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rl:http://reader.gmw.cn/2017-11/28/content_26939171.htm,id:26939171

作家餘華曾在其隨筆集《靈魂飯》中寫到,“在現實中,作家可以謊話連篇,可以滿不在乎,可以自私、無聊和沾沾自喜;可是在寫作中,作家必須是真誠的,是認真嚴肅的,同時又是通情達理和滿懷同情和憐憫之心的。”

這話說的是作家其實是可以具有雙重人格的,映射到現實中來看,作家們的真實身份可以與他們創作的小說完全不搭邊,甚至強烈的反差大到讓外人震驚。

馮唐與餘華:醫學博士、資深投資人與牙醫

傳統文學中,馮唐和餘華的真實身份最讓人驚訝,一個是高學歷的高級人才,一個是市井中的斗升小民,做着牙醫的工作。

70後的著名作家馮唐(真名張海鵬)因“萬物生長三部曲”而被讀者熟知,而他的詩《春》中“春水初生/春林初盛/春風十里,不如你”亦在時下流傳甚廣。他的小說內容清新,技巧圓熟,受到一批文藝青年的喜愛。

馮唐(圖片來源於網絡)

而翻開他的簡歷,則是完全與文學搭不上邊:1998年獲中國協和醫學院臨牀醫學博士學位,專業竟是婦科腫瘤專業;後來又在商海沉浮,先後在麥肯錫公司、華潤醫療集團、中信資本等企業任職,是一名不折不扣的商業精英。

與他真實身份同樣反差強烈的還有餘華。

餘華沒考上大學,曾是一名牙科醫生,在中國南方的一個小鎮上手握鋼鉗,每天拔牙長達八個小時。而他一干就是幹了五年。在觀看了數以萬計張開的嘴巴之後,餘華對牙醫的工作感到了無聊和煩悶,“我倒是知道了世界上什麼地方最沒有風景,就是在嘴巴里。”他開始羨慕醫院對面文化館的工作人員能整天在街上游蕩,爲了這種自由的生活,在這之後不久,他就決定寫作,開啓了一段成就自己的文學路。

拋開天賦不談,作家的作品仍是來源於自身的知識儲備,這樣才能寫出自身經歷之外的好作品。就像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的第一篇小說《春夜雨霏霏》,寫的是一個少婦思念在海島上當兵的丈夫的故事,當時莫言還在部隊,但連海見都沒見過。小說出來後大家很驚訝,因爲作者連海都沒見過,竟能將海的部分寫得那麼真實。

據莫言自己說,他寫的時候手就沒離開過《辭海》。關於海的知識,他全部是從《辭海》上得知的。他把《辭海》中有關大海、海浪、颱風、海底植物、魚的名字都查了個遍,最後不光有了處女座《春夜雨霏霏》,還有了後來的《島上的風》。

而馮唐的積累則主要來源於北京協和醫科大學就讀期間,他看了近千本書,其中一百本英文原版小說,一百本中國古文典籍。也就是這時候開始,他給自己取了個筆名叫馮唐。

餘華呢,我們雖然無法得知他的積累在於何時,但是正如“世界上所有的職業都會有虛度的光陰,只有作家沒有,分分鐘都是在體驗,時時刻刻都在積累”說的一樣,單拿五年來他拔牙時接觸的幾萬個病人來說,就是一筆極大的財富。

藤萍與滄月:戶籍民警和建築師

在真實身份反差特別大的作家中,如果說馮唐和餘華代表的是傳統文學流派,那麼在時下火熱的網絡文學大神界,又有哪些代表呢?

下面筆者以網絡文學圈裏知名度很高的藤萍和滄月爲例,剖析她們作品之外又有什麼樣的真實身份。

同馮唐一樣,藤萍(真名葉萍萍)也是高學歷,畢業於廣州大學中山大學法律系的她,2000年以《鎖檀經》榮獲第一屆花雨“花與夢”全國浪漫小說徵文大賽第一名。之後一發不可收拾,以“九功舞”系列收穫大批讀者,被譽爲“言情四小天后”,以武俠言情小說獨樹一幟,網友認爲她筆下的俠義人物“連缺陷都完美絕倫”。

而近年出版的《中華異想集》一路斬獲諸多粉絲和讀者的認可,被譽爲“新一代”的《山海經》,豆瓣評分高達8.1分。有網友評價道:“異想集有一種魅力,能夠深深抓住人心,陷進去就很難出來。”其新作《未亡日》更是獲得“北京大學2017年度作品榜”女頻榜第一。

藤萍在2017火星小說IP大會現場,左爲火星小說和中匯影視創始人、前盛大文學CEO侯小強。(圖片來源於網絡)

