原標題爲《到地方醫院看病也能報銷》)

而有工作單位的隨軍家屬因爲在地方單位繳納了醫療保險,所以並不在此政策範圍內。當然看到這裏也不用心裏不平衡,因爲首先按照規定,每個人只允許繳納一份社會保險,不能在地方和軍隊同時繳納,而且隨軍未就業家屬的就醫報銷範圍多限於軍隊體系內醫院,並不適用於地方醫院。

  • 就業

對於已有工作的隨軍家屬如何進行就業安置?

1、隨軍前是在編在崗公務員的隨軍家屬,按照屬地管理、專業對口、就地就近原則,在編制職數範圍內由接收單位結合本單位和本人實際情況,按照有關規定進行安置。接收單位明確人員後,應當在6個月內辦理接收手續;

2、隨軍前是事業單位在編人員的隨軍家屬,按照屬地管理、專業對口、就地就近原則,由駐地人民政府督導各事業單位在編制內拿出一定數量的崗位進行定向招聘。接收單位明確人員後,應當在6個月內辦理接收手續。

3、隨軍前在中央和地方實行垂直管理單位工作的隨軍家屬,是公務員的參照第1條、是事業單位在編人員的參照第2條進行安置。

對於無工作的隨軍家屬有哪些就業優待政策?

1、隨軍家屬符合事業單位招聘條件的,同等條件下優先聘用;

2、國有、國有控股和國有資本占主導地位企業在新招錄職工時,按照適當比例擇優聘用隨軍家屬;

3、對從事個體經營的隨軍家屬,按照國家有關優惠政策給予支持;

4、駐地偏遠、缺乏社會就業依託的部隊,通過開辦營區服務網點等形式,最大限度安置隨軍家屬。

在幫助隨軍家屬就業方面有哪些優待政策?

1、鼓勵隨軍家屬根據其特長、就業意向和社會用工需求,積極參加職業培訓。

2、對參加職業培訓的,按規定給予職業培訓補貼;

3、通過初次職業技能鑑定並取得職業資格證書的,按規定給予職業技能鑑定補貼。

隨軍家屬自主就業享受哪些優惠政策?

(一)從事個體經營的隨軍家屬

1、對從事個體經營的隨軍家屬,自辦理稅務登記事項之日起,其提供的應稅服務3年內免徵增值稅(2016年5月1日前爲營業稅)。

2、對從事個體經營的隨軍家屬,自辦理稅務登記事項之日起,3年內免徵個人所得稅。

(二)安置隨軍家屬就業的新辦企業

對爲安置隨軍家屬就業而新開辦的,隨軍家屬佔企業總人數60%(含)以上的企業,自領取稅務登記證之日起,其提供的應稅服務3年內免徵增值稅(2016年5月1日前爲營業稅)。

(三)營改增過渡政策

《營業稅改徵增值稅試點過渡政策的規定》(財稅〔2016〕36號文件附件3)第一條第(三十九)項規定,自2016年5月1日起,將隨軍家屬就業稅收優惠政策中的原營業稅改爲增值稅。

上述個人或企業提供的應稅服務,分別按照相關營改增過渡政策規定享受增值稅優惠政策。在納入營改增試點之日前已經按照有關政策規定享受了營業稅稅收優惠,在剩餘稅收優惠政策期限內,按照過渡政策的規定享受有關增值稅優惠。

  • 子女教育

隨遷子女可在軍地園校入托入學。按照軍人子女受教育的優待政策,軍人子女接受學前教育,就近就便優先入地方公辦幼兒園或普惠性民辦幼兒園。軍人子女接受義務教育,按照有關規定,按軍人所在單位或住地就近,由教育部門給予統籌安排,適當照顧。軍人子女在報考普通高中、中等職業學校以及普通高等學校時,符合優待條件的按照有關規定給予加分。

05

未隨軍家屬待遇

這裏“未隨軍家屬”主要指的是以達到隨軍條件而未隨軍,和軍人兩地分居的配偶。與隨軍家屬不同,未隨軍家屬所涉及到的相關待遇主要包括髮放給軍人的夫妻分居補助以及在探親路費發放上的區別。

  • 分居補助

根據政策規定,家屬符合隨軍條件而選擇不隨軍的幹部和士官,每月享受1000元夫妻分居補助。(其中也包括文職人員)

  • 探親路費發放

另外,大家在留言中提到的兩地分居的探親路費發放標準也有了新規。根據最新的《關於軍人休假探親制度執行中有關問題的通知》等文件規定:

1、對於兩地分居的軍人來說:

1) 已婚的兩地分居的軍人,且暫未生育子女的,其:探親路費 = 探望配偶的2倍路費+配偶來隊探親的2倍路費;

2)已婚的兩地分居的軍人,已生育1名(2名)子女的,其:探親路費 = 探望配偶的2倍路費+配偶來隊探親的4倍(6倍)路費。

3)已婚的三地分居的軍人,且暫未生育子女的,其:探親路費 = 探望父母的1次路費+探望配偶的2倍路費+配偶來隊探親的2倍路費;

4)已婚的三地分居的軍人,已生育1名(含2名)子女的,其:探親路費 = 探望父母的1次路費+探望配偶的2倍路費+配偶來隊探親的4倍(6倍)路費。

2、其它探親路費的計發:

1)符合探望父母條件的幹部、士官,每年按照本人全額標準計發1次探親路費。

2)符合探望配偶條件的幹部、士官,每年按照本人全額標準的2倍計發其次探親路費。

3) 同時符合探望父母、配偶條件的幹部、士官,本人探親路費按照上述標準同時計發。

4)配偶符合探望幹部、士官條件的,按照配偶全額標準的2倍計發1次來隊探親 路費,不再向配偶所在單位申請報銷;

5)每名未成年子女(含已滿18週歲因傷殘無勞動能力的子女,下同),按照配偶全額標準的2倍計發1次來隊探親路費。

6)幹部、士官配偶爲現役軍人的,不計發配偶來隊探親路費,未成年子女探望幹部、士官探親路費按照上述規定由女方單位發放,探親起、終點按照雙方部隊駐地確定。

通過上述政策規定,在探親路費發放上,隨軍家屬和未隨軍家屬相比,少了軍人探望配偶和家屬來隊這兩部分的費用。

04

總結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隨軍家屬雖然在軍人探親路費的發放上比未隨軍家屬少核發一部分,但綜合來看,這多出的幾百塊錢並不能說明隨軍待遇比不上不隨軍,這種說法比較片面。撇開上述列舉的其他各項優待政策不說,能和愛人團聚,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想必纔是更多嫂子們選擇隨軍的初衷。

而我們在考慮是否要隨軍的這個問題上,除了獲得心靈上的慰籍,還應當關注一些現實因素。隨軍與否,還要考慮即將去往的駐地綜合條件如何?比如生活成本、住房條件、就業機會、醫療條件、子女受教育問題等因素。

如果是隨到更好的地方,所獲得的生活便利自不用多說,而如果去往艱苦的環境,則要看期望獲得的生活目標是什麼,畢竟每個人的人生追求不一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