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韓每日申報》以排日言論著稱,而當時的大韓帝國已經淪爲日本的保護國,那麼,這份報紙究竟是如何在當時的情況下成功生存的呢?實際上,《大韓每日申報》的創辦並不沒有那麼簡單,這份報紙名義上是由英國人創辦的,背後還有大韓帝國皇室的支援。

1904年1月,日本和俄國劍拔弩張,處於夾縫間的大韓帝國試圖宣佈局外中立,以避免捲入戰爭中並被其中一方控制。1904年1月21日,大韓帝國政府的密使李建春在中國芝罘(今煙臺)發表局外中立宣言,但應者寥寥。隨即在2月9日,日俄戰爭爆發,日本無視韓國政府的中立宣言,派兵攻入韓國首都漢城(今首爾),2月23日強迫韓國簽訂《日韓議定書》,將韓國拉入日本陣營並置於自己的掌控之下。經歷了宣佈中立的失敗之後,大韓帝國皇帝高宗李熙深感將韓國的聲音傳達給世界的必要性,於是決定創辦一個英語報紙,作爲向外界傳播韓國的處境與觀點的喉舌。韓國曾有《獨立新聞》英文版(The Independence)這樣的英語報紙,但到此時已停刊4年多了,此外韓國國內就沒有英語報紙了。同時鑑於韓國被日本控制的現狀,出面辦報的不能是韓國人,而來自與日本結盟的英國的公民是最佳人選,因爲日本人可以欺負韓國人,卻不能對英國人怎麼樣。這項祕密任務交給了大韓帝國宮內府禮式院及與韓國皇室關係密切的孫澤女士(A.Sontag)等人負責。

日俄戰爭時有許多來自歐美的從軍記者,其中著名的有美國小說家傑克·倫敦(Jack London)與著有《韓國的悲劇》和《韓國獨立運動》的英國記者弗雷德裏克·麥肯齊(E. A. Mekenzie)。這些歐美記者要去日俄戰場必須經過韓國,因而對韓國來說接觸他們的機會很多。宮內府禮式院最後物色了兩名辦報人選,一名是來自日本的英語報紙《日本時報》(The Japan Times)的英國記者高文(T.Gowen),另一名則是來自英國《倫敦電訊報》(The London Telegraph)的英國記者裴說(E.T.Bethell,1872年—1909年)。然而高文是一個親日分子,他把韓國政府與他聯繫辦報的動態暗中彙報給了自己的上司《日本時報》社長頭本元貞,並被日本政府所察知。高文表示韓國打算發行一種叫《韓國時報》的英語報紙,該報將秉持反日主義的方針,雖然他本人反對這一方針,但如果他放棄的話,韓國宮廷就會找別的人,所以不如順水推舟,掌握該報的實權,使其變成親日的報紙。裴說則與他不同,這與他的履歷有關。裴說生於英國布里斯托爾的一個玩具商家庭,幼年時移居倫敦,高中畢業後就開始經商,17歲時遠渡日本創業,成爲一名玩具商,積累了不少資本,但後來在與日本人的競爭中破產,然後又改行做記者,並在日俄戰爭時從軍採訪。他被日本人擠垮的經歷使他對日本無甚好感,這也是後來《大韓每日申報》堅持排日方針的原因之一。高文和裴說的理念如此扞格,自然使他們無法共事,他們衝突的焦點便在於對日本的態度上。最後高文憤而離去,辦報權遂落入裴說一個人手中。於是裴說將《韓國時報》(The Korea Times)更名爲《大韓每日申報》(The Korea Daily News),於1904年7月18日正式發行。

《大韓每日申報》名義上是裴說投資創辦的,背後則是大韓帝國皇室的支援。裴說辦報的資金是得到韓國宮廷的補貼的,並且宮內府禮式院會計課長白時鏞是高宗皇帝與裴說之間中介斡旋的人物。而與裴說共同辦報的梁起鐸也是宮內府禮式院的翻譯官補,他曾在漢城外國語學校學習英語,後來又在日本長崎教授漢文,同時學會了日語,所以他精通漢、英、日等語言文字,無疑是韓國方面參與《大韓每日申報》的不二人選。梁起鐸在1904年3月被任命爲宮內府禮式院的翻譯官補,而後又成爲了《大韓每日申報》的總務(相當於總編輯加記者),他的宮內府官員身份反映出了韓國宮廷與《大韓每日申報》之間的關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