近日,在北京舉行的“2017中國IP+泛娛樂大會暨火星小說IP大會”上,藤萍更是來到現場,也讓關心她的讀者一睹真容。

藤萍不像是那些經常出現在公開場合宣傳的網文大神們,1981年出生的她一直非常低調,媒體也鮮有報道。通過進一步瞭解才發現,這位在網文界呼風喚雨的大神是廈門海滄公安分局新陽派出所的一名普通的戶籍警察。

根據此前的少量媒體報道,當民警是藤萍的夙願,從小她就是一名武俠迷,熟讀了許多武俠作品,作品中行俠仗義的故事對她影響很大。在大學時期,創作武俠言情小說就成爲她除學習以外生活的全部內容。

畢業之後,藤萍如願當上一名警察,儘管並不是除暴安良的刑警,但戶籍警察的工作也算是圓了她的警察夢。衆所周知,戶籍警察承擔的戶籍管理工作非常繁瑣,成天坐在窗口爲老百姓辦理身份證、戶口簿和戶口遷移事宜。而她所在的新陽派出所地處城鄉結合部,工作量更是繁重,加班是常有的事情。

但從其作品的更新來看,藤萍仍能擠出時間筆耕不輟。“民警的生活能帶給我很多靈感,武俠言情小說的創作也激發了工作的熱情。”她曾表示。

藤萍(圖片來源網絡)

看來,藤萍既有着馮唐的高學歷,又有着餘華曾幹過的牙醫那樣“接地氣”的戶籍民警工作。雖然她創作的武俠言情小說不像馮唐和餘華作品中體現的“真實”,但細究她的作品仍能感受到她濟貧扶弱的“俠義”心腸。她也在詮釋着另一種真實,而非一般的爽文——就如網友在看了《紫極舞》中的白南珠故事後留言,“她讓我知道殺人放火與人爲惡這種事情不是有一個好的出發點就可以被人原諒,就可以變成一件值得歌頌的事情。有些東西,可以被理解,但是不能被原諒”。

與“四小天后”的藤萍相對應的,是“八小玲瓏”之一的滄月。滄月代表作品有《風玫瑰》、《曼珠沙華》、《聽雪樓》系列、《鏡》系列。截至2011年,她出版作品二十餘種,作品累積銷量高達一千萬冊;2014年,擔任浙江省網絡作家協會副主席。

滄月出生在浙江台州的一個高級知識分子家庭,父母都是浙江大學畢業,母親學的是歷史,父親藏書很多,足足裝了兩個房間。5歲以前,她就喜歡聽故事;識字後,就自己讀故事,小說、名著、天文地理甚至佛學都有所涉獵。

同時,滄月也是個學霸,畢業於父母的母校——浙江大學建築設計及理論專業,是一名專業的建築師。畢業後,她曾就職於浙江省規劃設計院,做建築設計和景觀設計。

滄月(圖片來源網絡)

談及寫作的影響,滄月曾在一次採訪中表示,“(寫作)改變了我的人生。我本來可能是一個二三流的建築師。現在是個暢銷書作者;本來也許生活很平淡的,沒有現在這樣不尋常。壞處嘛,就是實在佔用了我太多的時間了,別的女孩在玩的時候,我都在寫作。這十年,大概是女孩最好的十年了吧,我都奉獻給了寫作。毫不誇張。”

除了藤萍和滄月外,網絡文學圈裏真實身份反差大的還大有人在。比如憑藉《東北往事:黑道風雲20年》走紅的孔二狗最初是慧聰國際行業研究院上海研究所的商業資訊顧問;南派三叔在成名之前則做過廣告美工、軟件編程和國際貿易等諸多行業;以《鬼吹燈》系列大紅大紫的天下霸唱畢業後還曾幹着一份投資工作,買賣着各種期貨;以《大堵坊》、《鐵血密捕》系列稱霸網絡江湖的方白羽是一名航天電子工程師;《明朝那些事兒》的作者當年明月則當過副縣長……

由此也可以看出,這些知名作家在成名之前,他們的職業千差萬別,但條條大路通羅馬,職業並不能決定他們之後能否成爲一名優秀的作家;成名之後,他們有一部分風生水起,在寫作的同時創立公司,走上了從商之路。而另一部分人仍做着之前的普通工作,低調而波瀾不驚的生活。

或許像藤萍這樣的作家,早已將寫作當成是現實經歷之外的一條人生道路,它和現實人生之路同時出發,並肩而行,有時天各一方,有時又交叉到了一起,充滿各種未知與可能。而不可否認的是,正是有這些作家的出現,讓我們在現實中無法實現的慾望,在虛構生活裏紛紛實現,使得各自的人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完整”,從而積極生活下去。

來源: 搜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