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商集團業績暴跌負債631億:旗下中法人壽遭資金困境


新京報訊(首席記者 趙毅波)鴻商集團一季度報表出爐。

5月10日,新京報記者自中國貨幣網獲悉,鴻商產業控股集團一季度淨利潤1.856億元,上年同期爲20.56億元;一季度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1573萬元,上年同期爲5.95億元;

負債方面,截至2019年一季度末,鴻商集團負債合計631億元,截至2018年底的這一數據爲598.8億元。

資料顯示,鴻商產業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產業投資運營、金融服務爲主的多元化投資控股集團,其實際控制人爲於泳,身價上百億元。在媒體報道中,於泳被稱爲“隱商”,其從不參加任何公開活動。

2014年,鴻商集團通過二級市場增持成爲洛陽鉬業的第一大股東,其後這一上市公司展開大舉擴張。

資料顯示,2013年,洛陽鉬業以約8億美元自力拓股份收購其持有的澳大利亞境內NPM銅金礦的80%權益;2016年,上市公司以約26.65億美元收購自由港麥克米倫公司(紐交所證券代碼:FCX)間接持有的位於剛果(金)TFM銅鈷礦的56%權益,以約16.76億美元購買英美資源集團(倫敦交易所證券代碼:AAL)旗下位於巴西境內的鈮、磷兩塊業務的100%權益。

今年4月27日,洛陽鉬業披露重大資產購買報告書(草案),公司香港全資子公司洛鉬控股將以495000000美元加上標的集團期間淨收益作爲對價,從NSR處收購其持有的NSRC100%的股權,從而通過NSRC間接持有IXM100%的股權。

持續併購之下,2018年洛陽鉬業實現營業收入259.63億元,同比增長7.52%;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爲46.36億元,同比增長69.94%。

進入今年一季度,洛陽鉬業業績不佳。

根據洛陽鉬業2019年第一季度業績報告,報告期內實現營業收入44.78億元,與去年同比減少39.75%;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爲3.22億元,與去年同比減少79.20%。

洛陽鉬業表示,報告期內公司主要金屬產品鈷市場價格同比出現大幅度下降,銅產品價格亦有一定降幅,是造成報告期內公司經營業績下降的主要原因。

洛陽鉬業稱,雖然鈷價格自2019年3月下旬、銅產品自2019年2月中旬均出現明顯回升,但預計至下一報告期末銅、鈷產品平均市場價格較上年同期相比仍有較大幅度下降,公司至下一報告期歸母淨利潤同比仍會出現一定幅度下降。

在洛陽鉬業業績下滑之際,鴻商集團的保險板塊也出現風波。

新京報記者自中法人壽官網看到的2018年報顯示,2018年末,本公司的償付能力充足率爲-7774.25%,與2017年相比有所下降,主要原因是公司目前處在初級發展階段,公司雖已停止新業務開展,但是由於維持公司正常的運營對實際資本仍有消耗,導致實際資本逐漸走低,且增資事宜未能如期實施,導致償付能力充足率下降。

截至2018年12月31日,中法人壽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7774.25%,低於監管要求的100%,償付能力不足。

資料顯示,鴻商集團保險業務板塊的主要運營實體爲中法人壽保險有限責任公司。中法人壽成立於2005年,主要經營人壽保險、健康保險和意外傷害保險等保險業務。

中法人壽表示,公司自2016年8月出現償付能力不足後,由於增資申請一直未能得到監管批覆,公司無法開展業務和正常經營,資金只出不進,2017年4月公司現金流枯竭,流動性風險爆發。此後,公司一直靠向大股東鴻商產業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借款維持運轉,借款主要用於支付客戶保單利益和維持公司日常運營的基本需要。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中法人壽5月10日發佈的公告顯示,鑑於中法人壽目前償付能力嚴重不足,並已出現流動性風險,股東鴻商集團再向其借款1000萬元。

2018年6月,評級機構中誠信證評出具對鴻商集團的報告稱,由於中法人壽原有資本金已不足以支撐開展新的業務,而增資計劃一直未獲保監會批覆,因此公司的保險業務2017年基本處於停滯狀態。若未來中法人壽增資方案獲得批覆並實施,公司的保險業務將能夠恢復運營,但如果上述增資方案未能獲批或持續被擱置,則會對公司整體的盈利情況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中誠信證評將對相關事項進展保持關注。

記者聯繫方式:[email protected]

新京報記者 趙毅波 編輯 徐超 校對 何燕

相關文章